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中了

秦睿可不會去參加這種生產運動,因為他要陪老丈人看榜。

二月二十八,貢院門外,熙熙攘攘上千人,都在焦急的等待。

秦睿跟在有些垂頭喪氣的顧嘉後面,也不敢大聲出氣,心裡暗自組織語言,萬一顧嘉名落孫山,自己該如何安慰老丈人。

是該說“天生我才必有用”,還是“勝負乃兵家常事,失敗是成功他媽”?頭大啊。

正當秦睿低頭思索時,就聽到有人開始大叫起來“放榜了,放榜了!”

秦睿抬起頭來,看到貢院的門開啟,裡面出來八個官差,一個人拿著幾張大紅紙,一個人拿著一個桶和一把笤帚。

走在前面的四個官差,將圍在榜下計程車子都推開,然後拿笤帚的官差開始在牆上刷漿糊,剩下的兩個官差拿起紅紙,一張張貼了起來。

顧嘉深吸了一口氣,抬頭開始從頭開始瀏覽起來,“第一名陳中,第二名吳……”

秦睿才不會像顧嘉那樣一個一個往下看呢,後世做教師的經歷,讓他養成了一目十行,快抓重點的本事。不到半分鐘,秦睿的眼睛落在了倒數第二張上,“yeah”秦睿鬆了一口氣,第二百三十名,顧嘉,順天府涿州人。

“岳父,中了,第二百三十名。”秦睿右手握著顧嘉的胳膊,左手指著顧嘉的名字,激動的說道。

聽了秦睿的話,順著秦睿手指的方向,顧嘉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頓時激動地不能自已,他的手在顫抖,或者說是瑟瑟抖。

十多天來他顧嘉是茶不思、飯不想,可以說是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擔心自己落榜。

現在榜單出來了,顧嘉似乎不相信自己能夠上榜,他覺得他在做夢,生怕夢醒了,什麼都沒有了。

秦睿能理解顧嘉的心情,畢竟他也經歷過高考,看著成千上百的學生參加中考。

用力捏了一下顧嘉的胳膊,秦睿開口說道,“恭喜岳父大人,賀喜岳父大人,今朝榜上有名,來日殿試肯定更好。”

秦睿也不知道自己說了些什麼,因為剛才光想著安慰顧嘉的話了,恭喜的吉祥話一句沒想。

顧嘉胳膊吃疼,才反應過來,自己不是在做夢,長舒一口氣,將胸中多日來的陰霾一吐而盡,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兩眼中泛起了淚花。“謝謝你,秦睿,這次真的謝謝你,多虧你……”

秦睿自然能懂顧嘉話中的意思,但這大庭廣眾之下,怎麼能讓他亂開口,趕緊打斷顧嘉的話,說道,“岳父,我們趕緊回家,把這個訊息告訴青雲,讓青雲也高興一下。”

顧嘉也是反應快,趕緊閉上了嘴,點了點頭,兩人開始往外擠。

此時榜下,有人歡喜有人惱,笑聲、哭聲、嘆氣聲交雜在一起。

秦睿和顧嘉擠出人群后,讓顧嘉先等一會兒,他要去恭喜一下於謙。

在看榜的時候,秦睿也看到于謙的名次,第九名,比自己老丈人高了不知道多少,剛才往外擠的時候,他也看到了于謙在一旁。

“於兄,恭喜恭喜啊!名列前茅啊!”秦睿雙手抱拳,衝著于謙說道。

“秦兄弟,你也參加本次科舉了?怎麼考試的時候,沒有看到你的身影啊?”于謙看到秦睿後,一臉詫異的說道。

“我哪有這本事啊,今天我是陪我岳父大人來看榜的,他和於兄是同科。”秦睿用手指了指,仍在激動顧嘉。

“令岳父也高中了?”于謙驚喜的問道,他和秦睿還真是有緣啊。

參加科考前,酒樓裡無意認識了秦睿,以兄弟相稱;科考後,又和秦睿的岳父是同科進士,以年兄年弟相稱,哈哈,真是有意思。

“於兄,這位是家嶽,顧嘉顧先生。”秦睿帶著于謙,來到顧嘉面前,給兩位相互介紹起來,“岳父,這是于謙於先生,於兄高中第十二名!”

“顧年兄,失敬失敬!”于謙雙手抱拳,施了一禮。

“於年弟,客氣客氣!”顧嘉也趕緊還了一禮。

以後,這都是資源!同年參加科考並榜上有名的人,稱之為同年,之後走上仕途,大家可以相互提攜,相互幫助,是朋黨的一種重要關係,不亞於同鄉。

三人又寒暄了一會兒,秦睿邀請于謙一起去慶祝,結果於謙早就有約,也就分開了。

回到秦府時,顧嘉已經平復了剛才激動的心情。

但這會兒輪到顧青雲高興了,張燈結綵是必須的,大操大辦也是必須的!畢竟只要會試上榜,不管殿試如何,至少也能得個同進士出身。自己父親多年來的夙願,終於得以實現,當閨女的自然替他高興。

不過大操大辦的提議,被顧嘉阻止了,要辦也要等到殿試之後。

秦睿對此倒是覺得無所謂,不辦就不辦,大吃一頓總是要的,於是全府上下開始準備了起來。

同一天,也是朝廷俸祿的日子,所有官員都收到了一張存取憑證,戶部度支部內吵吵嚷嚷。度支部,負責考核校準錢糧數目,管理賞賜的錢糧數目以及百官待遇俸祿。

“各位大人,自今年起,除去八月折布,九月折鹽,十一月折麥,所有月份的俸祿,都寶鈔,根據祿米行價折算成寶鈔,隨行就市。各位大人,可以帶著這張存取憑證和自己的印章,自行到長安街上的白水閣提取,具體地址在存取憑證的後面。”度支部主官拿起一張存取憑證,指了指後面。

所謂折麥、折布、折鹽,是根據俸祿直接實物。打個比方,正一品月奉祿米八十七石,這其中有本色奉有二十七石,折色奉六十石,二十七石祿米是不能更改的,剩下的六十石,到了八月就改成棉布了。

“以前不是半米半鈔嗎?這怎麼不米,全改成寶鈔了?”一名官員在下面問道。

永樂年間,官員俸祿都是寶鈔、祿米混合,品級不同,比例不同永樂九年,一品到四品是半米半鈔,五品是六分米四分鈔,六品是七分米三分鈔,七品到九品是八分米二分鈔。

“各位大人,這也是陛下的旨意,更何況現在寶鈔買米,幣值很穩定,大家放心。”度支部的主官拱著手,向面前的諸位大佬作揖,不敢得罪啊。

“這都叫什麼事啊?個俸祿還得自己去折騰!”官員開始抱怨起來。

“走吧,走吧,反正寶鈔和祿米都一個熊樣!”另外一個說道。

“這白水閣是幹嘛的?是個商號嗎?怎麼會跟戶部有牽扯,這其中莫不是有什麼腌臢的勾當?”一個質疑的聲音響起。

喜歡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