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永珍》的廣告

小說:空山瘋語4 作者:孔慶東

《永珍》是上海淪陷期間最有名也最有代表性的一份通俗文學期刊,從中的確可以看出上海社會的人間“永珍”,這一點在它所登載的廣告上也很有幾分表現。

《永珍》的廣告五花八門,涉及到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各個方面。經常登載的有香菸、布匹、呢絨、醫藥、補藥、療養、醬油、味精、麥乳精、藥皂、煤球、鉛筆、張裕葡萄酒、八折售書、跑馬彩票及電影廣告等。從這些廣告,可以隱約想象到當時市民日常生活的基本模式。

香菸廣告在今天是被禁止的,而在那時卻佔據很突出的地位,版面設計和廣告用語都很講究。這是因為“香菸”在那時是一種“現代文明”的標誌。廣告畫面上的吸菸者均為風度翩翩的紳士或姿態優雅的美人,而且煙霧往往被特意渲染,頗富詩意,讓人想起郭沫若高聲讚美大煙囪裡冒出的朵朵黑雲。另一方面,廣告所宣傳的香菸均為國產,隱隱有一點與洋菸相抗衡的民族工業意味。

現在許多報刊上告誡人們要少用乃至不用味精,而那時的廣告語卻視味精有如仙丹,彷彿一加“味之素”,木頭也會變雞塊一般。讓人想起今日電視上的“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

各種藥物和補養品的廣告商業味甚濃,有時帶一點暗示的挑逗,反映出社會生活頹靡的一面。至於布匹、呢絨等,多是強調結實耐用,顯然是針對普通工薪階層的。煤球廣告今日看來似乎“土氣”,而在那時,相對於炭火盆來說,煤球爐的時髦程度也許不亞於今日的電暖器。

《永珍》上曾有電影《家》的廣告,號稱是:“十大導演集體合作,四十位大明星聯合主演。”好一副“巨片”口吻。

用電影明星做廣告,那時也有了。比如有一種“銀星”香皂,就專門請大名鼎鼎的影星顧蘭君親筆簽名推薦。若在今日電視時代,她一定會冰綃半掩,回眸一笑說:“我只用銀星!”

《永珍》也給自己做廣告,標榜說:“圖文精美,集合全國名作家之著作。”這倒也不算太吹牛,《永珍》的質量確乎是上乘的。

《永珍》也幫其他報刊做一點宣傳,如有一次為《力報》廣告說最近添載馮蘅的《大學教授》,系《大學皇后》的姊妹篇。報刊之間互為宣傳,今曰亦然。

很有趣味的是一種文人賣字賣畫的廣告。例如有一則為:“孫了紅畫,陳蝶衣書,鬻扇,五十頁為限,每頁五十元,扇面自備,二星期交件。”孫了紅、陳蝶衣均為著名作家,但卻以此方式“創收”,可見他們生活條件很不如意。後來果然孫了紅貧病交加,《永珍》為他募捐,還舉行了電影明星照片義賣來為其付醫藥費。

《永珍》發廣告從文字到圖畫都十分講究,透過今日微黃的紙頁似可看見當年的繁華。它的銷售量很大,“讀者不僅遍於知識階級層,同時在街頭的販夫走卒們手裡,也常常可以發現《永珍》的蹤跡”。讀者勞累一天,手執《永珍》燈下消遣,那味道就如當今晚間看電視一樣。只是電視中的廣告你不看也得看,常常反客為主,至於談到語言的規範、畫面的雅緻,那就更不如《永珍》了。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後文字時代”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