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天下之勢

小說:大安定遠王 作者:望天外

辰乾宮御書房裡,順天知府張萬寧正在通秉查案的最新結果,而平慶帝依舊很穩的坐在龍椅上,也不看他一眼,好似根本沒有聽到一樣。

“啟稟皇上,臣基本已經查清楚了羅家一案,作案的有四人,分別是是東息縣知縣的兒子謝東崇、東息縣的典史的兒子尹啟銘,還有千牡縣知縣兒子徐侖、以及泰和商行大掌櫃的兒子卞方,臣查問了周邊的百姓,方才知道這四人之前已經犯下了不少的罪名,可最終都是被打壓了下去,皇上臣該死,順天府治下兩縣竟出如此惡人,臣實在是失察!”張萬寧也沒有想到,這件事情還真扯出來不少官面上的事情,這東息縣和千牡縣都是在順天府的治下,整個京城的兩個附郭的縣城,分管了東西兩城,以及城外的幾個小鎮村落。

“你自己說說怎麼辦?治下竟然出現這麼猖獗的惡人,為什麼沒人到順天府告狀?為什麼就沒人敢來成天門告御狀呢?朕才知道,之前的說的太輕了,你說說該怎麼辦?”平慶帝也是真的怒了,拿著手裡的奏摺就扔在了御桌上,一旁的戴忠此時也是低著頭看著自己的鞋尖,不敢有絲毫的動作。

張萬寧用袖子擦了擦汗水“皇上,臣萬死莫辭,臣覺得應該查一查這兩縣的官員以及胥吏衙差,天子腳下竟然沒有百姓敢告狀,這是前幾朝都從未見過的情景!”趕緊先認罪,然後提出了建議。

“把吳惟給朕叫來!”平慶帝揮了揮手,然後再看了看張萬寧“罰你半年俸祿,降半級留用,禮部的事情你就先別管了,好好自查一下府衙的衙差,幾個小小的衙內竟然敢在京城隻手遮天了?還不快去?”平慶帝沒有想到會如此憤怒,揮手趕緊讓張萬寧走了,此時,張府尹也是滿頭大汗地趕緊溜了,這些處罰其實平慶帝是從輕落了,如果被輔政閣的幾位閣老知道,估計這京城也是待不下去。

不一會,素寧衛節度使吳惟走了進來,“臣吳惟拜見皇上,不知皇上急召臣來,是否出了什麼事?”這吳惟是朝廷大員,也是平慶帝最看中的幾人之一,不然也不會是素寧衛的節度使了,這吳惟看上去也是五十歲的樣子,雖身穿著代表著一品武官的衣服,卻也顯得身姿挺拔像個將軍。

“吳卿先看看這份奏摺吧!”說著遞給了戴忠,戴忠這會才敢抬起頭接過了奏摺又走向了吳惟,將奏摺給了他,這吳惟看了之後,也是眉頭大皺,“皇上,依臣看來,這京城一府兩縣之中,怕是有很多見不得光的事了,臣看這奏摺是順天府知府張萬寧上書的,臣覺得這張萬寧不至於如此,看來是底下人在作祟吧!”

“不管如何,朕只看結果,素寧衛就算把這三個衙門給朕翻過來,朕也要看看這腐爛的衙門裡到底還有多少見不得光的事,慢慢查,別打草驚蛇,一件一件地,仔仔細細地給朕查!”平慶帝怒不可遏地說著,他實在沒想到,這還僅僅是幾個衙內,這還是天子腳下,御史臺、都察院竟然絲毫沒有察覺,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京城看似平靜的下面竟然是血染江山,自己身為皇帝,竟然毫不知情。

“查,還有各省各府,都給朕好好看看!去吧。”平慶帝自登基以來,還是第一次覺得,有事情讓自己覺得心涼,吳惟恭敬的回了話,趕緊去了,看來這京城又要風起了嗎?

“皇上,息怒,還請以龍體為重,依奴婢看來,事情可能沒有皇上您想的那麼複雜,也許就是湊巧罷了!”戴忠適時的勸解道。

“哼,朕知道太多人喜歡安穩的日子了,竟然越來越放肆了,看來很多人是忘記了自己讀的聖賢書了,忘記了自己作為臣子該做的事情了,朕還沒老到昏庸,他們就敢如此行事!”平慶帝尤不甘心的說了一堆話,戴忠聽後不知道該不該接話,只能安慰道

“皇上,您現在可是千秋鼎盛的時期,這大安可還得靠皇上去治理呢,不過幾個宵小,過幾日,就全給貶到最南邊去!”

“你這老貨,還是懂朕的心思啊,罷了,不要安慰朕了,這些人不值當!”平慶帝說著又拿起另一份奏摺看了起來,大殿中又恢復到了平靜的時候……

……

而楚王府的書房裡,藍承羨同樣聽著羅少成在說著大安的天下大勢。

“王爺,並不是小生妄言,現在的大安真的處在了風雨飄搖的時候了,不說朝政如何,這些我們都看不到,就說最南方有著夷人的侵擾,這嶺南都督府每年的軍費開資不知道花費多少,再說嶺南地廣人稀,土地貧瘠,每年能收回的稅收又能有多少?”

羅少成停頓了一會,喝了一口茶後又繼續說了起來,“東南沿海的海寇一直是本朝的大患,他們荼毒沿岸的百姓,朝廷每年在這上面的花費也不知凡幾啊,再說北邊,也就是林東一帶,後定的餘孽慢慢的又回來了,大安每年往林東輸送的物資人口也不知道多少,西北方就更不用說了!吐蕃一直在這些地方作祟,西南還好點,但是土司們抱團,讓朝廷無暇管理,多數情況也是鞭長莫及,預設讓他們自理罷了。”這羅少成輕聲地說著,但口語的字詞卻顯得尤為重要。

“先生,這個恐怕前幾朝也是有的吧,誰還沒幾個惡鄰居呢?”藍承羨倒覺得這些都無妨,只要大安朝廷在,這些勢力也就成不了什麼大事,只是聽到嶺南竟然有了夷人,讓藍承羨覺得新鮮,有機會得見一見。

“這些確實是大國所面對的常態,可壞就壞在朝廷諸公似乎都不太重視,要麼就是那裡需要援助了,就多幫一下,長此以往,朝廷非得被拖累下去!”羅少成搖了搖頭說道。

“不說這些,王爺可是經歷過我羅家事件的,天子腳下,善之地,天下所有城池的榜樣,竟然被人給瞞天過海了,說句不中聽的話,估計當今皇上也怕是不知的!”羅少成接著說道。

“真的這麼嚴重了麼?”藍承羨上一世做為一個學了不少歷史知識的人,自然明白,如果一個朝廷的政令出不了京城,那真的是王朝末年了吧!

“不至於多嚴重,但就看皇上怎麼看待了,吏治腐敗一直都是各朝各代存在的問題,就看當朝的怎麼處理了?”羅少成侃侃而談。

藍承羨聽了這些之後,才明白,大安朝看似平穩盛世的情景,似乎竟然有點烈火澆油的意味,各處的隱患還在潛伏,如果爆,那真的會讓皇族轉瞬間改名!

“再說說王爺說的祖制吧,太祖皇帝確實是想的周到,自古以來皇室宗親就是百姓頭上的壓迫者,但是宗室的人也大多明白,朝廷越安穩,自己的日子過得越舒服,到了該出手幫忙的時候,這些皇室宗親就成了最後的保障,太祖皇帝顯然考慮到了這一條,但可能想到的還是更多的宗室多是欺壓百姓,宗室府上的爵祿也會慢慢的拖累朝政。”羅少成看了看窗外,此時正直盛夏,不過好在這王府設計的還不錯,夏天屋內竟然不覺得悶熱。

又轉頭看向藍承羨,見少年似乎在考慮著什麼,繼續說道“但是太祖皇帝顯然沒有想到,士人大多數覺得,這江山是藍氏皇族的,哪怕就算改朝換代了,他們只是換一個效忠的皇族,哪會管天下百姓的興亡,而且跟隨著太祖太宗皇帝而去的,還有許多勇將名臣,經過景儀兩朝,至今還能剩下的要不是耄耋老矣,要不就是已入黃土了,這各省各府的官員多數也是越來越多的是在意自己的家族後輩,王爺,你是不知道,鄉下的一寒門子弟想考取功名有多難!”羅少成說完,似乎也陷入了沉思。

“啊?難道科舉取士,掄才大典他們……竟然也敢操控?”藍承羨總算的明白過來了,但聽到這裡,這是古代寒門唯一魚躍龍門的途徑,都要被堵上就嗎?難道又要重返世家大族的時代?

“現在還不至於,科舉至今已經有著完善的規制和一級一級的遞進,但架不住這中間的滔天利益,以後就很難說了,再說素寧衛的人也是普通人,在世上哪能會沒有人情往來,看似是皇上身邊親軍,可天高皇帝遠,很難說會做出什麼事情來啊!”

聽完羅少成所講,藍承羨方才知道,素寧衛看似是一個獨立的機構,但辦事的人,分散在各省各府各地,難免會有人生出別的心思,做官不就是為了過上好日子嗎?如果當某個當地的官僚都和素寧衛的人員狼狽為奸,很難說當地的百姓能過上什麼好日子。

這不得不讓藍承羨想起了,上一世古代明朝有名的東廠來了,皇帝不放心錦衣衛,就加了個以太監為監視錦衣衛的廠督機構,後面還有西廠內廠,其實在藍承羨看來,就是皇帝疑心重,又或者怕用著不喜歡弄出來的,聽了羅少成的話,方才想到,也許這東西廠未必就是壞事,至少能保證,太監帶來的訊息是有保障的,不過越往後,這訊息來源就越不準確。

而且,太祖皇帝早就定下了,皇宮內的太監不可輕易出宮,大多數也就是採辦或者宣旨太監而已,出宮在外做官辦事的,一律不准許有,藍承羨這才覺得,這樣看來,素寧衛的作用就太重要了,如果有野心的素寧衛官員,欺騙上司,和當地的朝廷官員一丘之貉的話,朝廷上下所能聽到看到的估計都是盛世景象吧,那樣看來,大安確實是處在了風雨飄搖的時候了啊,而且這個問題很難解決,死局了嗎?

喜歡大安之王請大家收藏大安之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