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子嗣(4)(1 / 2)

張遜素與寇準不協。一日,寇準與溫仲舒同出禁中歸私第;突遇一狂人迎馬呼萬歲。

右羽林大將軍、判左金吾王賓故與遜俱事晉邸,遜嘗保舉賓,雅相厚善,又知遜與準有隙,因奏言“民迎準馬呼萬歲。”

既而遜等奏事,上詰之,準自辨雲“實與仲舒同行,而遜令賓獨奏臣。”

遜執賓奏斥準,辭意甚厲,因互其私,上怒,故貶遜而罷準。

出現上述情況向皇上稟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上書的王賓是張遜的親信;張遜與寇準歷來不和,常常因為政見不同爭論不休;廷爭自然不少。

宋太宗為了平息整個事件就把張遜外調,再說這個“迎馬”事件本來就是來路不明沒有證據;不至於罷免兩府高官。

但是寇準認為張遜故意詆譭他,張遜也不退讓;兩人便在朝堂爭論起來,太宗一氣之下貶了張遜外調,寇準罷免職務。

這次廷爭沒多久,寇準在淳化五年被調任京城任參知政事。

當時的宰相是呂端還有兩名參知政事是南唐降臣張洎和名聲不太好的李昌齡。

這四人寇準辦事能力強且人比較霸道,所以基本由寇準說了算;其他人也不計較。

寇準提拔官員的時候完全以自己喜好為準,寇準與他的政敵馮拯生了真宗朝的第一次政治衝突。

馮拯認為寇準提拔官員標準不公平,就上書真宗皇帝;寇準則認為標準沒有不合適的地方,都是和宰相商量後決定;因此在朝廷上爭論不休,這次的廷爭就這樣生了。

最後的結局是寇準被罷官,自此以後寇準就和馮拯結下了樑子。

寇準的行事風格極為高調,說話從來不拐彎抹角。

景德元年,遼國入侵北宋,寇準勸說皇帝御駕親征,而王欽若認為遼國勢大應該避禍於南方。

寇準認為誰為陛下畫此策者?罪可斬之!這樣一句話讓王欽若記恨寇準一輩子。

寇準的樹敵還沒有結束,在整個景德之役和澶淵之盟期間,就是寇準和諸多大臣交惡的時期。

先他和老冤家馮拯因為真宗是否親臨前線之事生摩擦。

同時,寇準還得罪了曹利用;二人之後在兩府矛盾不斷,所以在之後的“寇丁之爭”曹利用果斷的加入了丁謂的麾下,全力攻擊寇準。

寇準再次被罷相之後,接任宰相的是寇準的同年好友王旦。

同時王欽若等人的勢力也開始崛起,王旦感受到了這些小人的威脅;他開始加緊組建自己的政治陣營,李迪、王曾、楊億等人被王旦提拔,成為了日後寇準陣營的干將。

在王旦為宰相的時候,朝中雖有廷爭但是黨爭現象沒有。

不過像曹利用、陳彭年、林特、丁謂、王欽若之類的小人也上升的很快,整治隱患依然形成。

王旦為了避免以後朝廷被小人所掌控,提拔了許多正直之人為官,以備將來應付這些人。

這無形中就為後來的“寇丁之爭”提供了便利條件,真宗朝的廷爭逐漸轉向了黨爭。

王旦因為身體原因於天禧元年辭去宰相職務,接任宰相的是王欽若,王欽若在天禧二年因為收受賄賂調離京城,這給了寇準回京的機會,隨後寇準再次拜相。

這一次和寇準同時進了兩府的還有丁謂。丁謂是一個理財高手,很受宋真宗的賞識。

在《丁晉公談錄》中記載真宗封禪泰山之時,詢問三司使丁隨行軍隊的糧草是否充足,丁謂詳細講道:“隨駕兵馬不過十萬,人每日請口食米二升半,一日只計米二千五百石。或遇駐蹕處所,不過三日,只支米得七千五百石,何處州縣無米七千五百石斛鬥,往回之間具可有備。”

這裡可以看出丁謂的業務能力還是很強的。剛進兩府的時候,寇準和丁謂關係還是很和諧的,兩人關係交惡是因為一頓飯。

寇準的鬍鬚被湯汁所弄髒,丁謂就幫助寇準擦拭,寇準譏笑丁謂“參政國之大者,乃為長官拂鬚也”

寇準在公然場合譏笑丁謂,不顧丁謂的顏面,自此兩人就結下樑子。

後來兩人都是參知政事,但是寇準幹事獨斷專行,而丁謂又野心很大,兩人的矛盾就公開化了。

寇準因為在立後問題上引起劉皇后的極大不滿,劉皇后就聯合曹利用、丁謂以及錢惟演,“倒寇”集團正式形成。

寇準在真宗有病期間建議讓太子監國,防止劉皇后專權。

《龍川別志》這樣記載:真宗晚年得風疾,目疑不起,常枕臣者周懷政股,與之謀,欲命太子監國。懷政,東宮官也。出與寇準謀之,遂議立太子廢劉氏,黜丁謂等。

但是這次行動洩密,隨後丁謂及其同黨馬上上書皇帝攻擊寇準,真宗在錢惟演的勸說下罷了寇準的宰相。

宋真宗打算讓李迪任宰相,在錢惟演的極力推薦下,丁謂出任了宰相。

至此“寇丁之爭”以寇準罷相、丁謂入相而告終。

後來,寇丁兩派在朝堂之上你來我往,互相攻擊,李迪被罷相以後,朝堂之上成了丁謂一黨的天下,馮拯、曹利用等進入中樞部門,丁謂一黨控制了中樞權力。

仁宗朝,劉皇后變成了劉太后,丁謂一黨春風得意,沒想到劉太后早就想趕走丁謂等人,寇準一黨僅剩的王曾,抓住機會,扳倒了丁謂等人,自此“寇丁之爭”徹底結束,從景德年間開始到宋仁宗乾興年間長達二十年的兩派之爭落下了帷幕。

“龍虎榜”與“五鬼”之爭,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涉及官員多人,最終的結局是兩黨成員相繼罷免。

不過這次黨爭卻給之後的北宋政局帶來了很多影響。

可以說是寇準一手開啟了北宋黨爭的先河,隨後的仁宗朝,呂夷簡、夏竦和范仲淹、歐陽修等人激烈的鬥爭,雙方也從激烈的廷爭一步步演化為新黨與舊黨之爭。

王曾搬到丁謂,以“莫須有”的罪名聯合劉太后除掉了丁謂,這也開了以言論風評罷免宰相的不良先河,開了宋朝“不道、無將、現任餘與罪苦者”的黨爭模式……

“母后!受兒要下去!”趙受益在劉敏脊背上掙扎起來。

劉敏的回憶被趙受益的叫喊聲打斷,大她剛才的回憶還是大有裨益;對接下來的庭爭、黨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劉敏中止回憶,勒住馬頭跳下馬去,將趙受益從脊背上解下來問“受兒你要下來幹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