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毒殺(1)

太祖爺在福寧殿內走了幾個來去,依舊不見晉王到來,心中便犯嘰咕朕讓王繼恩去晉王府傳話,這長時間不見到來是不是生了什麼事情!

太祖爺心中想著,便就走到窗戶跟前將遮在上面的帷幔扯開來;才現紛紛揚揚的大雪還是下個不停,院子裡有太監和衛士清理積雪的身影。

太祖爺將帷幔重新拉上,回到餐桌跟前,坐在那張雕龍描鳳的靠背椅上微微閉上眼睛尋思阿繼前去晉王府傳旨遲遲未歸,一定是大雪天氣路上不好行走吧!

太祖爺一想到王繼恩,便將那把靠在華表柱子上的玉柱斧拿起來拎在手中,笑了一聲默默說道“阿繼剛才一定是看見朕在把玩玉柱斧害怕了!”

趙匡胤把王繼恩稱呼阿繼,足見這個奴才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

宦官本是可憐人,王繼恩卻不覺得自己可憐;儘管不能娶妻生子、為官作宰,但出身貧寒的王繼恩本就是因為戰亂災害活不下去才被父母賣到皇宮。

王繼恩不埋怨父母,正因為做了宦官,自己才得以活命;和棄屍荒野的鄉鄰相比,他已經幸福太多。

一開始,王繼恩只想在亂世苟活下去;可是,一個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這個人就是趙匡胤。

趙匡胤即位後,不放心把飲食起居交給忠於後周的宦官;便讓高品宦官去服侍後周廢帝,又親自挑選了一批年輕的小宦官服侍自己。

這些小宦官沒什麼背景,一貫被踩踏,一旦被提拔,無不感激涕零甘心為趙匡胤而死;王繼恩就是其中之一。

許多宦官家裡都窮,因此不識字。王繼恩也沒念過多少書,跟隨趙匡胤後他才開始學習,並偷偷看大臣的奏議,試圖瞭解一些朝局。

既然有了機會,王繼恩就要好好抓住這輩子既然註定只能做宦官,那麼他就要做天下第一的大宦官!

王繼恩看過大臣的奏摺之後,總會把重要的放在上面,讓趙匡胤先瀏覽。

漸漸地,趙匡胤注意到了王繼恩,幾番交談之後現這個小夥子對軍事和政局竟然有著不俗的見解。

趙匡胤很高興,宮中寂寞,皇帝真正信任的沒有幾個人,王繼恩大概可以算是少有的一個;趙匡胤開始樂於和王繼恩分享一些心事。

一次,趙匡胤從朝堂上歸來,坐在椅子上悶悶不樂。

王繼恩悄悄奉上一杯好茶,輕聲詢問“官家(臣下對皇帝的尊稱)有何煩惱?”

趙匡胤嘆了一口氣,說“人們都說當天子有許多好處,可你看看我容易嗎?我早朝時處理了一件事情,現在想起來是自己錯了,因此悶悶不樂啊!”王繼恩默默聽著,沒有答話。

趙匡胤是比較公允的、能納諫的賢君,但他偶爾也會任性,只不過任性後也會後悔。

此時,趙匡胤不過是在牢騷,抱怨皇帝不好當,並非真的要聽王繼恩的意見。

王繼恩明白,面對一個牢騷的君王,愚蠢的人才會附和、討好;因此,他默默不言,正是明智的選擇。

趙匡胤在感嘆皇帝難當、權力無趣,在王繼恩聽來,感受卻未必相同。

王繼恩想的是有一天自己也能夠手握大權,看無數人在自己面前俯低眉,就算是有些煩惱又如何呢?

可惜,一個沒有權勢的人永遠不能理解手握大權者的煩惱。

懂事的王繼恩漸漸獲得了趙匡胤的絕對信任,在北宋平定四方的戰爭中,他多次作為趙匡胤的代表出現在前線,監督那些手握雄兵的將領們。

但趙匡胤雖然派他當監軍,卻只給他遇事奏報之權,不讓他直接干預軍事。

王繼恩自己也很注意分寸,對曹彬、潘美這些大將非常尊重,議事時從來不公開表態。

王繼恩雖然是欽差,但這些將軍來頭極大,不是皇帝的義兄弟,就是皇帝的老鄉。

曹彬、潘美等人對王繼恩的低調很滿意,監軍不干預軍政,就是最大的貢獻了。

於是,將領們奏報功勞,總少不了王繼恩的一份;王繼恩由此一步步升遷為入內都知,成為朝廷最大的宦官。

只是,宦官終究是宦官,就算是沒有品級的末流官員,也看不起像王繼恩這樣的去勢之人;但王繼恩世故圓滑,見晉王趙光義的勢力越來越大,便就依附了他加入殺害宋太祖的罪惡集團。

太祖爺自然不知道死亡距離他越來越近,只是想到王繼恩這個奴才的跡史;禁不止哈哈大笑。

太祖爺將玉柱斧拎在手中把玩幾下默默說道“朕的玉柱斧和盤龍棍一樣伴隨朕走了大半生,可謂功勳卓偉!盤龍棍伴隨朕打下大宋江山5o州,玉柱斧卻是寡人性格的反映!”

說到趙匡胤的性格,那可是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活脫脫一個俠客,氣宇軒昂,尚武,重義,為人勤儉。

趙匡胤用自己手中玉柱斧幹過不少事情,擔憂兩樣事情十分荒唐;第一件事他在花園打鳥玩一個官員過來稟報有要緊公事,還直言不諱地批評趙匡胤打鳥玩是不務正業;趙匡胤竟用玉柱斧幹掉人家兩隻門牙。

玉柱斧乾的第二件事還是打掉人家門牙的事,不過這個人名叫雷德驤是個直臣;不被太監引薦便闖宮去見趙匡胤揭宰相趙普貪贓枉法的事,結果又被趙匡胤用手中的玉柱斧敲掉兩顆板牙。

太祖爺想起雷德驤那個性子直的不拐彎的傢伙便就訕笑起來,笑聲一落便見王繼恩從福寧殿的大門裡急急火火走進來;邊走走裡邊說“聖上,奴才是不是誤事啦!”

太祖爺沒有回答王繼恩的問題,只問晉王來了沒有。

王繼恩誠惶誠恐道“聖上,晉王爺他來咧,正在更衣室更換衣裳哩!今天的雪下得實在是大,晉王爺好不容易才從府邸趕過來!”

太祖爺聽說趙光義來了,常常噓了一口,看向王繼恩道“朕今夜晚要跟皇太弟喝兩杯,阿繼你將福寧殿的人全部斥退!”

王繼恩又是一陣唯唯諾諾向後退去,趙光義抬頭挺胸地從屏風外面走了進來。

王繼恩看見趙光義,向他點了點頭;趙光義看徑直向福寧殿裡面走去。

看見趙匡胤,揚聲大笑道“皇兄今夜晚怎麼有如此雅興,詔令御弟前來小斟!”

趙匡胤沒有吭聲,用怪異的眼神盯看著一身便裝的趙光義;不知說什麼才好。

這恐怕就是武人的個性,不像文人那樣圓滑世故。

趙光義是文人,即便對人仇山似海,當面卻不顯露,而是嘻嘻哈哈好像十分親熱的老朋友……

喜歡章獻明肅皇太后請大家收藏章獻明肅皇太后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