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槐人鬼俑(1 / 2)

毫無疑問,這個木人,就是用之前那塊槐木的根瘤製成的。

和其他的匠器不同,我對於雕刻似乎有著一種自內心的鐘愛,從四歲開始,便已經開始在爺爺的教導下,開始用刻刀雕刻各種各樣的人物花鳥。

這種鍾愛一直持續到了現在,不僅沒有半點的消減,反而隨著時間的積累越變越濃。

中國古代曾經流傳過這樣的一句話,叫做窮文富武,窮畫富雕。

這句話的大致意思,便是說對於窮人來說,學文是很容易的,因為先,他只需要一個人智商正常,能夠有著恆久的毅力,便可以日日精進。

但是學武就不同,對於吃喝,體質,乃至於兵器的要求,都是相當的嚴格,而想要請到教導其學習武藝的名師,更是要耗費巨資。

說白了,一個好的武功大師,那根本就是用錢堆出來的。

黃飛鴻如果沒有寶芝林的家底,霍元甲如果沒有靜海的買賣家底作支撐,葉問的老爹,如果不是佛山出了名的富商,恐怕這些武林奇才,早就已經淹沒在了茫茫的人流之間。

這個道理,放在藝術的上面,也是完全的通用。

學畫容易,素描畫,甚至於只要一根鉛筆,幾張白紙,便可以作為其繪畫的工具。

但是雕刻,卻和學武一樣,對於金錢的要求,已經基本到了苛刻的程度。

由於木料本身堅硬的關係,刻刀都必須選用材質最為堅硬的進口不鏽鋼才行,而木料本身,也是相當昂貴的耗材,即便最普通不過的黃楊木,一噸料也要兩三千才行。

如果按照這樣來說,木雕這種高大上的事業,原本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出現在我這個農村出身的大學生的身上。

不過最為幸運的,是我出身於木匠世家,爺爺生前,是遠近聞名的老木匠,誰家有什麼木匠活,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爺爺。

在爺爺還活著的那個年代,人們要做的活,往往都是包料,只要爺爺出工即可。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送到家裡的那些木料,自然成了我練手用的絕佳工具。

自從六歲開始,不管是送到家裡要爺爺打的棺材,還是箱床,木櫃,上面的花紋,都是我負責進行雕刻的。

而對於窮人來說,鼠李這種遍地可見的樹木,無疑是練手的最佳材料。

我家的附近便是燕山的支脈,叫做亂石山,山上樹木叢生,只要細心的尋找,便不難現深藏在山坡上的鼠李根。

鼠李的植株並不高,裡面包含大黃素,因此,有著巨大的經濟價值,可以完全的人工進行培育。

這且不說,這種植物對於生長的環境要求相當的簡單,因此,野生的植株幾乎隨地可見。

對於我們這些喜歡玩木頭的人來說,鼠李,就是我們口中的麻梨疙瘩,用來雕刻菸斗,製造各種各樣手玩玩具的絕佳材料。

為了滿足我對雕刻的強烈興趣,爺爺在我上學前班的前半年,便開始每天帶我上山去挖麻梨疙瘩,一起拿回家放在房頂晾乾。

等到將這些麻梨疙瘩晾乾的時候,爺爺就會耐心的教我如何辨識麻梨疙瘩的形狀,並且因形就勢,將其雕刻成適當的雕品。

也正因為如此,不過短短的一年時間內,我們村裡所有老人手裡的老菸袋幾乎換了個遍。

說句不謙虛的話,他們任何人只要拿出手中的菸袋,那就絕對是一件做工絕妙,上面佈滿各種紋路和壁畫的絕美藝術品。

隨著我一年年的長大,這些老人們手裡的菸袋鍋,也在不斷的更著新,換著代,上面的圖案越來越精美,形狀也是越來越惟妙惟肖。

曾經有一位本家的大哥,常年在北京打工,一次,偶然的拿著我給他做的菸袋去了潘家園,才到了那邊,立刻就被人圍上,非要用三百塊錢買下他手裡的菸袋。

這位大哥也算是實誠人,礙於和我的情面,起初說啥也不肯出手,但是,最終還是熬不住那些人的熱情,以及逐漸哄抬的價格,最終將那菸袋鍋換成了五張嶄新的大紅票子。

我記得清清楚楚,那是一個鬧海金蟾形狀的菸斗。

眾所周知,金蟾有三足,兩隻前腿完美的蜷縮在前方,一條拖後的單腿是菸斗的柄,出煙口,就放在了金蟾大張的嘴裡,不管是論設計,還是論雕工,都可以說得上是精美絕倫。

那樣的東西都可以雕刻出來,只是簡單的雕刻一個人偶,對我來說,那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事實上,這隻人偶從最初的材料打磨,到最後的成型,我不過才花費了不到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而已。

仔細的看,那絕對是一個大美人,瓜子臉,尖下頦,一頭烏高高的挽起,身形婀娜有致,腰肢纖細柔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