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追蹤(2)

李繼遷就是破壞漢番大融合中的一個異類,李繼遷的孫子李元昊繼承了爺爺的刁蠻匪悍作派;在萬眾人的累累白骨上強行建立了一個白高大夏國,而被北方草原上契丹人推波助瀾的承認。

契丹承認白高大夏國的合法地位,那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增強自己的勢力聯手對付北宋王朝。

北宋王朝重文輕武,創造了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個時代;但經不起周邊幾個蠻夷政權的騷擾和侵蝕,最終以滅亡而敗北。

劉敏在後世閱讀華夏古典時,對這一段歷史是痛心疾;他一直在思考歷史上幾個導致華夏民族幾乎滅亡的逆賊。

5oo年才出一個逆賊的時代頭一個要數製造“安史之亂”的突厥人安祿山。

第二個無疑是殘殺殺宦官滅亡唐朝的朱溫,李繼遷和孫子李元昊排個第三位那是綽綽有餘。

李繼遷爺孫的叛亂,使北宋朝廷通往西域的道路徹底堵死;本來還能延續國運的王朝只能以悲哀而謝幕,北宋、南宋滅亡後歷史上再沒有華夏。

這話講得似乎有點悲觀,可是同學們看看接踵而來的元朝、清朝,就知道怎麼一回事了。

不要以為時光遞增就是社會的進步了,夷狄入主中原的元、清兩朝華夏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都是一個大倒退,什麼康乾盛世,全是騙人的鬼話。

劉敏尋思著李繼遷和日後其子孫建立的大夏白潔國,思緒便就回到身邊的折御忠身上來。

折御忠從黃河岸邊的府州一路奔波趕來松潘地區追蹤李繼遷,要為大宋朝廷掃清一塊攔路石;其情可嘉,其心可忠使劉敏欽佩佩服不已。

李繼遷在府州聯絡折家一起反宋自立,竟被折家將堅決拒絕;高風亮節後世人不會忘記。

折家的先祖是鮮卑拓跋氏,和建立西夏的李元昊是一個族群;不過折家一直是抗擊西夏的主力軍,即使同族;折氏一族也不允許西夏李氏破壞華夏多民族的團結,李繼遷和後代破壞番漢民族大團結,折氏一族就奮起狠揍他們。

唐朝及五代時,折家已經駐在府州負責抵禦遼國;折家歸順宋後依舊留在府州,形成了北宋難得的割據勢力。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名揚天下,將有點實力的節度使全部弄到汴梁消除他們割據的隱患;唯獨留下了折家,把府州作為折氏家族的根據地。

府州就是後世的榆林市府谷縣地方不大人也不多,所以就算折家想自立恐怕也比較吃力。

折家軍實際兵力只有數千人,若有戰事宋廷都會接濟府州給糧給械;支撐折家與西夏作戰。

而折家對大宋也是忠心耿耿,代代為大宋戍邊死戰。

折家的開創者折從阮,從唐末開始屢敗契丹被封為永安軍節度使。

這個永安軍節度使負責府州軍務,為折家世代所襲;折從阮的長子折德扆是第二代家主,他的女兒(折賽花)嫁給楊業,便傳統戲中的佘(折)太君。

折家採用兄弟相繼的制度,以保證每代家主都能領兵作戰直到下一代成長起來才傳位給他們。

這個制度有效地保證了折家能夠延續不斷,沒有因為任何一人的戰死而一下子垮掉。

折家的將門教育也十分成功,幾乎每代都能湧現出名將;數百年來常勝不敗,屹立於大宋的西北邊陲。

宋朝初年,折家與楊家都是抗遼名將,楊家放棄了原先的地盤成為大宋的普通武將。

府州則因為地理位置更靠西,等到西夏崛起後能維持住一定的自主權。

為了防禦西夏的進犯,折家大大小小的血戰無以計數,第四代家主折惟信、折惟昌兄弟更是戰死沙場。

到了第七代,折家軍是當時還比較有戰鬥力的部隊,內地的禁軍早已腐朽不堪,折家被徵調轉戰各地,用於鎮壓各路起義軍;折可存隨童貫平滅了方臘起義和宋江起義,據說宋江就是折可存抓到的。

這一代中折家將中,最為耀眼的當屬折可適,被譽為“真將種也”。

折可適離開府州軍隊進入宋軍常規的武將系統,他的戰功都是在與西夏的戰場取得的。

公元1o91年,折可適率6ooo人馬,先化裝偷襲烽火臺成功,繼而突襲尾丁磑,大破西夏軍,斬萬級。

西夏集中數萬騎兵來報復尾丁磑的失敗,折可適只有8ooo人。他沒有直接迎戰,而是充分調動西夏軍,周旋數日後,等敵軍急於交戰,放鬆警惕時,再次設伏成功,給西夏造成前所未有的損失。西夏國太后梁氏和手下翻山越嶺才逃回去。

1o98年,西夏再次犯境,折可適半夜出兵大敗西夏軍,俘3ooo多人,從西夏軍隊手裡奪取了要地天都山。

折可適被晉升為涇原路經略安撫使,突破了折家在府州的最高職位。

折可適有個弟弟折可求,官拜靖康軍節度使,這個官名被宋徽宗改了名,原因是他覺得“靖康”兩個字太好了,不能浪費,他要用來做自己的年號。結果靖康恥,讓中國人在以後的1ooo多年裡,記住了這個只會畫畫,不會治國的皇帝。

折家還出過宋朝的宰相,正是折可適的兒子折彥質。折彥質雖是武將世家,卻文才過人,中過進士,是個不折不扣的文官,擔任過龍圖閣大學士,和包青天是一個級別的。折彥質是在金軍攻打汴京時,隨種家的西軍一起勤王的,此後一直在抵禦金軍的第一線。

無奈的是宋軍的戰鬥力已經糜爛不堪,折彥質迴天無力,大半個中國淪入敵手。

但折彥質的軍事能力得到南宋朝廷的認可,1135年,折彥質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後來又成為權參知政事,相當於宰相。這是折家在宋朝最高的職位。

折家和西夏打了上百年的仗,有折家在,西夏始終未能越過黃河一步。

北宋滅亡後,折家的力量也大為削弱;1139年西夏終於攻取府州,為了報復百年血仇,西夏刨了折家的祖墳,實在可惡。

不過,西夏也沒得意太久,蒙古人興起,把西夏党項一族都給滅了。

李繼遷趕來松潘茂州時的年齡是17歲,17歲的党項人就走上背叛大宋朝廷的叛逆之路;看來平夏城那裡的水土從根子上就帶有逆反性格……

喜歡章獻明肅皇太后請大家收藏章獻明肅皇太后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