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接收山陰縣

此次項羽出征山陰原本並沒有準備帶多少人馬的,因為畢竟只是去對付一些流寇而已,不過項梁卻讓他稍微多帶一些部隊,原因是他這次前去除了剿除匪寇之外,其實還可以多做一些事情的,比如說項羽還可以想辦法將山陰縣給拿下來。

項羽聽了項梁的話之後,也重重的點了點頭,很顯然剿匪的確只能算得上是一個開胃菜,而真正的好戲還是攻城略地,對於項羽而言帶兵攻下山陰縣應該也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

山陰縣本身的駐軍其實就不多,項羽此次出征點了將近兩千人前往,其中四分之一是老兵,而其餘的四分之三都是新兵,項羽正是要藉助這一次的實戰機會去給這些新兵練練級,好好增加一點實戰的經驗,免得他們以後真正上了大規模的戰場之後會沒有多少戰鬥力。

要知道這可不是項羽平白無故的進行的擔憂,這段時間以來他作為主持這些士兵訓練的將領,將這些士兵的訓練狀態是看在眼裡的,如果平時的訓練都沒有辦法做得很好的話,真正上了戰場也不會有什麼太好的戰鬥力的。

因此在出徵之前項羽專門將這兩千人集中在一起進行了一次戰爭動員的思想工作,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讓這些士兵對於即將面對的戰場有一個心理準備,同時也是告訴他們從現在開始他們平時的訓練就不再是沒有意義的事情了,訓練的效果往往會直接關乎著他們能否從戰場之上活下來。

士兵們在項羽的嚴厲訓斥之下都紛紛低下了頭,但是隨後項羽又換了另外一種語氣,告訴士兵,只要他們在戰場上努力拼殺,努力的去建立軍功,那麼以後他項羽重新復興楚國,推翻秦帝國之後,一定會論功行賞,而你們這些出生卑微計程車兵最大的改變命運的機會便是努力的戰鬥了。

項羽的話立刻又讓手下計程車兵重新對建功立業產生了強烈的渴望,最後項羽又反覆的強調,在戰場之上一定要絕對服從上級的指揮,絕對不允許逃兵的出現,一旦現逃跑,立刻就會被軍令處死,隨後項羽又重申了一遍軍令。

在完成了這一系列的出征前的準備工作之後,項羽便帶領著兩千人的部隊出了,這兩千人之中有大概一千人是近戰的步兵,有九百人是遠弓箭手,還有一百人的騎兵部隊,不過事實上這一百人的騎兵部隊並沒有怎麼接受太嚴格的騎術訓練,所以實際戰鬥力並不是很強。

而且因為這個時代還沒有馬鞍,所以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武器能夠比較方便在馬上進行使用,不過項羽對於這支騎兵部隊卻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的,他在臨行前還專門對這些騎兵進行了一些特訓,並且準備到時候在戰場上親自帶領這支騎兵部隊去衝鋒陷陣。

項羽帶著這支兩千人的部隊從會稽縣出到山陰縣大概只有不到兩天的路程,而且此時正值秋高氣爽的時節,天氣也是以晴朗為主,他們僅僅用了一天多一點的時間就到達了山陰縣境內,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擺在項羽的面前。

事實上剿匪根本不需要派出兩千人的部隊,只需要項羽帶著這一百人的騎兵部隊只怕就能夠輕鬆的剿滅當地的流寇匪徒了,而其餘的人應該去幹什麼啦?

所以項羽決定暫時先不去管那些當地的流寇匪徒,而是徑直帶著兩千人的部隊向著山陰縣城進。

山陰縣的縣令聽聞項羽親率大軍前來剿匪,立馬早早的便出來迎接項羽的部隊,當他看到項羽本人的威猛做派之後,不由得心中一震,隱隱猜出了一些什麼,不過他的臉色很快又恢復到了平靜之中。

這個山陰縣的縣令叫李棗,也是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別的本事倒沒有什麼,就是察言觀色看人的本事很是不小,他一眼便看出項羽眉間捎帶著的陣陣殺氣,於是相當自覺的親自將縣令的官印給項羽送了過來,意思自然就是表示自己願意將這山陰縣城贈送給項羽。

項羽見這個人倒也聰明,便沒有再進一步為難他,隨便說了幾句便將他給打法走了,其實項羽對於這樣的人並不是很喜歡,但是對方既然主動的將這山陰縣給讓了出來,那麼便也不太好去問難他了,便對他說等到這次剿匪結束之後會給他安排一個適合他的職位的。

本來項羽只是隨口說說而已的,不過這個李棗倒是聽了進去,真當了一回事了,不過那些都是後話了,我們在這兒暫且不表。

項羽將大部分的軍隊都暫時駐紮在了山陰縣城之中,同時也加緊對當地的老百姓進行思想工作,讓他們知道項羽乃是當年楚國名將項燕之後,此次順應天下大勢,起兵反秦,是老百姓的救星,任何願意加入反抗暴秦隊伍的人都可以隨時去報名入伍。

項羽的思想工作做得的確是相當的不錯,加上他也確實長得一表人才,頗有一代名將之後的氣派,所以山陰當地的老百姓參軍的意願是相當的強烈,甚至很多老人和小孩都紛紛跑來報名想要參軍。

當兵源足夠的時候,自然不能夠讓老弱病殘也都進入部隊之中,所以項羽還是制定了蠻嚴格的篩選新兵的標準的,畢竟這是上陣殺敵,兵貴精而不在於多,項羽對此是有很深的理解的,他可不是那種覺得士兵越多越好的人,事實上當部隊數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士兵的戰鬥力反而會隨著數量的提升而不斷的下降。

古代通訊是相當不方便的,所以在真正的戰場之上想要去指揮千軍萬馬自然也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之所以中國古代總是會出現以少勝多的戰役,很多時候便是因為軍隊的數量太多以後所帶來的缺陷,特別是因為資訊交流的困難,主帥要想同時瞭解和指揮許多支部隊便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很多時候實際的戰場之上士兵都是受到他們的直屬上級領導去管理的,而一旦在戰場上出現了區域性的潰敗之後,便很容易向著大範圍去傳到這種潰敗的資訊。

因為部隊之間的資訊是很難及時進行溝通的,一旦有少部分的部隊出現潰敗,就有可能帶動更多的部隊出現潰敗的情況,而如果軍隊平時沒有進行嚴格的訓練,軍隊紀律不夠嚴明的話,便很可能出現大規模的潰敗,那個時候不管是幾萬大軍還是幾十萬大軍都是浮雲而已。

所以寧可要幾萬精銳部隊,也絕對不可以要幾十萬烏合之眾,這便是帶兵之道。

喜歡重生項羽一統天下請大家收藏重生項羽一統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