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婦猛於虎《江城》與《馬介甫》的藝術表現

小說:空山瘋語4 作者:孔慶東

通觀一部《聊齋志異》,我覺出蒲翁生平有四大恨:昏官,賭徒,酒鬼,焊婦。筆涉之處,無不盡情刺謔。其中對悍婦的刻畫,尤以《江城》和《馬介甫》淋漓盡致,入骨三分。這兩篇以現實描繪為主的直綴式結構的作品,在藝術表現上有許多可以相互映襯之所,共同代表了蒲松齡對“懼內,天下之通病也”(未注引文皆出自該兩篇作品)這一社會現象的思想認識和藝術把握。

無婦不成家,然有婦而焊,實家之大不幸,“如附骨之疽,其毒尤慘”,何況“天下賢婦十之一,悍婦十之九”,真是“家家床頭有個夜叉在”(引自《夜叉國》)。蒲松齡基於現實生活的深切感受,以如刃之筆,首先雕出了兩個呼之欲出的母夜叉形象——江城和尹氏(《馬介甫》)。有焊婦必有懦夫,她們的丈夫高蕃和楊萬石的形象也被描寫得栩栩如生。焊、懦對照,羊馴虎威,“第陰教之旗幟日立,遂乾綱之體統無存”,一幕幕家庭悲劇電曳雷吼,如在目前。

尹氏和江城作為焊婦的共同點就是在家裡橫行霸道,逞妒專房,以丈夫為奴僕,肆意欺凌,進而虐待姑嫜,唯哮廳堂,以至於六親不認,恃潑使狂。但二人的性格表現又是各有側重的。尹氏主要突出其殘暴。“尊長細弱,橫被摧殘”。她對“年六十餘而鰥”的公公“以齒奴隸數”,根本不當人看。見公公穿上馬介甫贈給的袍服,“倍益烈怒”,揮刀“即就翁身條條割裂,批頰而摘翁髭”,後來逼得老翁忍無可忍,“宵遁,至河南,隸道士籍”。這樣窮兇極惡的逆媳,直到今天還具有深刻的典型意義。她對自己的丈夫楊萬石,“少迕之,輒以鞭撻從事”,“喚萬石跪受巾幗,操鞭逐出”,毫無恩愛。當楊為了討好她,說出日前“巨人懲婦”的真相時,尹氏居然大發雌威,置楊“長跪床下”而不顧,並說“欲得我恕,須以刀畫汝心頭如干數,此恨始消”,說著就“起捉廚刀”,真是兇蠻之極。她對楊萬石之妾王氏更是暴掠無已,親手打得王氏墮胎。對叔弟楊萬鍾亦毫無叔嫂之情,逼其遺孀改嫁。種種殘行惡跡,臭名遠揚,致使後來“家產漸盡”之時,“近村相戒,無以舍舍萬石。尹氏兄弟,怒婦所為,亦絕拒之”。透過這一系列描寫,活畫出一個村劣惡蠻的潑婦形象。楊萬石則是其再妙不過的配角,毫無自我尊嚴,疲軟不堪,甚至奴顏媚骨。“四十無子,納妾王,旦夕不敢通一語”,王氏被尹氏毆打流產後,楊萬石只能“於無人處,對馬(介甫)哀啼”。最精彩的是,當他在馬介甫的激勵下,“負氣疾行,奔而入”,要去休掉尹氏時,“適與婦遇,叱問:‘何為?’萬石惶遽失色,以手據地曰:‘馬生教餘出婦’”。真是奴態畢現,令人想起魯迅在《聰明人、傻子和奴才》一文中所寫的那個出賣幫助自己的朋友以向主子邀寵的奴才。他奴氣入骨,雖飲了馬介甫的“丈夫再造散”,不過逞片刻之雄威,尹氏“久覺黔驢無技,漸狎、漸嘲、漸罵,居無何,舊態全作矣”。蒲松齡對捍婦的憎惡,透過反面映襯,也有一部分化作了對楊萬石這般“誨悍”的懦夫的鄙夷和嘲弄。形象本身反映出作者的立意,這是蒲的一貫手法。

與尹氏的殘暴不同,江城主要突出其陰險。在她與高蕃互拋紅巾示情的一段中,就已顯出聰敏狡黠。當得知丈夫與妓女李雲娘幽會時,她不是打上門去,而是冒充李前去相會,令丈夫無地自容,然後再“摘耳提歸,以針剌兩股殆遍,乃臥以下床,醒則罵之”。更為絕妙的是化裝成美少年,跟蹤高蕃入酒肆,看到高與名妓芳蘭色授魂與之態,遂召回高蕃,“伏受鞭撲”。她疑心高與婢女私通,竟然“以繡剪剪腹間肉互補”,毒辣之極!當丈夫與同窗偶飲相謔之時,江城“暗以巴豆投湯中而進之”,還有“每以白足踏餅塵土中,叱生摭食之”。如是種種,深刻而細緻地寫出了一個具有變態心理的胭脂虎的形象。與她相配的高蕃也與楊萬石有所不同,他對婭兄說:“我之畏,畏其美也。”他雖在江城面前戰戰兢兢,畏若虎狼,甚至江城“偶假以顏色”之時,“枕蓆之上,_震懾不能為人%但多少有些陽奉陰違,還曾經休過江城。對江主要不是奴對主,而是“如犴狴中人,仰獄吏之尊也”。這充分反映出蒲松齡對人物性格的精確把握,是其藝術表現成功的一大法寶。

在性格的生動性和流動性方面,《江城》要較《馬介甫》更為出色。後者附以相當於小說本身三分之一篇幅的《妙音經續言》,不免有為文構事之嫌。而前者詳細描寫了江城由一個恃愛嬌嗔的少女,發展到一個潑焊冷酷的習婦的過程。客觀上也透露出一些焊婦產生的社會原因,如“家無半間屋,南北流寓,何足匹配”,貧賤地位激起廣大婦女的反抗心理,一旦有所怙恃,便向夫家施以強烈的報復。但滿腹農民意識的蒲松齡沒有對此進行深掘,而是歸於“前世冤業”,以宗教迷信色彩的神話化手段處理。尹氏被狐仙馬介甫幾次懲治,最終“依群乞以食”;江城“原靜業和尚所養長生鼠”,經菩薩化身“清水一灑”,立刻“若更肺腑”,痛改前非。這種對現實醜惡雖恨而又無可奈何,藉助超現實的理想來解決的方式,表現出蒲松齡受儒、佛影響所具有的“勸悔戒恣”的思想。這種思想、決定了他在藝術表現上把卓絕的現實刻畫與奇妙的神異幻想相結合。他寫昏官賭徒酒鬼多用構思精巧的寓意之作,而寫焊婦卻用現實筆法層層揭露,有如多人一事的開發性戲劇結構,並以懲虐揚善結局。既宣揚了“人生業果,飲啄必報”,又滿腔熱情地“願此幾章貝葉文,灑為一滴楊枝水!”

(此文先後投往兩家婦女雜誌,均被迅速退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