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平邊策(1 / 2)

當趙旭和張永德趙匡胤三人來到柴榮所在的寢宮的時候,柴榮還沒有休息,依然在看著地圖。

同時還時不時的咳嗽著,看來柴榮本來就有病,不過沒有作。

這次下毒,雖然沒有要他的命。但是可能已經種下了病根。

他也沒有想到,趙旭他們這麼快就出來這件事情的原委,他讓所有的人都出去,太監也只有張德均留下。

當趙旭當著他們四個人的面一一展示這個最原始的密碼,他們很清楚了!

密碼顯示有柴榮的行蹤!

諸如查清柴榮是否親征、柴榮的衣食起居最後一條就是伺機給柴榮下毒。

這道還不算,裡面居然出現了了後蜀的王昭遠的密令的字樣。

王昭遠何許人也,後蜀孟昶的寵臣,這就很明瞭啦。

這時候的的潛伏間諜也太次了,還署上姓名?

柴榮大怒,決意伐後蜀,但是他並沒有頭腦熱,他知道這件事要從長計議。

趙旭他們忙了半夜,這次終於可以回去休息了,第二天柴榮下令所有的大臣沒人寫一篇關於統一天下的奏章。

所有的大臣就下了早朝以後急忙回到家裡去寫策論了。

在這期間關在殿前司的結果富家公子也被他們的老爹接了回去,當然這些人好幾個都是痛改前非了。

就連紈絝的陶邴後來也做了高官,此後他兢兢業業的為大宋效力,成了一個清官。

韓偉卻是更加的記恨趙旭,以至於後來和他的父親一起被王彥生給殺掉了。

6續有大臣上奏陳述自己關於統一天下的看法,只是各不相同而已!

柴榮還沒有來得及整理這些東西,朝廷就再次生了一次大的震盪——宰相馮道因病逝世。

馮道,是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

歷經桀燕皇帝劉守光、後唐莊宗李存勖、後唐明宗李嗣源、後唐閔帝李從厚、後唐末帝李從珂、後晉高祖石敬瑭、後晉出帝石重貴、遼太宗耶律德光、後漢高祖劉知遠、後周太祖郭威,共四朝十帝。

基本上每朝都受重用,是名副其實的“官場不倒翁,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威望極高。

但是他多次換主,也會死頗受爭議從中國的傳統儒家道德來看,馮道應該為人所不齒的。

但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他們個人的命運怎樣能夠越那個環境加之於身的束縛呢?

誠然,他們個人的性格在其中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可是,後人和史書對他們的評價又將道德凌駕於歷史現實之上。

如何來看待歷史,看待這些歷史中確實曾經活生的人物,真的是一個問題,我們卻不能根據自己的意願妄加的評測

他的死讓柴榮也是極大的悲憤,命令厚葬,諡號文懿,又因為他是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東北)人追封為瀛王。

他的長子馮平恩蔭從六品的起居郎,也算對得起馮道這為有名的跳槽丞相了。

下令時任中書侍郎、平章事的李谷,加封為右僕射、集賢殿大學士,代替了馮道的職務。

這一下有事耽誤了好多天,柴榮才開始正是的處理政務。他現一個叫王樸的進獻了一份策論,引起了他的興趣。

時任比部郎中王樸進獻策文,史稱平邊策,他在策論中認為

“中原朝廷喪失吳地、蜀地、幽州、幷州,都是由於喪失了治國之道。

如今一定要先考察所以喪失土地的根本原因,然後才能知曉所以收取失地的方法。

當時喪失國土的時候,都是昏庸的君主當政,造成政事混亂,軍隊驕橫不服法制,人民日益貧困。

奸人亂黨在朝內炙手可熱,強將武夫在外面橫行霸道,勢力小的不壓制,由小變大,積微成著。

勢力大的不壓制,導致無法管轄,從而導致他們作亂篡位天下人離心離德,不肯為國效力,以致有吳、蜀獨立建國,和幽州、幷州割據局面的出現。”

看到這裡的時候是深以為然,自己大周的太祖怎麼建立的大周,還不是,依靠武力嗎?看來必須要限制武人的勢力了。

王樸的策論又接著寫道

“所以,平定天下的策略就是反唐、晉之道而行之先要納賢罷奸清理政治。

要任用才能出眾的人,施恩惠講信用團結人心。罷黜那些只會溜鬚怕馬的小人,這就是親賢遠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