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4)

他兒子還小,女婿半子也。

方惟彥的才學實在是很好,人品更是貴重,二話不說花幾千兩,只為救一個未婚妻,還不是身份高貴之人,足以看出他的人品非常好。

這個時候阮嘉定就更不能對妻女說這些,反正賀廷蘭最後也定了國公府的四丫頭,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不提起反而更好。

定二奶奶方才知曉有這個淵源,倒也明白了:“既如此,你不去就推脫有事就成,只這事兒別讓蜜娘知道。她對女婿很是上心,若是因為這件事膈應也不好了,還不如當成什麼都不知道,這樣和南平伯府也好相處。”

到底南平伯府是東安侯府姻親,南平伯夫人是東安侯的親妹妹,兩家總有往來,本來現在各自嫁娶兩不相干。若是多嘴說了,反而帶出點痕跡來,就不好了。

夫妻二人故而都瞞著蜜娘,蜜娘也不知道賀廷蘭的心思。

十一哥每日學到深更半夜,周氏還要端飯送茶,跟著發愁,讓蜜娘看的也是膽戰心驚,這科舉說的是累考生,殊不知身邊的人也跟著累。

周氏還悄悄同蜜娘道:“你哥哥其實學的很躁,一直說他讀不進去,還不如跟著定二叔身邊做事,日後等定二叔往上升,他也水漲船高,日後去國子監讀書再等候補也不是不成。”

這話蜜娘也聽阮嘉定提起過,阮十一今年雖然才二十幾歲,但是志不在科舉,難得沉下心來,做學問的人一定要沉得下心來,就如方惟彥這樣能去寺裡忍受清苦,靜下心來讀書。

但當著周氏的面,蜜娘勸道:“不管成不成的,既然已經有了順天府籍,就在京裡考,萬一中了呢。俗話說有時候三分看人,七分看命。”

“妹妹安慰的是。”周氏看著丈夫這樣,也實在是覺得受苦。

但科舉也實在是太難了。

她羨慕的看著蜜娘:“我聽說方家姑爺學問極好,就是你十一哥看了也是讚不絕口,妹妹興許明年嫁過去就不必似我這樣跟乾鍋燒油似的熬著了。我現下既是日日為你十一哥擔心,又想著在老家的你那小侄兒,就盼著哪一天塵埃落定,我這心才落到實處。”

蜜娘情知讀書這種事情也是無人能幫忙的,這都要靠各人的悟性和刻苦程度罷了。

前世方惟彥能進翰林院,就是二甲出身,甚至非常年輕,這是別人一輩子可望而不可求的,也是蜜娘同意的原因。

科舉實在是太難了,能出頭者寥寥無幾,饒是阮嘉定都三十歲了才中進士。

另外一邊李夫人為了讓兒子專心在科舉上,便同李冠講起了條件:“關丫頭在我這裡,我只把她當女兒養著,絕不會虧待她。等你考完,我再讓她開臉,你媳婦兒是個賢惠的,只是這女人哪個沒有醋意,到時候內宅不寧,豈非是好事。你若天天在後宅斷案,又如何能做好學問呢?”

李冠一聽母親鬆口,立馬就高興起來,他倒是有自知之明,知曉吳氏雖然大度,但女人嘛,有幾個是真佛。

“兒子多謝母親成全。”

李夫人把臉一板:“那你近來可不能和她從往過甚,否則,別人怎麼看她呢!”

李冠又笑道:“兒子省得。”

就像李夫人知道關蕙卿進門之後,後院絕對不會平靜,但若是由她來處理關蕙卿,兒子恨的絕對是她,既這樣還不如交給吳氏,吳氏若是個賢惠的,妻妾相安,若吳氏並不賢惠,她也自然有手段,她這個做婆婆的穩坐釣魚臺就成,何必親自下場呢。

所以說定二奶奶的話還是有道理,反正兒孫自有兒孫福,既然是吳氏接進來的,就讓她處理就好了。

至於吳氏處理的不好,她再敲打一二。

當然,吳氏也頗知道分寸,她很清楚妻妾相爭只是內宅之事,但是萬一影響到李冠的前程,那她就是自尋死路了。

她的知情識趣,這令李夫人更加滿意了。

著急的唯獨只有關蕙卿一個人,但是有李夫人派孫姨娘看著,孫姨娘是個機靈人,拿大餅哄著她,讓關蕙卿終於沉寂下來,以待來日。

李冠也悄悄同關蕙卿見了一面,他承諾:“夫人答應我了,等我明年中了進士,就好好替我們操辦。”

“這是真的嗎?”關蕙卿喜道。

李冠點頭:“這是真的,你和我情分不同,我必定不會苛待你。至於你的外甥女,將來替她尋一門親事,你就放心吧。”

關蕙卿甚至喜極而泣:“好,那冠郎你要好好的考,這樣才有咱們的將來。”

雖說關蕙卿並非聰明人,但是她和李冠相處的時日實在是太長了,她們認識的時間甚至是吳氏的好幾倍,再者二人有了肌膚之親,已經最火熱之時被分開,愈發想念對方。

李冠擁她入懷:“你知道的,我一向只想娶你,只是吳氏一向沒有大錯,也是賢惠端方之人,你放心。”

即便關蕙卿對吳氏沒什麼感覺,但現在她也察覺到有些東西悄悄變了,以前李冠會顧忌她,現在可以在她的面前說吳氏的好話。

人的變化也許就在一瞬間,她經歷過絕望,她認為改變命運的唯一辦法就是牢牢抓住李冠,大概在別的方面她缺一根弦,但是在李冠身上用的功夫,她比別人深。

在她不在李冠身邊的那幾年,李冠已經和另一個女人生兒育女,肌膚相親同床共枕,而且那個人比她身份更高,家世更強,甚至處事還頗得李冠看重。

關蕙卿瞬間柔順一笑:“我自然是相信你的,冠郎,你放心,我會一直在此等著你的,不管多久我都等著。”

京都的冬日來的很快,從夏天似乎都不經過冬天,雪便若飛絮般下下來了,方惟彥正在龍巖寺奮筆疾書,似乎如修道之人偶得天機,故而天地萬物都不在話下。

常壽和福全提著食盒進來,也不敢打攪,生怕這樣一打攪,就把他的思路打斷了。

他們等了好一會兒,方惟彥才停筆,見小廝們立在此處,笑道:“擺飯吧。”

常壽連忙機靈的過來擺飯,幾碟小菜已經是溫溫的,方惟彥卻毫無所覺,悶頭吃了一碗飯才道:“今日我去向住持大師告辭,明日就回家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