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秦睿的解決方案

小說:在大明當商賈 作者:悠悠一劍

大明寶鈔的問題,和後世的貨幣是一樣的問題,只不過國家利用了房地產、股市將很大一部分資金鎖定,才沒有出現大的通貨膨脹!

大明寶鈔就像水一樣,大明整個實體經濟就是蓄水池,當寶鈔行越來越多,池子中的水就會升高直到漫出池面,要想保持大明寶鈔的穩定,要麼停止加水,要麼另建水池,將水引入到另外一個池子中,水面就會下降。

“夏大人,北平的行在已經快建設完畢,想必明年就準備遷都了吧?”秦睿想了想,貌似現在只有遷都北平這一個機會,能創造這麼大的蓄水池了!

“此事,朝廷還沒有定論,陛下還沒有決斷!”夏原吉自然是不能承認,就算他知道即將遷都,他都不能說這話,這話必須得朱棣自己說出來!

胸悶,秦睿覺得胸中有一股氣!這都他喵的什麼時候了,還遮遮掩掩的,浪費老子感情!“夏大人,能否告知一下,現在市面上大概有多少大明寶鈔?”

“這……”夏原吉聽了秦睿這個問題,就頭疼起來,如果只是朝廷的資料,他是知道的,但除了這個資料之外,大明還存在許多假鈔!“我朝自建國起,銅錢不足用,因此在洪武八年,太祖下令開始使用大明寶鈔,替代銅錢,洪武年間平均每年印刷5oo萬貫;到了永樂朝,每年約在千萬貫左右;除去這些,市面上還有為數不少的假鈔!我估摸著總量大概在三億貫左右!”

“假鈔?”秦睿聽了之後,不禁感嘆古人的思路,一點不弱於後世之人啊!三億貫,估計是明面的錢,這個資料肯定不準確。“夏大人,敢問一下,去年朝廷收入多少?”

“永樂十六年,大明戶九百六十三萬,口五千一百六十九萬,賦糧稅三千一百八十萬石,軍屯子粒八百一十一石,布帛一百四十萬匹,絲綿二十四萬斤,鐵四十九萬斤,鹽四十一萬引,課鈔一千六百萬錠……”夏原吉熟練的說出了永樂十六年的財政收入資料。

秦睿還沒聽完就想罵人,以大明的財政收入,大明寶鈔絕不可能貶值到這種程度,現在市面上一石麥子大概八錢到一兩銀子,大概三十貫寶鈔,大明財政的收入的糧食和軍屯子粒就大約四千萬石,僅此一項就值十二億貫!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大明僅糧食一項就能將寶鈔穩定在八貫兌一兩白銀。

問題是賬不是這麼算的,這四千萬石糧食,是用來支付皇室、宗藩的俸祿、宮殿、陵園的費用;支付士兵的軍費、官員的俸祿、興修水利及賑災的費用;除此之外,還要支付類似鄭和下西洋、科舉考試、優撫救濟等費用。

按照市面糧食的價格,秦睿大致能算推測秦睿能推測出,大明每年可供自由使用的糧食,不會過8oo萬石,要知道大明的貨幣流通度遠不及後世。

“夏大人,假設陛下明年遷都北平,文武官員、勳貴及宗室的住所都是怎麼解決?陛下賞賜還是自己建?”秦睿低頭想了想,問道。

“極少數是賞賜,大部分是購買、租住或者自己建!”夏原吉想了想說。

“我前兩個月在北平時,現北平行在已經接近完工,但還有大量剩餘的物料沒有使用,夏大人能否請旨,用這些物料建設一批房子!”反正剩下的物資都是朱老四搜刮的民脂民膏,放在那裡也是浪費了!還不如利用一下,學習後世用房地產將市面的資金沉澱下來,“等陛下遷都時,必然遷天下富戶以充京師,將這些房子賣給那些有錢的富戶,相信可以吸納不低於一億貫寶鈔!”

“一億貫?”夏原吉沒有見識過房地產的威力,聽了這個詞之後,大驚不已!

“夏大人,如果陛下真的遷都北平,那麼北平至少要有1o萬戶,陛下為了撐起大明的門面,富戶的比例不會低於5ooo戶,剩下的官員、勳貴和宗室不會低於1ooo戶,這些富戶、豪紳、官員、勳貴、宗室,1萬貫來買一處房子不算貴吧?剩下的百姓拿出三、五百貫買個小房子不算多吧?”秦睿給夏原吉簡單的算了一下,這個錢百姓和富戶們總歸要花,不如由朝廷出面,順便將寶鈔收回來!“朝廷收回寶鈔之後,最好銷燬掉!這樣寶鈔就會升值,一旦寶鈔升值,百姓就會信任寶鈔!”

“銷燬?那朝廷不就虧了嗎?”夏原吉納悶的問道。

“看似朝廷虧了,其實還是朝廷賺的,只要百姓信任寶鈔,朝廷手裡的物資就更加值錢了,然後再緩緩的一些寶鈔,百姓也會欣然接受,不會存在敵視心裡。”秦睿此舉其實也是存有私心,他在北平看到行在是基本建設好了,但是普通人住的房子還沒有,他做了那麼多傢俱,明年賣不掉他得哭死!“再說了,北平行在剩餘的物資,放在那裡也只是一堆磚瓦而已,堆個幾年就徹底廢了!趁著北平現在還有幾十萬服役的人在,加班加點把房子建起來,到時候那隨遷北京的人,會對朝廷感恩戴德,感激陛下想得周全!”

秦睿說的方案可以說是一舉數得,將北平行在的無用之物化作實際產品;為遷徙到新都的人準備好了房子;朝廷回收了的寶鈔,可以解決寶鈔危機;秦睿的傢俱也有了銷售的物件!

其實秦睿還有備選方案,暫時不想用,飯要一口一口吃!

秦睿與夏原吉的第一次會談,沒有結果。這種大事沒有個三五次討論,怎麼可能能下結論呢?兩人都沒指望能談出什麼結果來。

重點在於雙方相互探探路,秦睿想看看夏原吉的深淺,來調整備選方案;夏原吉想聽聽秦睿的意見,以開拓自己的思路。

夏原吉是位能官,所謂屁股決定腦袋,他做事的出點是戶部尚書的職位,他要站在戶部尚書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就要受到很多侷限;而秦睿則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到問題,所以更加靈活自如。

大明現在寶鈔氾濫成因很複雜,作為戶部尚書的夏原吉本身就要責任,但主要責任還是朱棣的,雖說他沒有窮奢極欲,荒淫無度;但他為了體現自己的文治武功,數次北征,可謂窮兵黷武;又下西洋、修《永樂大典》,耗費了無數民財。當然了,這個時代沒有專門人才研究經濟學,對貨幣、通貨膨脹這些概念都不清楚,也是一個原因。

撇開時代、撇開位子來談誰對誰錯,都屬於耍流氓!

喜歡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