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事先準備

是呀,多簡單的事啊,可就是這麼簡單的事,在後世成了多大一個產業,幾千億的市場,解決了多少人的就業。

秦睿的目的就是創造各種商業模式,讓人有掙錢的地方、有花錢的地方,這樣資金就能流動起來,一旦流動起來就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了。

“子善兄,洗澡大家都可以在家洗吧?為什麼很多人去洗浴中心?柴火大家都能到樹林裡撿吧?為什麼煤球賣得這麼火?”秦睿反問道。

好有道理哦,孫策居然無法找出理由來反駁。

秦睿就是要掘一些看著很簡單的東西,但肯定有消費人群的生意,來創造機會。

“子善兄,我是這麼想的……”秦睿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孫策在一旁靜靜的聽著,是不是提出自己的問題,一直到日頭西斜。

“老四你去安排一下,買五十頭母豬和幾頭沒有閹割的公豬,送到養殖場去。”回到家後,書房裡,秦睿跟黑老四說道。

“秦少,要這麼多母豬幹嘛?準備抱窩嗎?”黑老四不知道秦睿的打算。

“對呀,不抱窩買母豬幹嘛?”秦睿翻了翻眼白,有點胸悶啊。

“可是,我們弄那麼多豬幹嘛?哪有東西可以喂啊?”黑老四不解的問道。

大批次的養豬需要飼料,飼料跟不上,豬就養不肥,就是虧本的買賣。一般農家養豬,最多養個一兩隻,這樣出去打豬草來喂還能好點。秦睿說要五十隻母豬,至少能下幾百只豬崽,這要打豬草那還了得。

秦睿其實有自己的考慮,明年紅薯就開始播種了,藤蔓可是養豬的好材料啊,不能浪費,棉籽餅也有了,可以替代豆粕,剩下一樣就是酒糟了,高粱酒糟是餵豬最好選擇。一般豬的孕期是七八個月,等下豬崽時正好是地瓜蔓長起來的時候,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豬飼料出來了,不能浪費啊。

聽完秦睿的打算,黑老四長大嘴巴,不知道該說什麼,別人考慮都是考慮三五天的事情,秦睿已經考慮到明年七八個月後的事情了。

“牛、羊也要多買一些,玉米杆都是好飼料啊!”秦睿看著目瞪口呆的黑老四,又說道。

要知道朱棣遷都北平之後,龐大的後勤壓力是拖垮大明的另一個主要因素,近百萬人的衣食住行都是透過京杭運河,源源不斷輸入到北平。而為了維持這個龐大的後勤體系,大明朝廷不斷投入人力、物力、財力,而各級官吏在這其中上下其手、相互勾結、貪汙腐敗,搞得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說個最簡單的例子,北平的稻米大都是江南地區供應的,裝卸、押運糧食都是徭役,一年幾百萬石稻米的押運要用多少人,中途還有一些地方要縴夫拉船,百姓誤了農時就相當於自殺,因為沒有吃得只能賣地或者借高利貸,年復一年,今年破產幾千,明年破產幾年,累計起來的數量就無法想象。

秦睿就是要想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幾十萬人的衣食住行供給難嗎?對大明來說,是個問題。但在秦睿看來,難個屁!後世一個壽光,供應了全國幾百個城市的蔬菜,上億人吃著壽光的菜,北平周邊這麼多地,幾十萬人的供給有什麼難的?

當然了,凡事要一步一步的來解決,不可能一撮而就啊。

第一步就是要有足夠的糧食,土豆、紅薯、玉米只能是輔助百姓吃飽,吃好還是要靠小麥和大米,當然了還有肉食。秦睿不是袁隆平院士,他不懂什麼雄性不育株、雜交技術,沒辦法改良大米和小麥的種子,但他有辦法提高畝產量。

後世提高產量都是靠化肥,各種氮磷鉀肥一起上,不斷提高糧食產量,也把地給搞壞了。身處大明的秦睿可沒有化肥技術,但沒有化肥,可以是用農家肥。農家肥光靠人是肯定不夠的,大批次養殖家畜才是正道。

秦睿的計劃很簡單,養殖一大批家畜,然後精耕細作一部分小麥、稻米,挑選優質的種子,這樣也可以提高糧食的產量。

本來秦睿準備種棉花的同時幹這件事的,結果他被金純抓去蓋房子了,只能把計劃往後延了,現在倒出了時間,是要好好打算了,更何況鄭和歷經千辛萬苦,把三種新糧搞了回來,秦睿肯定要對得起鄭和啊,趁著冬天事不多,先準備起來。

十一月十一日,永樂皇帝自南京啟程,皇太孫朱瞻基伴駕,攜後宮嬪妃、武勳、文武百官北遷,魏國公徐欽留守南京,六部各留部分官員,處置全國各地事務(在真是歷史上永樂皇帝沒有遷回北平,只有朱瞻基和朱高熾去了北平,然後一步一步將各個部門挪過去的,為了劇情需要,才做這個設定,大佬們勿怪)。

十幾萬人馬浩浩蕩蕩、遮天蔽日,沿途各布政使司、州府縣都是黃土墊道、淨水灑街,為了趕上永樂十九年大年初一的大朝會,朱棣取消了召見沿途官員的事情,讓隊伍加,改每天行進3o裡為5o裡。

好在有太子朱高熾在前方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否則十幾萬人要想一天走五十里,門都沒有。這不是後世有高鐵、火車、飛機、汽車的時代,這個時代就是靠兩條腿,有人還要打儀仗、拿武器,一天走5o裡地,還要生火做飯、搭帳篷休息,簡直就是要人命。

中途有病的、傷的統統被留了下來,修養之後自行想法去北平。

沒辦法,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指示,一切必須為元旦大朝會讓路,不管你是國公、侯爺,還是無名小卒,老老實實的努力往前走。

人命有時候不值錢,尤其是在這時候!這數九寒天,嚴冬臘月,條件好一點的,晚上睡覺有個屋子窩一宿,大部分人都是在帳篷中,鋪一些乾草,睡在硬邦邦的地上,幾個人擠在一起相互取暖,不生病才怪呢!

好在,畢竟是皇帝出行,有大量隨行的御醫,他們會熬製一些湯藥,分給隨行人員喝,以防止出現大規模的疫病,影響到永樂皇帝。

喜歡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