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與鄭和談貿易

小說:在大明當商賈 作者:悠悠一劍

雖然知道了自己的真實身份,秦睿依然沒把他當做心裡負擔,畢竟只是確認了一下而已,再怎麼擔心,也不會改變事實。

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

該上課就繼續上課,對著一群學生,秦睿滔滔不覺得地講述一些技術展方向和關鍵節點。

從大樹樓桑村帶出來的二十六個學生,要出師了,秦睿在給他們指展的道路,接下去的路,就是他們自己主導了。

兩年的時間裡,秦睿將基礎知識的短板給他們補齊了,專業知識方面也幫他們趟出路來了,剩下的秦睿決定讓他們自己去折騰了。

實業才能富民,科技才能興國!

秦睿在北平城外買了三十畝地,建了一個大型化學實驗室和一個物理實驗室,還招了一批工匠,專門研製機械裝置。

成與不成,先做起來再說,萬一成了呢?想躺平,沒有錢怎麼躺?

一群學生從自己家廂房搬了出去,院子裡瞬間就冷清了下來,秦睿一時還不習慣,閒著沒事在院子裡,曬太陽時,還會時不時的叫學生的名字。

“秦睿,你如果不想他們走,把他們叫回來吧!”顧青雲看在眼裡。

“我也想啊,但是我怕有一天,他們會被我牽連到。早點讓他們出去,自己折騰折騰,如果能折騰出名堂來,或許還能到時候,還能幫我一下。”秦睿搖了搖頭,繼續躺在搖椅上,曬著太陽。

大貓和大蟲似乎也有些不習慣,兩隻萌寵無精打采地在空曠的宅子中走來走去。

“秦少,鄭公公來了!”魯勝走過來,稟報道。

“哦,快請,算了,還是我親自去迎吧!”秦睿從搖椅上站了起來。

豐城侯鄭和,大明第一個太監出身的侯爺,雖然不是世襲的,但卻是開先河之例,文官系統上了很多奏摺齊齊反對這件事,但朱棣壓根就不理會。

作為受益人的鄭和,也跟朱棣上書,說內侍封侯不合制,雖然自秦至宋都有太監封侯、乃至封王的例子,但在大明是萬萬不行了,明太祖朱元璋嚴令內侍涉*政。

朱棣封鄭和,有自己的打算,是在自己的指揮下,鄭和歷盡艱辛去美洲大6取回了種子。這種有功於社稷、有功於萬民的光環,必須加在朱棣的身上,他才能獲得民心。

在加封鄭和的同時,朱棣下昭,向兩京十三布政使司各自放土豆十萬斤,玉米3萬斤,作為糧種,來年在各地開始試種。

著令各地官員,劃撥官田育種,用兩年時間將玉米推廣完成,用五年時間完成土豆推廣。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玉米一畝地的產出,能種上千畝地,但土豆的產出只能是一百五十畝。

與此同時頒佈了一份種植說明,從育種、移苗、施肥、灌溉、除草、追肥到收割,以及秸稈青貯都很詳細。

這份詔書,都是公佈天下,傳達到縣一級,詔書明確要求,各布政使司、州府縣衙門要組織百姓學習,同時要求錦衣衛監督。

秦睿出得主意,後世的常規操作,只有這樣,才能最快的將土豆、玉米推廣下去,到時候百姓們能吃飽肚子,必然對大明朝廷感恩戴德,朱棣的威望就能直逼太祖朱元璋。

“下官秦睿,見過豐城侯,有失遠迎,請!”秦睿施禮之後,擺了一個請的姿勢。

“你這小子,跟我也學會客氣了?”鄭和笑著說道。

兩人一起進了門,來到正堂,分別落座,丫鬟送了兩杯茶。

“鄭公,今日前來,有什麼事情嗎?”秦睿也知道鄭和封侯的事情,他也想去拜訪鄭和,表示一下祝賀,奈何鄭和大部分時間在宮裡,秦睿還要去皇莊處理後續的事情。

“就是想問問你,豐城侯這個爵位,我該不該接?”鄭和也沒拐彎抹角,直接說明了來意。

其實鄭和心裡很想接受這個爵位,雖然不是世襲,每代都要降爵,但後代有爵位和沒爵位肯定不一樣。現在文官群情激憤,拿著《大明律》、《大誥》來攻擊鄭和,鄭和在他們眼裡,成了趙高、張讓之流。

“接,為什麼不接,這份榮譽是鄭公應得的,不要聽那些御史整天瞎嗶嗶。鄭公有功於社稷、有功於萬民,這個爵位受之無愧,五年之後,鄭公必然是萬家生佛之人。”在秦睿的眼裡,文人的德行就是這樣,除了會子曰詩云,幹啥正經事也不行。

這時代的文人,特點就是自己不幹也就罷了,別人幹了,不管成與不成,就開始找各種藉口攻擊別人。

《大明律》、《大誥》在文官的眼裡,就是廁所裡的紙,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用;不需要的時候,就全當沒看見。

聽了秦睿的分析,鄭和不禁莞爾。

“陛下準備明年重啟下西洋,不知道你對此有什麼看法?”鄭和又開口問道。

“鄭公,說實話,我對陛下這種厚往薄來的做法,是持保留意見的。”秦睿來自後世,在網路上看到過許多關於明朝朝貢體系的評價。

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貶褒不一。作為秦睿自己,是持反對意見的,因為這種做法會惡化朝廷的財政,朝廷只能向底層百姓增加賦稅和徭役,得不償失。但下西洋也有積極的一面,那就是探明瞭航路,為大明後期海外貿易的繁盛,奠定了基礎。

秦睿只反對厚往薄來而已,並沒有反對下西洋,這點鄭和自然能聽出來,不禁皺了皺眉,問道,“那你覺得什麼方式,最為合適?”

“貿易啊!就像我們去美洲大6做的事情一樣,將那些藩國的錢掙來,養活大明的百姓,這才是正道,只有這樣才能細水長流。”秦睿喝了一口茶,笑著說道。

“貿易?”鄭和聽了之後,凝神思索了一下,問道,“但這樣會不會讓藩國離心離德?”

“離心離德?鄭公,他們可曾與我們同心同德過?難道就因為他們過來,給陛下進獻點土特產,磕個頭,大明就要養活他們?這是什麼道理?”秦睿苦笑道。

中央之國,統攝八方,是大明上下對自己的定位。站在歷史角度上說,大明無疑是地球上最大、最富有的國家,但這個富有是要打引號的。

底層百姓衣不遮體,食不果腹,天天苦哈哈的,從明朝建立至今不過五十年,有記載的農民起義就有4o多起,佔山為王、抗租抗捐的記錄更是枚不勝舉。

沒事誰起義?難道就是為了當皇帝?只有活不下去的人才會拼命!

所謂天朝威儀,在秦睿眼中就是個笑話。

喜歡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