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決定出兵(1 / 2)

趙旭的一席話,讓後周的大臣們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柴榮倒是十分的高興。

大臣們不再反對了,再反對就是企圖讓咱們陛下失去民心,寒了故地民眾的心。

古代的皇帝最重視什麼?毫無疑問是民心。土地城池可以用武力去征服,但是人心不可以。

多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民心者得天下,要不然為什麼多麼帝王,時不時的搞個什麼微服私訪,做一些親民舉動。

你以為他是吃飽撐得,那是在關注一下老百姓在想些什麼,同時也是樹立自己親民的形象。

所以每一次皇帝出宮微服私訪,要讓百姓知道,為什麼就是讓老百姓知道,皇帝也會在你身邊看著。

你們距離皇帝不遠呀,所以你們都要好好的變現,說不定哪一天你就能碰到皇上了。

一時間朝臣都是默默的不語,你再說不行,那就是和陛下作對了,那你就真的是壽星公上吊——嫌命長了。

一時間眾臣都是齊刷刷的跪請柴榮出兵收復秦鳳四州的故地,個個說的好像柴榮要是不收回來這些地方,就是昏君似的。

還一個勁的拍馬屁說柴榮是天命所歸,萬民敬仰的天下共主,是有德的明君。

大家是都看出來,自己的皇帝陛下心裡早就想這樣了,不能讓皇帝在心裡記恨著我們,自己以後的前程是最重要的。

趙旭感到渾身都起了雞皮疙瘩,剛才還說不要出兵,現在個個支援,還大大的歌功頌德。

柴榮也是不理這些人

“眾卿家先前所持的不同意見,朕不管不問了,但是從現在起所有的一切都向收復秦、鳳四州的方向努力,誰敢陽奉陰違斬立決。”

皇帝金口玉言,既然已經說出了要向這方面看齊了,你要是在這個時候掉鏈子,誰也救不了你。

皇帝為了自己的權威也是會將你依法懲辦的,也就是說,現在你有意見的話,你保留,不要提了。

大臣們都是鬆了一口氣,看來皇帝早就做好準備要攻打蜀國了,自己等人還在傻傻的反對。

特別是那些剛才有心反對,還沒有來得及說出口的人更是感覺自己是比較幸運的,。

下面的臣子都是齊齊稱是,柴榮很是滿意,他接著又說道

“為了收復我中原的王朝的故地,朕決定御駕親征。”

柴榮還想著這次這再次去親征,再次能提升自己的威望,不過這次註定他要失望了。

大臣們沒有想到柴榮在這個時候居然丟擲了這麼一個重磅炸彈,炸得大臣們暈頭轉向的。

大臣們全部都齊齊的跪在地上,勸阻著柴榮,這次去的地方是西北,和高平不一樣。

那裡環境惡劣,地市險要民風彪悍,經常風沙大作,所以大家都是極力的勸諫。

三個宰相李谷、範質、王溥都是伏地死諫,皇上你不收回成命,我們三個老傢伙就磕死在這裡。

宰相王溥更是說出皇帝乃國家重器,豈可以輕易親征,應該坐鎮京畿,統籌指揮。

王溥這個人在歷史上可是不簡單,在五代和宋朝都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王浦,字齊物,幷州祁人。歷任後周太祖、周世宗、周恭帝、宋太祖,宋太宗兩朝五位帝王。

曾經歷任後周和宋朝兩代四朝的宰相,顯赫之極,他出生於官宦世家。

後漢乾佑年間,他考取了甲科進士第一名,任秘書郎,後周廣順三年即公元九百五十三年,三十二歲的他官至宰相。

宋朝乾德二年也就是公元的九百六十四年的正月,被罷去相位,改任太子少保。

縱觀王溥的官宦生涯,他任丞相就有十年,三次遷升一品,近代罕見。

太平興國初年(公元九百七十六年),封祁國公,太平興國七年(公元九百八十二年)八月去世。朝廷停朝兩天,贈侍中,諡文獻。

同時他又為著名之史學大家,編撰《世宗實錄》、《唐會要》、《五代會要》——三部史籍共一百七十餘卷,為史學的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此時他已經是大周的宰相了,周太祖對他都是很尊重,他的意見柴榮還是很慎重的。

本來他也沒有真的想去,再說了自己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要說是樹立權威,高平之戰之後已經沒有人敢小看自己了。

於是他語氣緩和的問道

“既然卿家不同意朕親征,那麼你給朕推薦個大將吧,朕一定要收復秦、鳳四州的。”

既然我不能去了,你們給我找個人去吧,這樣你們也有了責任,大勝了是你們有識人之明。

如果萬一不順利,說明你們所薦舉的非人,你們也難逃其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