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得勝 回京(1 / 2)

王景他們在韓通還沒有到來的時候就把鳳州城給拿下了,他們一面整頓鳳州的防務,一面給柴榮去捷報的奏章。

同時還夾帶著後蜀的求和使者,摺尺後蜀是真的害怕了額,立刻想鳳州派出了求和的使臣。

王景他們那裡敢做主,就立刻飛奏朝廷,請朝廷定奪,當然裡面還有請功的奏章。

這時候的人還是比較的有骨氣的,比方說這次西征,主將是王景,但是按照戰功最大的卻是趙匡胤父子兩人。

王景嫉妒是嫉妒,但是卻如實的把趙匡胤父子的功勞上報。他的一名心腹勸說王景,能不能把趙氏父子的功勞分到王景自己頭上點呢?

被王景給訓斥了一頓,那樣做還是我王景嗎,那樣天下人會怎麼看我王景?

心腹又說了,這點沒有什麼趙氏父子立下這麼多功勞,他們自己也是記不清,沒事的。

況且大人是掌管記功簿的,又沒有人知道。

王景大怒,你知道揚震的四知嗎?心腹默默退下。

揚震是東漢的一代名臣呢個,一生中舉茂才(也就是秀才,為了避漢光武帝劉秀的諱)。

曾經多次升遷,最後官至荊州刺史、東萊太守,不過最著名的還是他的四知。

說的是揚震在上任的途中,路過一耳光小縣城名叫昌邑縣,這個昌邑的縣令叫王密。

王密擔任縣令就是揚震推薦的,王密一聽說自己的恩人來了十分的高興。

於是夜裡就懷揣著十餘金,來驛館見揚震,要把這十餘金送給揚震。

可是揚震拒不接受,王密還以為他怕人知道,於是就說大人這個時間是沒有人知道的。

當時揚震就厲聲呵斥神知、鬼知、你知、我知,怎麼說沒人知道呢?”王密羞愧的退下了。

後來人們就用這件事來形容一個人正直,王景說這一番話就是告訴心腹我老王才不是那樣的人。

柴榮聽說之後對王景是更加的敬重,大讚王景果然是忠厚的長者。

再說柴榮接到王景的奏章對大周的大勝很是滿意,同時也看到了後蜀請和的訊息。

最後他決定讓王景的軍隊原地駐守,不得擅自出動,讓後蜀請和的使臣進汴京。

與此同時,更是讓趙匡胤父子回京,趙匡胤父子帶的是禁軍,是皇帝的親軍,當然是要回汴京的,王景也是要求回京。

趙旭遞給傳旨的小太監一塊金字,小太監頓時喜笑顏開。把他知道的都說出來了。

原來柴榮讓他們回京受賞,但是西征的軍隊所有的將領不可能都去,只有讓主帥回去。

當然在西征軍的大營裡面,到處都是吆喝聲,因為今晚是慶功宴,也是王景給趙氏父子他們餞行。

誰實話,王景十分的羨慕趙匡胤,年輕,身手皇帝的信任不說,還有一個出色的兒子,任誰都羨慕。

明眼人都知道,這個年輕的趙旭一定是大周未來政壇上的一顆耀眼的新星。

可惜,他們失算了,他豈止是後周的新星,他將會是大宋的第一太子,不僅是大宋的第一位太子,更是大宋第一齣名的太子。

王景雖然很看重趙旭,卻還是沒有看到他會有更遠大的前途,想到這裡王景走過來,舉起酒杯

“趙大人,你明天就要回京了,咱們都是粗人,以前我有什麼得罪的,老哥像你賠罪,都在這酒裡了。”

“王大人,說笑了,趙某年輕氣盛,還要多蒙王大人提點。”趙匡胤也是很會拍馬屁。

要不然也不會和那麼多人的關係那麼好,這也是他的一大長處。趙旭也是過來和老爹一塊給王景敬酒。

整個軍營氣氛是相當的熱烈,眾人是喝的不亦樂乎。第二天在向訓等眾將的目送下,王景、趙匡胤和趙旭他們起程回京了。

在距離汴京城的西北十里的地方,到處都是人,禁衛軍緊緊的阻擋想要擠向前的群眾。

在道路的中間最前面的是一個身穿黃色華服的中年人,他在望著遠方,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對他就是大周天子柴榮,今天他知道西征軍的代表回來,他特意出迎十里,以示恩寵。

朝中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員都被要求前來迎接,這不柴榮一邊在等,一邊派人到前方去檢視。

很快去前方檢視訊息的人,回來了,翻身下馬

“啟奏皇上,王大人,趙大人他們在前方不足五里的地方,快要來到這裡了。”

柴榮聽到這裡,立刻大笑

“快,奏起禮樂,歡迎朕的功臣,歡迎我周國的功臣。”說完周圍漸漸的想起了歡快的禮樂。

趙旭他們還奇怪怎麼有禮樂呢,這時候一傳令兵來到,報告說陛下就在前面,帶領眾大臣在迎接他們。

王景他們一聽,頓時覺得,身體都輕飄飄的,皇帝出迎十里這是臣子的榮耀,古今也沒有幾個將軍有如此榮譽。

他們能不高興嗎?趙匡胤對著身後的禁軍士兵大喊

“弟兄們聽說了嗎?陛下正在前面等著我們呢,大家加快行軍的步伐,去拜見陛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