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存變之秋

小說:大安定遠王 作者:望天外

交代完一切後,藍承羨此次出海剿匪的事情基本算完成了,雖然此時和藍承羨心中所想的要差上許多,可也還算是達到了藍承羨心裡的預期,而且如果杜若雲真的能做到藍承羨吩咐她的事情,以後東海海域附近,將由大安王朝說的算,當然前提是水師復建後,給與杜若雲最有力的支撐。

而給元興皇帝的解釋,自然不會提及杜若雲帶著海寇攻打縣城的事情了,只是說海寇們一心向善,心甘情願回到朝廷的治下,這事基本只有為數不多的幾人知道,藍承羨不說出來,沒有人敢說。

大約在七月初,藍承羨又一次來到了越州府,此時越州府市舶司已經恢復了之前的模樣,而因為楚親王親自帶著大兵出海剿匪,海上顯得十分的平靜,進出海的商船也變得多了起了,而後來楚親王大破海寇的訊息傳來,這些海商們自然更加高興了,最主要的是他們經過東海海域的時候,不用提心吊膽,不用再多交一份保護費了。

藍承羨乘船回到越州府碼頭時,已經有不少人在這裡夾道歡迎他們的歸來,北方戰事牽動著大安所有人的心思,而位於東南沿海的百姓,則更加關心楚親王會不會將海寇們一舉蕩平。

而接二連三的訊息傳來,楚親王先剿滅了松下大君的倭國海寇,其次就是剩下的一些分散的流寇,不過藍承羨回到越州府後,讓越州府通告附近的百姓,剩下的海寇已經被他招安為良,從此便是大安治下的百姓,不會再搶劫商船,同時還會為過往的商船提供支助,更不會再上岸肆虐沿海一帶了。

藍承羨在告示裡說道,倭國海寇們被除,才是他們要消滅的主要的海寇,他們才是罪魁禍,藍承羨不得不用這種方式,轉移大家的仇恨,至於朝廷公論,則看元興皇帝怎麼處置了,而且藍承羨已經上報了海寇們也是一些百姓組成,此前確實有些過分之處,不過從今往後便是大安良民,不會再犯事,而且在給元興皇帝密信裡,藍承羨提到杜若雲被安排為素寧衛的百戶,一定會安撫好這些海寇,同時說只要他們再敢犯上作亂,他自然還會再次出海剿滅他們,其中還有一些重刑犯藍承羨已經將他們關押了起了。

至此肆虐東南沿海一帶的海寇就此徹底的消失了,藍承羨覺得自己還算是運氣好的時候,正好趕上了海寇們育的前期,如果讓他們再這麼展下去,恐怕到時候就不是一兩個月就能處理完的大事了,就會像北邊戰事一樣,沒有幾年恐怕都很難解決。

……

而在京城的元興皇帝此刻收到藍承羨密信時,也是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此前他再三強調不讓藍承羨親自出海,可他還是去了,理由就是為了大安,他應該親自去,而且如果是其他人,藍承羨說自己不大信任,他要親自剿滅這些海寇。

此時元興皇帝接到的訊息是66續續的,從最開始的擔憂,到現在的帶給他的驚喜,元興皇帝心裡總算是舒了一口氣了,北邊戰事雖然停歇了,可後定的大軍卻還沒有退卻,兩國的邊軍在此對峙,每日的消耗十分的巨大,元興皇帝也是萬分的焦慮,如果北林府城還守不住,林東就變成了如入無人之境。

好在藍承羨在南邊帶來了重大的好訊息,第一便是肆虐沿海的海寇被消滅乾淨了,其次便是海上商道變得暢通無阻,此後按照藍承羨之前的設想,將會進行市舶稅的革新,而藍承羨準備將市舶稅改為關稅,市舶司也改為海關司,直接由輔政閣負責,這也是輔政閣名下第一個實權的司部衙門。

元興皇帝起先聽了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不過透過問詢幾位閣臣的意見,覺得市舶司換個名字,都不是問題,最主要楚親王給出的意見後面,還將給朝廷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而且直接掛在輔政閣名下,等同於六部的地位,而且不同於六部由專門的尚書管理,新的海關司將直接由輔政閣的閣臣負責管理,對於他們這些閣臣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而此前市舶司掛在戶部名下,戶部尚書陶炎生則毫無疑義的支援楚親王的提議。

元興皇帝聽了眾多閣臣的意見後,覺得此法可行,而且按照藍承羨最終的規劃,關稅的收入將不會比鹽稅收益少,這才是元興皇帝最在意的東西,一場突如其來的戰役,讓剛剛有所盈餘的國庫又變得空虛起來,此刻他才明白自己作為一個王朝的帝皇,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而且此時還要揹負著丟失城池的罵名。

作為年輕的帝皇,元興皇帝心裡很是苦惱,後定五萬大軍開撥,邊境將領無一人上報朝廷,任由人家在眼皮子底下晃動,而結果便是,邊界線往南退出了將近三百里,三個軍事重鎮隕落,數十萬士兵百姓死於後定的鐵騎之下,此事震驚天下,無數人警告朝廷,請願皇帝,不可讓大安的百姓官兵就白白死去,大安也要出兵,給這個手下敗將一個教訓,讓他們也嘗一嘗大安的厲害,收復失地的同時,打到後定的老巢去。

可只有元興皇帝和朝廷百官清楚,能堪堪守住北林府已是不易,派兵出擊,除非徵加賦稅,不然大安王朝此刻真的沒有多餘的糧草軍餉再派兵去了。

關心家國大事的人,背後自然會罵一罵當權者了,元興皇帝自然也在類,後定狼子野心,可朝廷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放任自流,此刻養虎為患,北邊的戰事恐怕要一直如此了,明白的都知道,能不能守住北林府,將是兩國在林東勢力的一個轉折。

大安的百姓們也沒有想到,後定的成長如此之快,不過百年的時間,當年橫行天下的鐵騎又一次出現在了天下人的眼前,而且如同以往一樣一往無前,而大安的官兵與他們差距甚大,北原行省有著優越的養馬場,大安王朝也從不缺騎馬,可相比起後定的鐵騎來說,大安的騎兵就差上了許多,很多人覺得也許是後定人天生就是馬上族人。

喜歡大安之王請大家收藏大安之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