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研發無縫鋼管

秦睿帶著一群學生,將桌椅、黑板等全部搬到了周扒皮家,好在只有一里多地,上學也方便。

周八壟家的僕人也清理完了,只留下了十二個人,現在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等著秦睿安排。秦睿很大方的將人扔到了學生中去,進行培訓教育,上完課把秦府打掃乾淨就可以了。

忙完了這一切,秦睿才開始好好看起這座房子,周八壟家是三處三進的四合院拼成的,因為怕逾制。每一處都是三進,中間用連廊連線起來,總佔地面積大約有二十畝。

正門進去,正對著影壁,左邊是倒座房,右邊是門房;進入一進院後,有一個垂花門,左右是抄手遊廊;穿過垂花門進入二進院,是一個佔地三畝多的大院子,左右是東西廂房各三間,東邊一個廚房,西邊一個廁所,正對著垂花門的是三間正房和左右兩個耳房;穿過正房後的三進院是一排後罩房,是丫鬟住的地方,或者放雜物。

三處房子都一樣,就是院子佈置不一樣。秦睿決定自己住中間一處;左邊的一處當學校,因為周八壟就是在那裡被燒死的;右邊的一處等三爺爺有空來住。

二姑一家,先搬了進來,安排在右邊一處的廂房中,正房那是留個三爺爺住的。

顧嘉父女、宋世傑住到了左邊一處三進院落的廂房中,正房被秦睿改成了教室,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正房大!左右兩個耳房,被顧嘉和宋世傑一人霸佔了一個,當做書房了!宋世傑已經準備寫信回家,讓他全家舉家北遷了。

當秦睿回大樹樓桑村時,姬友已經帶著一群工匠在等他了。朱瞻基是真大方,把建造北平城的頂尖工匠都給秦睿派過來了,為了解決鳥銃炸膛問題,他也是下血本了。

秦睿怎麼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呢!二十多個高階工匠,多好的資源啊,先送到了亮溝村的秦府中住下,好吃好喝招待。

一群工匠覺得無所適從啊,工部虞衡清吏司的主事,正六品的大官,對他們這麼客氣,肯定不是什麼好事,這莫不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一群人戰戰兢兢,如坐針氈,秦睿是壓根把自己當了官這件事給忘了。

當然了,秦睿也憋著壞呢!他的玻璃研究遇到了難題,無法均勻加熱原料,導致玻璃一直沒有生產出來。所謂一人智短眾人計長,放著這麼多技術不用,對不起朱瞻基的好心啊!

當天晚上,吃完飯後,秦睿帶著一群工匠到了大樹樓桑村,自己演示了一遍操作之後,將問題提了出來。“諸位都是老師傅,經驗和技術都是數一數二的,如果大家有什麼好的想法,可以儘管開口。”

這些工匠與鐵打交道多年,燒火的本事那是爐火純青,一看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於是很快提出了修改意見,秦睿光想著用火直接燒粉末,卻沒有想到隔著物體加熱,又或者採用多次加熱。

很快工匠們提出至少五個可行性方案,秦睿不由得為勞動人民的智慧感嘆。在實踐操作方面,工匠們比他這個有6oo多年見識的人強多了。有了工匠們的幫助,秦睿重新設計了加熱的陶瓷罐,找來做陶瓷的商號,定製了一批。

在等待陶瓷製作的時間,秦睿開始和工匠們討論鳥銃銃管的製作,秦睿先了解了一下大明鳥銃的基礎知識和製作過程。

明朝初期的鳥銃規格不統一,鳥銃整體長度大概在四尺到六尺之間,銃管長度在三尺到五尺之間,做法很魔幻先把一尺半左右的熟鐵燒熱,然後用一根鋼芯做龍骨,用錘把燒熱的鐵在龍骨上敲打,捲成一根鐵管,在敲打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冷卻鋼芯,防止鋼芯與熟鐵熔在一起,打成的鐵管大概有一公分左右,這樣的銃管才結實,能夠用上幾十次不炸裂;接下去就是把做好的銃管焊接在一起,焊接時將短銃管加熱,用龍骨將兩節銃管串起來,中間撒上白銅粉,也就是鎳粉,然後用力敲打介面處,因為鎳有親和作用,加上外力敲打,銃管就能接到一起了。

一公分厚的銃管,一米長,重5-6斤,相當於後世的8-1o斤,賊重!關鍵問題是介面處的焊接很不牢靠,廢品率很高。

秦睿倒是知道兩種合金鋼的配方,可以做槍管,問題是不知道大明有沒有這些材料,不管了,先試試吧!

熟鐵和鋼的區別在於含碳量,含碳量小於o.2%是熟鐵;o.2-1.7%的是鋼;過1.7%叫生鐵。熟鐵軟,可塑性強,強度和硬度低,容易變形,用途不廣;生鐵硬而脆,可塑性不強,多用來做鑄鐵件。而鋼兼具生鐵和熟鐵的優點,所以才成為主流。

既然決定了,秦睿就開始設計方案來,採用原來鍛打的方式,秦睿是絕對不可能採用的,他決定採用鑽的模式,來製造無縫鋼管。

秦睿的做法很簡單,先是鐵水出來之後,直接澆築成鐵棒;他又設計一個固定住鐵棒的夾具,同時可以加熱鐵棒來保持高溫;然後用一個鑽頭鑽鋼棒。整個流程就是後世無縫鋼管的簡化版,唯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鑽頭和鑽頭的動力。

鑽頭倒是好說,因為冷卻的鋼硬度比熱鋼硬,在鑽的過程中,保持鑽頭低溫就可以了,是不是倒出來,用涼水衝一下就可以;唯獨動力一項,讓秦睿犯難。

秦睿的思路和工匠們的原來的做法正好相反,秦睿是先做外形再做內芯;工匠以前是先做內芯後坐外形。秦睿將自己的思路說出來之後,一眾工匠有點傻,鐵自古以來就是打的,冷不丁聽到一個鑽,一時無法接受。

秦睿用木匠活的手拉鑽給工匠們演示了一下,在一根圓木上鑽孔,工匠們瞬間就懂了。秦睿也將自己的擔心說了出來,在鐵棒上鑽孔和在木頭上鑽孔不一樣,需要很大很大的力氣,可能要多人協作。

一群工匠一聽這個,不禁笑了起來,沒有力氣就成不了鐵匠,他們最不怕出力,既然方案出來的,幹就是了!

一頓操作猛如虎,仔細一看原地杵。果然不出秦睿所料,鑽頭深入鐵棒一尺之後,就出現了問題,想要再推進,就很難了。

但這從實踐上,證明了秦睿的思路是可行的,剩下的問題就是解決動力問題就行了,秦睿想了兩個方法,一個是增強鑽頭鋒利程度和強度,這要很多實驗,一時半會解決不了;另外一個就是尋求好的動力,這就簡單多了,畜力、人力、水力挨個試。至於蒸汽、電力、風力、乃至核動力,那隻能出現在秦睿的夢裡。

最終在兩頭牛的動力加持下,大明第一根無縫鋼管出現了,雖然鑽內徑不是很均勻,但大致流程是走通了,剩下的細節就要工匠們自己研究了。

喜歡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