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劉敏(2)(1 / 2)

劉敏聽說張耆做了西頭供奉官,不禁嫣然而笑,道“恆哥哥公私嚴明啊!張耆11歲就是你的跟班,你做了皇帝只給人家一個8品官;是不是有點吝嗇!”

宋真宗笑而不答,劉敏莞爾一笑,道“皇上哥哥要是沒有什麼顧慮,那就讓張耆來劉敏身邊做個隨從如何!”

“這有啥的難的!這些年來張耆一直唸叨你,讓他給你做個隨從再好不過!”宋真宗欣欣然說著,看向一旁的貼身太監周懷正“周總管傳喚張耆馬上到這邊來!”

大太監王繼恩搞“政變”被宋真宗逐出京城配均州後,周懷正接替了王繼恩的班成為大內太監總管。

聽皇上如此吩咐,周懷正應諾一聲急急去了。

劉敏又問駙馬盧成玉的情況,宋真宗說他好幾年都沒見過盧成玉的面;不知他近況如何……

劉敏感嘆一聲道“那年和駙馬盧成玉在賀蘭山狙擊鐵鷂子,敏子和德崇哥哥、呼延瑾兒小妹、呼延老將軍去了涼州,策反潘羅支假投降殺死李繼遷;駙馬和火爺爺、火水牛一行在賀蘭山阻擊李繼遷的鐵鷂子,此後可能在北地做食鹽、煤炭、石油販運,也可能回到京城;皇帝哥哥竟然沒有見他,真是難能理喻!”

趙恆有點羞愧地說“敏妹說得對,朕為了這個皇上慢待了身邊不少親朋好友;譬如駙馬姐丈盧成玉、平陽公主淑媛姐,以及淑靜公主、淑菱公主、淑琛公主、淑嫣公主、淑毓公主、淑純公主、淑芊公主、淑虹公主對朕都是敬而遠之!”

趙恆說著哀嘆一聲道“還是元佐大哥明智,不做皇上一身輕;德昌做了幾天皇上便就膩煩得要死,這活兒不是常人乾的差事;不做這個鳥皇上,德昌可能正在無憂無慮的吟詩賦詞,研修書法哩!”

劉敏正色嚴厲道“恆哥哥這麼想就有點不對了,做皇上不是享受的差事;要為黎民百姓謀幸福可謂殫精竭慮!”

趙恆低頭不語,劉敏揚揚手臂道“做皇帝賣呆親朋好友這很正常,只要對黎民百姓好就是明君!皇上能守住門前那一畝三分地已經不容易!”

劉敏說著,瞥了趙恆一眼,道“這樣吧,敏子和德崇哥哥去找駙馬爺!”

劉敏說完這話頓了一下道“敏子忽然想起一件事來,當年被恆哥哥收入府中給李沆大人做書童的楊翠花現在情況如何?”

趙恆嘿嘿笑道“敏子小妹這些年不在朕身邊,多虧翠花陪伴;朕已經立她為妃子啦!”

劉敏揚聲大笑,道“這樣就好!只要翠花姐在皇上身邊就是她的福分!”

劉敏說完這話鄭重其事道“劉敏當年隱名埋姓先叫毋文攴,後稱鄚金刀,全是為了躲避太宗皇上的追殺;現在太宗皇上升天恆哥哥做了皇上,恐怕要給劉敏恢復原來的名和姓啊!”

“這有啥難的!”趙恆直言不諱道“從現在開始你就正兒八經叫劉敏不就得啦!”

“沒有那麼簡單的!”劉敏若有所思道“這要在文武大臣面前恢復劉敏的真實身份!”

劉敏說著看向趙恆道“希望皇上哥哥召集一次朝會,在文武大臣參與的朝會上恢復劉敏的名和姓!劉敏還希望在朝會上見到駙馬哥哥、火爺爺他們!”

宋真宗鹹平元年(公元998年),趙恆登基後的第一個朝會在垂拱殿舉行。

垂拱殿的禁門徐徐開啟來,文武大臣在呂端的帶領下三三兩兩走進來。

大臣們頭上戴著長翅帽子,身上穿著顏色不同的朝服。

劉敏、趙元佐、盧成玉、火仁甫、呼延瑾兒這些人卻是一身戎裝。

劉敏是昨天傍晚見到盧成玉、火仁甫、火水牛一幫人的。

盧成玉在賀蘭山殲滅李繼遷一大半鐵鷂子後,檢閱天祥軍,人數竟然達到3萬。

天祥軍原來只有8oo人,一下子增加到3萬——增加的兵員全是在北地保安軍九吾山招募的難民。

3萬人的軍隊不是一個小數目,算上攜帶的家屬、子女;人數早就達到十萬眾。

十萬人要吃要喝,朝廷給的糧餉遠遠不能滿足;盧成玉便想起劉敏在北地九州制定的四管齊計謀。

四管齊下計謀的第一管是防疫治疫、殲滅党項李繼遷。

第一管任務已經完成,剩下來販運鹽巴、販運煤炭、販運石油三管任務是來錢的門路,盧成玉便決定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因此,在劉敏、趙元佐在甘州回鶻國祁連山飼養馬匹期間,盧成玉的天祥軍便就馬不停蹄地做鹽巴、煤炭、石油買賣。

石油販運的領導者主要是宋城、王明理、王明寬、王水泉、王子英、王吉祥6人。

宋城當時由於過了年齡不能加入天祥軍,但劉敏將他留下來;宋城竟然成為生意行道的能手。

宋城和王明理6人帶領邊兵販運石油的同時,組織人從石油裡面提取石蠟做柱狀蠟燭。

柱狀蠟燭一經問世,立即受到宋遼兩國民眾的熱捧。

宋朝建國以來跟遼國、西夏的戰爭不斷,可是兩邊的榷場一直沒有中斷;兩邊的商人可以在榷場上交易、購買自己稱心如意的商品。

遼國是遊牧民族,居住的帳篷頻繁遷徙;柱狀蠟燭最適應在帳篷裡面照明,而且收取方便。

遼國商人從榷場上購買到柱狀蠟燭後在牧區一亮相,遼國境內的牧民蜂聚而止;購買力極強,有些乾脆用牛羊馬匹兌換;更就增加了商人的收入。

遼國商人將用蠟燭換得的牛羊馬匹想方設法弄到宋國這邊來,宋國缺少的就是牲畜,尤其是馬匹不是缺少而是緊缺;得到遼國商人偷運進來的馬匹,盧成玉高興得不得了,不斷地給天祥軍配備馬匹;而且派出上萬人助力蠟燭生產。

蠟燭、煤炭、食鹽的販運給天祥軍增加了巨大的財力;天祥軍3萬兵士和幾萬家屬近乎1o萬人的衣食住行得一解決。

盧成玉率領天祥軍回到京城向宋太宗報過喜,繼續駐紮在踴路街軍營。

宋太宗趙光義動雍熙北伐時由於後勤保障不足,竟然張口向盧成玉借糧借款。

盧成玉沒有拒絕,給北伐軍隊送去大量給養;天祥軍也就沒有作為主力上前線跟遼軍拼刺刀,倒是做了後勤保障部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