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智障(1 / 2)

小說:嫡嬌小說大全 作者:南鳶北舞

“皇上,臣以為韃國在議和間做下偷襲之事乃是無信的小人,我大雍就該揮軍直下!以護國威!”

“皇上,臣以為要再三思。長久的征戰會令國庫消耗,並且韃國如今還屬寒冬期,對進攻的我方來說要耗費比以前多一倍的精力,此事還得從長計議才是。”

“皇上……”

一封戰報,滿朝文武便開始提出各種想法,不過片刻功夫就你一句我一句。

征戰與觀望間形成兩派,爭論不休。

皇帝高高坐在龍椅上,滿耳的臣以為…臣以為,像是一百隻蒼蠅就在耳邊繞,煩不勝煩。

每次議事這些大臣就像變身潑婦吵架,都認為自己有理,要用一切舉證去壓倒對方讓對方無話可說。

“別你以為他以為的!”皇帝實在頭都疼了,一拍龍椅沉聲制止。“只用一張嘴以為,你們倒是告訴朕戰與不戰都要拿什麼章程!朕可不想到最後不管戰或不戰,然後還得再給你們時間去拿章程!”

皇帝有怒的預兆,還爭得面紅耳赤的眾大臣立即閉了嘴,都垂手站在自己位置不說話,彷彿方才他們沒有過任何爭執。

又來了。

皇帝看著一群見不對立即就裝死的大臣,直皺眉。“兵部尚書,你來說!”

被點名的兵部尚書出列,一臉猶豫不決。“皇上,臣……臣以為…”

又是以為,你倒是說啊!皇帝被他吞吞吐吐的樣急得上火,剛才他不是還慫恿下屬和左相吵得厲害?!

“皇上,臣以為朝廷如今要的是先弄清楚被襲擊的城填有多少百姓受難,先安撫百姓。”林老太爺突然出列。稟道。

皇帝聽得眼一亮,“那你是認為進還是守。”

林老太爺面色淡然,“是進是守自然都有在邊界的武肅侯,戰場瞬息萬變,我們遠在京城未必能看清全域性。”

“照輔國之言是要武肅侯任意做決策了?!西北是大雍的疆土,驍羽軍也是大雍的軍隊,如何能只讓領軍之人說進就進。說退就退?!”左相呂明站前一步。話中帶著頗深的意味。

眾臣聽得都臉色都一滯,皇帝目光也沉了下去,所有人同一時間也想到了他話中功高蓋主的暗喻。

林老太爺冷哼一聲。心想你家主人都還老神在在的,你倒是先跳出來見誰咬誰!

“那按左相方才的意思,是要戰了?!”林老太爺心底罵過後,繼續道“戰也成啊。你掏錢?你知道一個士兵每日要撥多少銀錢,你知道一匹戰馬每日要吃多少糧草。你知道每日戰場上要折損多少兵器、防具,你又知不知道深入到韃國中心要先破多少城池,這些你究竟知不知道?!”

“如果左相知道這些仍主戰,那老夫只能說一聲佩服。再送左相一句,要麼掏錢,要麼你行你上!”

林老太爺話落。還撇他一眼,心想這種人放在他那就叫智障!

兵部聽得這一翻言論。心底才叫是佩服林太老爺,也是叫他這兵部尚書汗顏,折損兵器防具的數他都估不過來,更別說一路要破的大小城池。果然皇帝偏疼的林輔國是真有兩把刷子的。

呂明被噎得滿面通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剛才被壓著主守的一眾大臣紛紛抬高了下巴,彷彿贏了一仗似的。

睿王不動聲色許久,見已方人想潑水不成反倒惹一身騷,想了想仍默不作聲,曹牧之亦然。

他們此時說話,不管說什麼都不討好,反正風頭是又給那隻老狐狸搶了。

皇帝聽得頻頻點頭,繼續征戰真是勞民傷財,他才剛登基不過三年就大興戰事定然會再引得一陣動盪。好不容易收了大雍的民心,不能隨便就讓有動搖的機會。

“朕的想法是再等上幾日,武肅侯久經沙場朕也信他,如今韃國三皇子還在我大雍皇宮內,朕不相信他們真就於他不顧。”如若那韃國國王真不顧這極得民心的皇子,屆時他自有辦法先讓韃國內部有動盪!

皇帝已有了計較,主戰的人又被林老太爺噎得沒有任何反駁之地,眾大臣自然都極有眼色的附議。

早朝散去,林老太爺與兵部尚書、睿王都被再傳召到御書房。

路上,睿王對林老太爺面上都是禮讓三分,並一副佩服的模樣道“林輔國真不愧是父皇曾誇過的能臣,看事情比任何人都要透徹一分。”

“王爺所指是?”林老太爺側頭看他一眼。

睿王笑笑,“當然是對輔國所涉面之廣。”

“哦,王爺是說我問左相的那些問題啊?”林老太爺也跟著笑,那笑意味不明。“我就是那一問,哪裡知道這麼多,那不都是兵部的事?”

一旁的兵部尚書險些腳下趔趄摔倒。

這話是指他並不知道這些答案,只是用來坑問人的?!

睿王臉上的笑這瞬也僵住了,好半會都沒有反應過來,林老太爺哈哈大笑先行了幾步進了御書房。睿王也是智障,鬼才能算出來每戰折損,大戰小戰損耗不同輸贏不定,上哪算去!

皇帝叫了三人過去問的只是如今戶部所能活動的銀錢,還有兵部的經費等問題,至於睿王全屬皇帝為先前的懷疑感到內疚才給梢上以示重視。

回過話林老太爺腳步不停便回了戶部看了帳確認,再又躲工部一下午寫寫畫畫。

睿王午間留在了太后宮裡用飯,李太后看著兄弟兩前來,面上都要笑開花,先前的擔憂都全部放下。

她的長子還是有分寸有情宜的,兄弟倆和睦相互扶持才是正道,也不是哪些該些的人挑得她二子被長子關了那麼久,真真是該死。

太后心理活動頻頻面上卻是一點也不顯,慈愛的看著兄弟倆讓倆人多吃菜。還給皇帝搛了幾次的菜,睿王也跟著做,一家人倒是顯得溫馨融樂。

飯後,太后抿了口茶說起四月萬壽節的事。“皇帝,你對寧王要回京祝壽的怎麼看?”

“寧王有近四年沒有回京,朕倒覺得回來小住也無妨。”皇帝擱下描金茶碗,敲了敲桌道。

言下之意。是有想探寧王的底。畢竟四年不見,他再是對寧王有防範暗中監視也不如一見更能現什麼。

睿王也道“兒臣同意皇兄所言,許久未見二皇兄了。聽說他所在的封地富庶,如今又戰事當前他回京住住是不錯的。”

太后聽著兩個兒子的意思,沉吟一下會。“既然你們兄弟都有此意,那便讓他回來吧。只是哀家還是得提醒一句,防人之心不可無!”

若不是當年先皇早早將這二皇子打到封地去。如今哪還用得著對他防備,早就在地下伺候先皇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