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御史臺風骨(1 / 2)

“濟陰王當街殺人了。”

一句呼喊聲打破了御史臺的昏睡和寧靜。

眾人聽聞後大驚,內堂的御史大夫司空溥也走了出來,令呼喊的知情者詳細講明。

濟陰王李嗣莊是宗室,唐睿宗李旦之孫,讓皇帝李憲之子,也就是李隆基的侄子。

李嗣莊是食邑三千戶的郡王,為人驕狂暴戾,風評不佳。但唐玄宗待他卻尤為優渥,只因其父是李隆基的兄長李憲。

李憲開元二十九年便去世了,因為曾經主動將皇太子的位置讓給李隆基,因此李隆基極其感恩,不僅追封讓皇帝,對其子女也尤為優待,絲毫不亞於親生子女。

李嗣莊好酒,醉酒後行為無所顧忌,常打罵下人,在長安城也做過不少不法的事情。雖屢遭彈劾,然而最後也都不了了之。

而這一次,李嗣莊醉酒後在鬧市縱馬,撞死了一名老丈後,絲毫不在意,更甚至對現場痛苦的死者家屬拳打腳踢,說是阻了他的馬。

有圍觀者不忿,呵斥了幾句,結果眾目睽睽之下,李嗣莊怒拔劍,將那呵斥的百姓當場砍殺。

群情激憤之際,京兆府王鉷趕到,將李嗣莊護走,並下了封口令,驅離圍觀百姓。

“豈當人子乎?”

年近六旬的御史大夫司空溥悲憤交加,氣的臉色通紅,鬍鬚顫抖。

眾位御史也是憤怒難平,紛紛出言聲討。

司空溥肅穆道“諸位,本官要上奏陛下,彈劾濟陰王目無法紀、枉殺百姓,請陛下嚴懲。”

“濟陰王草菅人命,人神共憤,我等願隨大夫同奏。”

“不錯,同奏。”

“我等現在便寫摺子。”

御史臺群情激憤,眾御史同意一起上奏彈劾。

陳子墨聽後也是意難平,立刻與同僚開始擬寫奏摺,為那死去的無辜百姓伸冤。

此時,犯事的李嗣莊已經被王鉷掩藏在京兆府中。同時,京兆府還控制了喊冤的死者家屬,驅趕門口想討說法的百姓。

宮中,午睡剛起的李隆基就聽聞宮外王鉷有急事求見。

“什麼事情這麼急,大將軍。”

高力士一邊指使宮女替李隆基更衣,一邊回道“說是和濟陰王有關,具體不知。”

“哦,和延敬有關啊,那讓王鉷進來吧。”

延敬是濟陰王李嗣莊的字。

李隆基整飭妥當後,王鉷到了。

“臣王鉷見過陛下。”

“王愛卿,你如此惶急,還說是和延敬有關,具體是什麼事情?”李隆基飲了一口高力士奉上的參茶,淡定的喝了一口說道。

“陛下,濟陰王涉了命案····”

於是王鉷將事情經過稟明,言論立場相對往濟陰王偏了偏。

“什麼,延敬當街行兇了,這個孽障。”李隆基很生氣,隨後又問道“那現在人呢?”

“臣已經將郡王帶回京兆府保護起來了,也儘量在安撫受害者家屬。”

“王愛卿,這事你做的對,一定要儘可能的大事化小,這件事朕交給你處理,切勿再生事端。”

李隆基也擔心事情進一步擴大,不少官員對李嗣莊已經頗有微詞,最煩的就是那些較真的言官們,一旦鬧起來令人頭疼。

王鉷領旨去後不久,有太監傳話,御史臺御史大夫司空溥和六位侍御史大人正在宮外求見。並將奏摺遞上。

怕什麼來什麼,李隆基立時頭大,隨意翻開一本奏摺,果然是彈劾李嗣莊的。將奏摺扔到一邊不再觀看,猶豫著怎麼拒了那些言官。

高力士看出了聖上不願意見司空溥等人的心思,建議道“陛下,不如就說身體不適,讓眾位大人們先回去。”

“對對,就這麼辦。”李隆基指了指候旨的太監,說道“去,回司空溥那些人,就說朕知曉了。現在朕身體不適,不便見他們,讓他們先回去。”

小太監去了,煩悶的李隆基站了起來,決定還是去找愛妃調解下心情。

宮門外,寒風凜冽,似乎有即將下雪的跡象。

年邁的司空溥領著陳子墨等多位侍御史在寒風中瑟瑟抖,等待著陛下的召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