第289章 告密(3)(1 / 2)

張浦分析道“現在搞武裝起義那是肯定不行的。為什麼呢?因為形勢對我們是極其不利的。這次夏州之所以從一場內部矛盾展成滅頂之災,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夏州各部之間不團結;各部都在觀望著形勢的展。而李克文——李克文是李繼捧的叔叔——手握大權,邊境上尹憲率領的中央軍也是虎視眈眈!我們要是現在就貿然起兵的話,估計戰旗還沒升起來呢,朝廷軍隊就打到銀州城下了。我們銀州的軍隊向來就沒有什麼作戰能力,到時候還不是等死?大丈夫能屈能伸,現在不如就先低個頭,自動撤出銀州到漠北去安身立命。到那時聯絡諸方豪強,再共謀大業也不遲啊!”

張總參謀長在這樣的危機存亡之秋,能有如此敏銳的眼光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張總參謀長這番分析與後世的那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不謀而合

第一,同樣的形勢。敵強我弱,隨時都有被吃掉的危險。

第二,同樣的方針。“不計一城一地得失”,主動放棄目標大的城市,轉入廣大農村去,廣泛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最後“由農村包圍城市”。

第三,同樣性質的根據地。後世偉大的政治軍事家選擇軍閥混戰的夾縫中生存展,張浦選擇避難之地漠北也同樣是宋、遼之間的夾縫。

李繼遷身處其中,可以視宋遼兩國的情況變化隨意而動;張浦無愧於有眼光的戰略家。

張浦是漢人,出生在銀州就是後世的陝西榆林以南的人;如果站在宋朝的立場上判斷這傢伙就是個漢奸。

問題是銀州當時是党項人的天下,宋庭鞭長莫及;他給李繼遷做參謀長也是使命使然。

千百年前的張浦能有如此的眼光,真的是讓人佩服的無以復加。

想劉備能從一個四處混吃混喝的“中山郡王之後”成為蜀漢開國之君,開創魏蜀吳三足局面;那是靠的諸葛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而西夏能和宋、遼成鼎足之勢也和張浦的謀略分不開,李繼遷得到這樣一位高參算是他這輩子最大的幸運。

經過長時間的激烈辯論,最後李繼遷決定採納張浦的意見,“避走漠北”。

可是這時候朝廷派來的傳詔使就在城裡死盯著李繼遷,李繼遷面臨的問題已經不是走不走,而是怎麼走的問題。

一旦出走的事情暴露,那李繼遷也難免被硬綁入京;於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大逃亡“便就上演了。

就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反宋復夏戰略研討會”會議召開的第二天,整個銀州的人都聽到了李繼遷的老奶媽去世的訊息。

李繼遷是不是真有一位乳母,他這個乳母是不是真的死了;千百年來沒有一個準確考證。

反正這麼一鬧,李繼遷奶媽死了的訊息便是滿城皆知。

經過了幾天的悼念活動以後,李繼遷準備把老奶媽送到城外去安葬;這個趙光義派來的詔使當然也沒有辦法阻攔了。

你總不能攔著人家盡孝吧,於是幾十個人的送葬隊伍從遠處望去一片雪白,人們披麻戴孝,前面是各種響器,後面是紙人紙馬,中間夾著的是一口黑漆漆的棺材。

這樣的場面,怎麼看怎麼是標準的送殯;可是一出城門一切就都變了,棺材裡裝得不是屍體而是兵器,李繼遷就這麼以大出喪的方式在宋使的眼皮底下完美的演出了一場“勝利大逃亡”的好戲,策馬揚鞭直奔了地斤澤。

從此,宋夏之間的“蜜月期”徹底結束,取而代之的是長達兩百年的戰火烽煙;而李繼遷也開始了他他漫長的旨在恢復祖宗基業的鬥爭。

我們之所以要來這麼一段敘述李繼遷的文字,這叫拔出蘿蔔帶出泥!

李繼遷17歲那年已經上西南邊境的松潘地區擴充實力,而此刻李繼捧在他的叔叔李克文上書全家遷徙京城;還用宋太宗賞賜的金銀珠寶開了一個名叫“鴻運典當行”的商號做生意時,李繼遷卻選擇了叛宋;不能不說這傢伙是個頭上長角身上長刺的勞什子。

蔣青和楊廣在鴻運典當行當借到一千貫的錢幣後,興奮的心情難以言表。

張老闆又把目光從二軲轆眼鏡上方射出來問了一聲“二位軍爺,你們當借的錢幣是馬上急用,還是先寄存老夫這裡等候使用時再取!”

蔣青一怔,不明事理地凝視著張老闆;只見他那二軲轆眼鏡片子下面的目光有點狡黠,便就追問一句道“老闆這話什麼意思?”

“沒有什麼意思!”張老闆不屑一顧地說著“老夫是說軍爺不急於用錢就先存貯在老夫這裡,老夫會給二位出具同等價值的票據;使用時持票據領取即可!”

楊廣聽張老闆講得有理,便和蔣青咕噥幾句;蔣青看向張老闆道“張老闆既然這麼講話那末將就直言不諱!”

蔣青說著伸長脖子嚥下一口唾沫道“我們是奉朝廷之命擒拿罪犯,懸賞一千貫錢做為給提供線索抑或報信者的獎賞;老闆的話也有道理,那就把當借的錢幣貯存你這裡,你給我們開具憑證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