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奇襲(7)(1 / 2)

公元982年,耶律隆緒初次臨朝視政,群臣上尊號曰昭聖皇帝,尊皇后為皇太后。

蕭綽將耶律休哥安排在南京(今北京)留守,總管南面軍事加強邊防;任命娶了蕭綽侄女的耶律斜軫為北院樞密使,管理內政事務尤其是嚴管貴族。

與此同時,蕭綽採納南院樞密使韓德讓的建議;對宗室親王頒佈命令“諸王歸第,不得私相燕會”使他們失去兵權;同時將各宗室親屬召至宮中為質,解決了內部奪位的一大隱憂。

公元983年,耶律隆緒率群臣尊奉皇太后為承天皇太后;群臣則為皇帝上尊號為天輔皇帝大赦天下,改元統和;文武官員各晉爵一級。

任命樞密副使耶律斜軫為守司徒。八月十一日,耶律隆緒與耶律斜軫在蕭綽面前互相交換弓箭鞍馬,相約結為朋友。

公元986年,北宋雄州(今河北雄縣)知州賀令圖及其父嶽州刺史賀懷浦等人聽說蕭太后的風流韻事之後;聯同文思使薛繼昭等人相繼向宋太宗趙光義進言,認為遼朝“主年幼,國事決於其母,其大將韓德讓寵幸用事,國人疾之。”

趙光義於公元986年對遼動“雍熙北伐”。

宋軍兵分三路出兵,任命天平軍節度使曹彬為幽州道行營前軍馬步軍水6都部署,河陽三城節度使崔彥進為副;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彰化軍節度使米信為西北道都部署,沙州觀察使杜彥圭為副,率領軍隊出雄州(今河北雄縣);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靜難軍節度使田重進為定州路都部署,率兵出飛狐(今河北蔚縣)。

二月十三日,任命檢校太師、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雲、應、朔等州都部署,雲州觀察使楊業為副將,率兵出雁門。

耶律休哥報告宋派曹彬、崔彥進、米信出雄州道,田重進出飛狐道,潘美、楊繼業出雁門道進犯,岐溝、涿州、固安、新城均已陷落。

蕭綽親帶韓德讓和耶律隆緒宣佈親征,與耶律休哥協同作戰。

公元986年4月3o日,蕭綽以耶律休哥抵禦東路宋軍曹彬一路;又以耶律斜軫抵禦西路宋軍楊業一路。

事年5月12日,蕭綽與耶律隆緒屯駐於南京(今北京)北郊。

6月12日,曹彬軍隊在岐溝關大敗;收拾敗軍連夜渡過拒馬河,宋軍溺死者不可勝數。

剩餘部隊逃奔高陽,又被遼軍衝殺攻擊死者數萬;丟棄的戈甲堆積如山。

8月17日,耶律斜軫派侍御涅裡底、幹勤哥向朝廷奏報克復朔州活捉宋將楊業。

楊業絕食殉國,蕭綽下令將楊業的頭顱割下裝入匣中傳送邊關各地。

遼軍士氣大振,而宋朝守軍則大受打擊;未曾對敵便已經失了信心,無法守住已經奪得的土地;遼順利地收回了所有的疆土。

公元987年,耶律隆緒率領百官給皇太后上尊號為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承天皇太后;行禮完畢之後群臣給皇帝上尊號為至德廣孝昭聖天輔皇帝。

蕭綽下詔命有司分條奏上各將領功勞表冊,論功加恩行賞。

公元988年,討伐藩屬國得勝的耶律休哥、排亞、嫋裡遼軍在易州(今河北易縣)附近與宋軍生衝突;斬殺宋軍指揮使而回。

事年1o月25日,耶律休哥派詳穩意德里獻上俘獲的宋朝間諜;蕭綽在大校場祭祀旗鼓,命令耶律休哥率軍南伐。

耶律休哥大軍到達涿州,四面進攻城池;涿州城被攻破宋朝守將投降。

11月16日耶律休哥大軍攻下沙堆驛,11月28日將宋降軍分設為七個指揮命名為歸聖軍。

12月4日耶律休哥大軍攻破狼山,12月9日又在益津關擊敗宋軍。

12月11日,耶律休哥進軍長城口,宋定州守將李興派兵抵抗;耶律休哥擊敗宋軍追擊敗兵達五六里路之遠。

12月18日蕭綽與耶律隆緒駐紮於長城口,督促大軍四面進攻;宋守兵潰敗丟下城池逃跑。

蕭太后自從入宮立為皇后,輔佐景宗13年;輔佐聖宗攝於國政27年,共計在遼國政治舞臺上統治了4o年。

在這4o年裡,蕭綽能在母寡子弱和邊防未靖的危難之中挺身而出;率領聖宗皇帝與文武百官親往前線與宋王朝作戰,真所謂是嘔心瀝血,苦心經營,文治武功,女中豪傑。

正如《遼史·后妃傳》所云“後明達治道,聞善必從,故群臣鹹竭其忠,習知軍政。澶州之役,親御戎車,指麾三軍,賞罰信明,將士用命。”

公元979年夏,宋太宗動對遼的第一次大規模進攻;以優勢兵力圍攻遼國苦心經營的南京今北京,在此情勢下遼景宗打算放棄救援;但蕭燕燕動員強大兵力力主抗擊。

結果是這一戰下來,宋太宗身中數箭;乘毛驢車才得以逃生,而遼軍則是大勝。

這讓蕭燕燕的威望大增,塑造了她既能文治國又能武臨敵的形象。

事實表明,這個形象絕不是徒有其表,而是名副其實,表裡如一;能文能武不尋常。

蕭綽的文功武治,完全可以和劉敏相媲美;但劉敏高出蕭卓數倍。

蕭綽統治的無非一個文化淺顯,剛從奴隸社會轉型的遼國。

劉敏協助宋真宗,到後來垂簾聽政輔佐宋仁宗;統治的是一個文明程度強盛,科技、文化、社會各方面高度達的鼎盛宋朝,兩者似乎沒有可比性。

遼景宗駕崩時蕭卓29歲,遼聖宗聖宗耶律隆緒12歲;真可謂“孤兒寡母”。

當時諸王宗室二百餘人擁兵握權,盈布朝廷,對皇權構成極大威脅。

宋、遼邊境戰事頻仍,蕭太后父親蕭思溫早在保寧三年被害;蕭思溫無嗣,蕭綽沒有孃家人可以依靠;面對這樣艱難處境,蕭卓哭泣著說“母寡子弱,族屬雄強,邊防未靖,這可怎麼辦?”

南院樞密使韓德讓對應付這種局面胸有成竹。在景宗重病時沒有詔書召喚的情況下,他就秘密召集其親屬數十人奔往行宮正趕上景宗晏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