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永平公主的分析

殉葬制度在中國古代,商朝經常有殉葬,秦漢以後逐漸式微,往往代之以木俑、陶俑,很少有人殉葬了。到了遼代,人殉之風死灰復燃,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死後,皇后述律平讓一百多名大臣殉葬。此後,金、元、明初,殉葬之風屢禁不止。明太祖朱元璋死後,殉葬的殯妃有46人;明成祖朱棣死後,殉葬的嬪妃有16人。

明朝皇室採用這種制度,原因有二,一是防止後宮干政;二是因為自元朝起,朱程理學被朝廷推廣,女性貞潔被世人看重,女性殉夫成為一種主流。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人殉之風在大明勳貴階層很流行。

但是一般的人殉都是白綾賜死之後,跟著陪葬,永平公主的做法就有些喪心病狂了,原因無他,就是因為李讓生前很喜歡這四個侍女。

駙馬不準娶妾,這是規矩,事關朝廷體面,所以駙馬的妾大都以侍女的身份出現,除非在外化名另置房產的除外。李讓的四個侍女,就這麼悲慘地被永平公主送進了墳墓。

這種激烈的手法,讓駙馬府和侯府所有人噤若寒蟬,對永平公主更是惟命是從,這絕對是一個狠人,雖然李茂芳是她的獨子,永平公主的權威也是槓槓滴。

“芳兒,你有想過秦睿見得人會是誰嗎?”永平公主坐在主位上,看著站在身旁的李茂芳。

“母親,下人們也沒見到那個人,我哪裡能知道啊?”李茂芳聳了聳肩膀,有些無語的看著永平公主。

“腦子是個好東西,不用要了幹嗎?”永平公主的語氣中,充滿了無奈,看著自己的兒子,永平公主不知道該說什麼。

聽到母親的揶揄,李茂芳將頭低了下去。

“能讓秦睿千里赴會的人物,要麼地位顯赫,要麼是關係非常親近。但是與秦睿關係親近的人,就那麼幾個,也不需要藏頭露尾約在城外見面。剩下的就是地位顯赫,秦睿與文官關係一般,所以可以排除;剩下的勳貴和宗室,與秦睿關係好的勳貴,現在要麼隨你外祖北征,要麼坐鎮五軍都督府,而且他們也沒有必要到城外見面。”永平公主開始分析起來。

聽了永平公主的話,李茂芳不斷點頭,隨後問道,“母親的意思是秦睿是見哪個宗室?”

“護衛們不是說了嗎?對方的護衛身手不俗,還上過沙場。用你腦子好好想想,誰能用得起這樣的人?”永平公主看了看自己不爭氣的兒子。

護衛身手不俗,上過沙場,這種配置不是誰都可以擁有的。大明建國不過才五十多年,武將還沒有成為將門,一般武將頂多擁有幾個忠心的手下而已,要展成將門,至少要三代努力。

不得不說,永平公主的分析方向極為精準,要是秦睿在這裡的話,一定想法將她滅口。

“母親是說漢王舅舅?”順著永平公主的思路,李茂芳的腦海中突然間跳出了一個人的身影——漢王朱高煦。

漢王朱高煦覬覦皇位這一點,在勳貴圈子裡不是什麼新鮮事。如果漢王在這個時候攪和進來,那麼趙王朱高燧就會多了一個敵人。

永平公主之所以要摻和奪嫡這件事,主要原因還是為了她兒子。

人,有親疏遠近,哪怕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也是一樣。永平公主從小與長兄朱高熾關係一般,她很清楚,一旦朱高煦上臺,富陽侯府就會成為勳貴圈子的底層,甚至被排擠出勳貴圈,所以她才不遺餘力的幫助朱高燧。

在永平公主看來,李茂芳從小跟朱高燧長大,兩人甥舅關係非常好,如果趙王能繼承大統,那麼富陽侯府或許還能網上升一級,搞一個世襲罔替的國公府,這樣永平公主死了,也能瞑目。

“也有可能是其他藩王!”永平公主搖了搖頭,開始給兒子講解起大明宗室的狀況。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封了三個兄弟和二十六個兒子為王,除去三個兒子早夭或無子國除,實際有二十六人為王,其中實力最強的是九大塞王秦王朱樉,建藩陝西西安府;晉王朱棡,建藩山西太原府;燕王朱棣,建藩北平府;代王朱桂,建藩山西大同府;肅王朱楧,建藩平涼府;遼王朱植,建藩廣寧府;慶王朱栴,建藩韋州;寧王朱權,建藩大寧衛;谷王朱橞,建藩上谷宣府;韓王朱松,建藩遼東開原。

九大塞王中,朱棣自己當了皇帝,秦王朱樉、晉王朱棡、韓王朱松、肅王朱楧已經去世,都有子孫接位,雖然是世襲,但跟皇帝的關係遠了許多。剩下的谷王朱橞在永樂十五年陰謀造反,被廢為庶人;代王朱桂在建文元年被削爵,永樂登基後復爵,後因行事不法,被削去護衛;遼王朱植被建文帝改封到荊州,後被朱棣削去護衛;慶王朱栴身在寧夏蠻荒之地,有護衛也不多。

還有一個就是寧王朱權,朱權在兀良哈三衛的威信非常高,當年朱棣將朱權騙出大寧城,軟禁起來。朱權進入燕軍之後,時常為朱棣草擬檄文、指揮兀良哈三衛協助朱棣。

當時朱棣對朱權許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結果朱棣登基之後,立馬翻臉不認賬,將朱權的封地改成了南昌,同時將大寧城給了兀良哈三衛。朱權到了南昌之後,終日韜光養晦,並建造書齋一間,彈琴讀書於其間。

“母親,您的意思是秦睿可能見了寧王?”李茂芳聽完永平公主的解釋後,仔細思索了一下。

大明這個時候還沒有出臺禁錮宗室的政策,藩王還是有一些護衛和自由行動的權力。各個藩王之間還可以互通訊息,只是不能擅離封地而已。

秦睿見得人神神秘秘,李茂芳猜測,很有可能是某個藩王,而藩王中有能力、有勢力的人屈指可數,寧王朱權是他分析下來唯一有可能的人。

“也有一種可能是慶王叔!”永平公主沒有否認,看了看自己的兒子,說道,“芳兒,不要忽略任何可能。慶王叔被封在韋州,因為地處偏遠,生活起居非常不便,所以上書你外祖,乞求到關內居住,但你外祖沒有應允,他懷恨在心也有可能!”

喜歡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