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拜訪

小說:小說簽到大唐 作者:少聽風

臨近晚上,房遺愛躺在太師椅上搖搖晃晃地享受著貼身丫鬟的按摩。

老管家匆匆忙忙地跑來,看著自己主子閉著雙目,也就沒有叫醒他,只是站在一旁等待著。

房遺愛早就聽到並分辨出了老管家的腳步聲,他並沒有睜開眼睛,只是懶散地道“管家有什麼事嗎?”

老管家看著房遺愛的兩位丫鬟,房遺愛現老管家不說話,睜開眼睛看著老管家正看著自己的丫鬟,示意讓自己的兩個貼身丫鬟出去。

房遺愛淡淡地道“有什麼事就說吧,沒必要吞吞吐吐的。”

房遺愛並不擔心有什麼機密被聽了去,畢竟自己的幾個貼身丫鬟可是忠誠度都是滿的。

東方月和李麗婉母子聽了馬上激動異常,在古代主人的信任對於這些忠心耿耿的奴僕就是最大的獎賞,也就是兩人的忠誠度滿了,若是沒有滿,兩人的忠誠度怕是還能漲不少。

老管家看著自己主人的樣子,只能到“伯爺,嶺南耿國公的長子馮智戴來訪。”

房遺愛一愣,驚奇道“哦,他一個嶺南霸主為什麼來拜訪我一個小小的伯爵呀?”

老管家語重深長道“伯爺,如今你恐怕對自己身份的定位不太清楚,要知道你的身份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不比一些重臣的身份差了。

你可以想想,最早你是當今宰相之子,而後又在舞勺之年因功封伯爵,之後又以才華聞名長安,前一段時間又和陛下最喜愛的公主定了親,昨天又被冠以大儒之名,再加上恁現在還有財神下凡的稱號。”

房遺愛想了想,看來自己還是把自己想簡單了,自己的這些成就怕是有一項讓別人達到,就已經可以讓人驕傲一輩子了。

之後,房遺愛接過老管家遞過來的禮單,接著又把手中的禮單交給東方月,道“月兒,你給我念一下。”

東方月接過禮單道“藍田縣伯有禮,嶺南末學後進馮智戴謹奉

犀牛角十對

象牙五對

上好的珍珠一箱

虎皮十張

黃金百兩

香料一石。”

房遺愛對老管家道“你先去正堂接待,我隨後就到。”

老管家領命而去,房遺愛站起身子,兩個丫鬟心領神會地為房遺愛整理頭和著裝。

整理完畢,房遺愛帶領兩個貼身丫鬟來到正廳,馮智戴來之前還是做過一些準備的,知道房遺愛的大概的長相和一些習性。

房遺愛剛剛來到正廳,馮智戴趕緊從椅子上站起身子,行了一禮。

雖說房遺愛看起來比較年輕,但是馮智戴可不敢小看他。馮智戴在嶺南算得上是驚才絕豔了,而且權勢也可以算得上是一手遮天。

可是來到長安以後才現自己小看了天下英雄,權勢也不再起作用,自己包括自己的家族都被被嶺南之外的讀書人看作蠻夷。

房遺愛看著眼前溫潤如玉的年輕人,雖然他不知道這個年輕人來幹什麼,可是他卻知道前一段時間有人傳言馮盎擁兵自重,想要造反,李世民召馮盎入長安,他卻上書忙於平亂沒有入長安,而是派自己的長子入長安表明態度才安撫下來流言。

房遺愛詢問道“不知少公爺來房某這裡所來何事啊,有什麼事直接說,不需要拐彎抹角。”

馮智戴第一次見這樣談事情的,只能道“伯爺。智戴從小喜歡讀書,三天前聽說了伯爺的‘師說’理論,智戴感覺非常佩服,所以智戴想要拜伯爺為師,希望伯爺成全。”

房遺愛放下手中的茶杯,緩緩地道“哦,是嗎,你能喜歡就好。只是你可知道房某從來不輕易收徒弟,就是那十個學生也只是我的記名弟子而已。”

馮智戴當然知道房遺愛的規矩,趕緊跪下道“智戴真的是想要拜伯爺為師,聆聽教誨。”

房遺愛可不相信他看不出來自己不想收徒的意願,他來拜訪自己沒有其他的目的,打死房遺愛,房遺愛也不會信。

房遺愛戲謔地看著馮智戴,馮智戴看著房遺愛的眼神,彷彿被看穿了一般。

馮智戴磕了一個頭,道“伯爺實話跟你說吧,我父被人說造反,父親派我來長安表明態度你總知道吧?”

房遺愛點了點頭,這件事整個長安的貴族沒有人不知道的。

馮智戴繼續說道“如今算長安的讀書人以及官員全都對智戴避之不及,視智戴為蠻夷,所以我就想拜恁這個大儒為師,可以讓大家接受自己。當然,智戴更加想在伯爺面前聆聽教誨。”

房遺愛開始沉思,他可是知道的,馮家幾代都是忠於中原王朝的。為了嶺南的安定有很大的貢獻,誣陷他們想要造反,就是胡扯,大臣們也都明白,只是大家從內心看不起馮家,沒有人幫他們說話而已。

看著房遺愛不說話,馮智戴馬上接著道“伯爺,說實話嶺南人過得苦啊,不僅經常有瘴氣,一個不好就會失去生命,而且也很難解決掉生活所需。但是朝廷卻對嶺南施以重稅,如今嶺南已經開始有叛亂了。嶺南人需要朝廷的幫助啊!”

房遺愛道“我知道的嶺南可是非常富裕的,水稻一年可以種兩季,甚至可以種三季,而且每一季可比中原王朝的土地產量還要高。這樣算下來,你們的糧食產量可是中原王朝的三倍。”

馮智戴道“伯爺,的確,在嶺南確實有很多糧食,而且糧食多的吃不了,甚至都已經放爛了。可是嶺南除了這些就一無所有了。

我說了你可能不信,在嶺南一個製作陶器的作坊都沒有,而且中原王朝的各種東西到了嶺南也是非常貴的。”

房遺愛聽了馮智戴的話,哪裡還不知道這肯定是一些家族的手段,封鎖了技術,然後再向嶺南高價賣賣出一些物品。

房遺愛知道嶺南可是一個可待開的寶庫,那裡可是有數之不盡的海鹽,但是嶺南人沒有提純技術,海鹽是有毒的。

還有甘蔗,甘蔗可是製作糖的原料,在唐朝,糖的價格可是比鹽的價格還要高的。最貴的石蜜的價格可是有6oo文一斤,是鹽的十幾倍。

喜歡簽到在大唐請大家收藏簽到在大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