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夏原吉的反擊

小說:在大明當商賈 作者:悠悠一劍

“陛下,臣非但無罪反而有功!”夏原吉站出朝班,臉色淡然,衝著永樂皇帝說道。

“陛下,微臣彈劾夏大人欺君罔上!”劉希說道。

“哦,劉御史,你是憑什麼說本官與商人勾結,私相授受,徇私枉法呢?”夏原吉轉身看著劉希。

“夏大人是否將近千萬貫寶鈔,存到了白水閣?”作為監察御史,劉希根本不怕夏原吉,以卑察尊是御史的基本準則,能扳倒一位二品大員,將會給他的履歷增加不少色彩。

“是!”夏原吉點了點頭。

“夏大人是否將度支部支應官員錢糧的事情,委託給了白水閣?”劉希繼續問道。

“是!”夏原吉面色如常。

“夏大人,可否知道白水閣背後的東家,是工部虞衡清吏司的員外郎秦睿?聽說夏大人曾經想將秦睿調到自己麾下,並且私交甚好?”

“對!”夏原吉沒有否定。

“那麼,夏大人將寶鈔存入白水閣,是否算與商人勾結?將朝廷事務交由商號來做,是否算私相授受?明知白水閣背後東家,還與其私交甚好,這算不算徇私枉法呢?”劉希開始了總結,出三連問。

“陛下,去年秦睿憑一己之力,為朝廷開源增收了近億貫寶鈔,使得朝廷財政富足,可以有足夠錢支付各地的軍費、官員及宗室俸祿、興修水利,從容應對各種災難。秦睿有陶朱公、桑弘羊的本事,臣自問開源一事,不如秦睿,所以臣希望秦睿能夠到戶部,協助臣來增加國庫收入。臣的確經常諮詢秦睿,如何幫助朝廷開源節流,除此之外,並無私交。”說到這,夏原吉停了下來,看向朱棣。

“此事夏愛卿向朕稟報過,的確如此。聽聞大明寶鈔,現在幣值回升,朕心甚慰!”永樂皇帝點了點頭,表示對此肯定。

“至於將錢存入白水閣,臣也是基於為朝廷開源的想法。一千萬貫寶鈔放在戶部,不會錢生錢,存入白水閣一年可得幾十萬貫的利息,何樂不為?至於薪俸放交給白水閣,則是基於節流的想法,南北兩京每年為了籌集官員薪俸的祿米,花得人力物力何止百萬貫?現在臣將這個任務交給白水閣,秦睿計算過,朝廷至少可以節約三百萬貫以上的損耗。”夏原吉繼續說道。

所謂損耗,就是糧食運送過程中,要人吃馬嚼,漕運時會遇到翻船,這個比例相當大。

“因此,一進一出,朝廷每年可以節約經費將近四百萬貫寶鈔。劉御史,請問一下,你能否做到?”夏原吉轉身看向劉希。

“呃……”聽了夏原吉的話,劉希汗流滿面,不知如何應對。

朝臣們開始私下議論起來,夏原吉句句在理,而且有數字支撐。四百萬貫寶鈔,相當於永樂十七年朝廷收入的四分之一,當然這不包含實物稅收。

“肅靜!”負責朝儀的鴻臚寺官員喊道。

“諸位愛卿,現在夏愛卿已經辯解了,還有誰要問什麼嗎?”永樂皇帝看了看御階下的臣子們,淡淡的說道。

聰明人一看永樂皇帝的表情,就知道這件事肯定是皇帝點頭的,否則這麼大筆錢,給夏原吉一百個膽子,他都不敢送出去,所以都選擇閉口不言。

本來串聯好的監察御史們,聽了夏原吉為朝廷節約了四百萬貫後,也知道再怎麼參奏,都不會管用了,也偃旗息鼓了。

其實夏原吉並沒有全部說完,在秦睿的設計中,還有更深的規劃。

秦睿透過賣房子,一次性將官員的老底,全部劃拉走了,很多官員們來到北平後,都過得緊巴巴的。沒錢花,就刺激不了消費;沒消費,普通百姓的生活,就會更加艱難,給官員現金是最好方式了。

另外給官員們祿米,像英國公張輔一年三千兩百石、定國公一年兩千五百石,他們拿了米之後,都會高價往外賣,會增加普通百姓的壓力。秦睿建議夏原吉,將這些米平價投放到市場上去,一來維持寶鈔的幣值,二來減輕百姓壓力。

這些話是不能在朝堂上說的,否則秦睿將成為眾矢之的,秦睿講給夏原吉,夏原吉稟報給朱棣,朱棣對理財之道並不精通,但夏原吉極力推崇這個方案,所以朱棣也就透過了。

畢竟左手開源節流,能省幾百萬貫;右手賣出常平倉的庫存,再賺一波,北征的軍費就出來了,何樂不為。

夏原吉見沒人再提問了,就回到了自己位置,劉希等幾個監察御史也只能悻悻然回去。

“諸位愛卿,還有何事要奏?”朱棣坐在御階之上,環視了下面的眾多臣子,見沒人說話,就開口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事情,就來討論一下殿試的事情吧!”

殿試,建立者是武則天,載初元年,武則天即將稱帝,各地精英雲集神都洛陽,考生有上萬人之多。為了給自己登基奠定基礎,籠絡讀書人,武則天於神都紫微城洛城殿,策問貢士,連續考了幾天,自此之後,殿試的歷史開啟。

宋朝時,殿試成為一種定製,皇帝親自出題考試,透過會試的人都可以參與。宋初,殿試會淘汰很多人,後來一些殿試落第的人投奔西夏,與宋朝分庭抗禮。宋仁宗一看苗頭不好,就宣佈殿試不淘汰,一律錄取,但要有排名,這個制度獲得了讀書人的歡迎,就被確定了下來。

“禮部,你來說一下!”朱棣從御座上站了起來,開始在御階上踱步。

“陛下,本次會試,共錄取貢院陳中等共兩百零一名。按成制,三月十五日於謹身殿,由陛下親自出題、監考,至於讀卷官,微臣已擬定一份,請陛下御覽,圈定。”禮部尚書站出來,從手袖中拿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奏摺。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但閱卷是有大臣執行,讀卷官就是專門負責閱卷。每人一桌,輪流傳閱參加殿試士子的文章,各加“o“、“△“、““、“1“、“x“五種記號,得“o“最多者為佳卷,選“o“最多的十本進呈皇帝,欽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

隨班太監趕緊走下御階,躬身將奏摺接過來,送到朱棣手中。

朱棣接過奏摺開啟仔細看了看,名單倒也公允,就點頭表示以此為準。

一般來說,這種閱卷人選皇帝都不太會駁斥。而禮部制定這份名單時,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兼顧朝廷中各部門的利益,用以平衡朝局。

接著禮部尚書又向朱棣請示了考官宴和恩榮宴的相關事宜,被朱棣以“依律而行”給打了。

喜歡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