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通判(1 / 2)

黃巢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不得不說的人物,如果所唐王朝的衰敗是始於安史之亂。

那麼黃巢起義就是給大唐帝國披上了最後的晚裝,雖然他最後戰死,但是他的部下朱溫後來卻滅掉了唐帝國,歷史也就進入到了五代十國的階段。

趙旭在心裡想到難道說的就是這個農民起義的領袖黃巢,以前說過趙旭的歷史方面的知識還是可以的。

他記得這個黃巢曾經也是建立了一個叫做大齊的政權,他就是皇帝。

唐中和四年就是黃巢死的那一年,那麼這麼說這副畫不一定就是黃巢讓人家畫的了。

想不通就不想了,說實在的趙旭還真的對這個黃巢十分的感興趣,身為一個下層的人居然能撼動大唐的江山。

老黃原來是一個鹽販子,靠販賣私鹽為生,平日裡和一幫子朋友喝個酒,賭個博,小日子過得倒也可以。

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黃巢的一輩子也許就這樣過去了,可是有一句話叫作時勢造英雄。

唐朝此時已經是日暮西山了,李唐的皇室更加的無用,就知道橫徵暴斂,民不聊生。

黃巢的日子也是不好過,有時候碰到官府還不免要爭鬥一番,正是和官府你來我往之中,老黃練就了一身絕佳的功夫。

這一年在河南的境內生了大旱災,顆粒無收,但是朝廷卻不顧這些,依然加倍的收取租稅。

這時候黃巢的哥們王仙芝受不了帶領著一幫子的人揭竿而起,反抗著唐朝的暴政。

一年的時間就橫掃大半個唐王朝,諸省份都是很震驚,各地的官府就是緊急的派兵清剿。

這個時候黃巢也不甘寂寞在王仙芝攻陷了濮州、曹州之後老黃也帶著自己的子侄加入了進來。

一時間義軍的隊伍不斷壯大,很多的人都是不斷加入進來,義軍的聲望不斷的提高。

後世總是說農民起義具有侷限性,這就話說的是不錯,義軍的聲望不斷的壯大。

原本王仙芝就是因為自己不順耳起兵造反的,現在聲望日漸變高,於是當唐朝有人來招降他的時候,他就動搖了。

高官厚祿的誘惑讓王仙芝沉淪了,這時候身為義軍二號人物的黃巢怒斥王仙芝,然後各自為戰。

後來王仙芝還是戰死了這時候的黃巢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了。

他領著他的部下南征北討慢慢的轉戰了大半個中國,令唐王朝的統治者恐慌不已。

最後在公元八百八十一年的時候,黃巢攻陷了唐朝的京師長安。長安是唐朝的象徵。

唐僖宗和大宦官田令孜南逃成都,繼續指揮者各地的官軍想黃巢的義軍起攻擊。

黃巢在入城之日曾經做了一個深受百姓愛戴的事情,那就是向城中的貧民散財物。

大將軍尚讓向群眾宣佈“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

也就是說我們黃王起兵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百姓,不會像李氏那樣不愛護你們。

你們不要這麼驚恐,沒事的,你們還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吧。這一招果然很奏效。

很快的城中的百姓已經接受了義軍,有的甚至還加入了義軍,這時候黃巢也住進了皇宮。

公元八百八十一年的農曆十二月十三日,黃巢在唐皇宮的含元殿,稱皇帝,國號大齊,改元金統。

成立國家當然要有官員治理了,原來義軍裡面的人當然要用了,不過,他們的的才能實在是有限。

根本就不可能擔負起治理天下的重任,這時候黃巢有個個決定就是要啟用唐朝的原來的官員。

不過他不是每一個官員的都能進入新的王朝根據百姓的述,對著這些人酌情的留用。

還別說這一招還真的管用很多真正為百姓幹實事的人,都留在了大齊的中樞。

後來黃巢還是被趕出了長安,後來轉戰地方,終於在公元八百八十四年,被手下出賣,最終被殺。

趙旭在腦海裡回憶了一下這黃巢的大概的一生,倒是不失為一個英雄,這幅畫被李重進收在了這裡,一定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自己還是留著吧,萬一以後有什麼能用著呢,再說這幅畫也不帶,也可以隨身攜帶。

他不知道這還真的是引起了另一段故事,這是他現在不知道的,到那時候所有的事情就都清楚了。

趙旭又在這裡面看了看,什麼也沒有,就走了出去,他一出去就讓人把這些財物給抬出去。

現在揚州城的百姓經過這些**的搜刮已經很貧困了,這些錢正好分給他們。

反正他也不管李重進是從哪裡得到的這些錢財,他只記住一句話,那就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所以這些東西歸還給百姓是最實用的,不然放在這裡有什麼用呀是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