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最小的捕快(1 / 2)

小說:問仙一般多少錢 作者:紫月逸

“威武...威武...”

早春日,正晌午,堰縣衙門大堂。

隨著大堂兩側皂衣衙役杵著殺威棒,王縣令一聲“升堂!”,兩個上了年歲的莊稼漢子被帶了上來。

“望青天大老爺做主,俺家的牛被這殺千刀的趙老漢偷去了...”

“冤枉,冤枉吶,求青天大老爺做主,俺根本就沒有偷李老頭家的牛。”

王縣令就這樣開始了他的‘表演’。

大堂裡角落邊一個少年模樣的衙役表面看正聚精會神的聽著,實際上思緒已經不知道飄到哪裡去了。

“唉,又是一樁雞毛蒜皮的小事,無聊至極...”

小衙役,名叫張一凡,今年14歲,是這縣衙裡最小的一名捕快。

他這是子承父業,當他父親突然失蹤後,王縣令念舊,看他年歲幼小孤苦,就讓他先在衙門裡當個小廝,領一份能夠養活自己的俸祿。

在張一凡14歲這年,王縣令讓他轉正做了一個初級捕快,協助捕頭處理縣衙事物。

張一凡年紀不大,卻頗為早熟,這與他身世有關,其父失蹤,其母病逝。

他總想做一番事業,抓幾個江湖大盜,破幾樁命案,成為一代神捕是他的夢想。

可惜的是,這小縣城偏居湖州一隅,太過安靜祥和,整個十里八鄉基本上沒什麼大事生,一展抱負的心思也就只能想一想。

張一凡覺得時間過的很慢,實際也就半個多時辰,王縣令就把案就斷完了。

不是什麼大事,就是那李姓莊稼漢家的牛丟了,正好趙姓莊稼漢看到過,兩人為此鬧上公堂。

王縣令因兩人為這等事情就鬧上公堂,有些生氣,把兩位莊稼漢責罵了幾句,安排衙役去尋回丟失的牛,就退了堂。

“小凡,小凡。”一個身穿捕頭服飾的大漢看見張一凡有些走神便喊了他下。

“唔...王大哥,啥事啊?”張一凡會過神來,臉一紅,有些不好意思。

“傻小子整天想啥呢,要是被大人知道了又要訓你了。剛才那李老頭家的牛在仙渡口丟了,你陪陳叔去那邊找下,快去快回!”對於張一凡的走神,大漢哭笑不得,笑罵道。

“好的,王大哥,我這就跟陳叔一起去,保證完成任務!”見來了任務,張一凡很興奮,興高采烈的跟著一山羊鬍子年約五十歲的捕快出了。

山羊鬍子捕快名為陳大年,在堰縣當了一輩子捕快了,生性沉穩,做事幹練。王捕頭讓其帶著張一凡,也有讓其言傳身教的意思。

堰縣地處湖州西北部,是隸屬湖州的一個小縣城。

其南面臨湖,北面則緊挨著一條大河,整個地區屬於少山多水的平原地區。在湖州這樣的縣城沒有上百個也差不多了,顯得普通而平凡。

仙渡口就在堰縣北面那條大河某處。此河當地人稱仙渡河,傳說很久之前某年此地洪水氾濫,在即將潰壩的危機時刻,水中竟出現仙人以大神通平息洪水,拯救蒼生。也許是為了紀念仙家功勞,仙渡這個名字就延續下來了。

仙渡河平時寬約五十丈,若是到雨季,雨水淹沒河床後此河可寬至三百丈,也算是湖州了不得的大河了。

此時正值春季,仙渡河還未漲水,岸邊河床上水草茂盛。

附近的莊稼漢一般都把自家的牛在此放養,因為每家牛後股都有自家烙印標記,所以也不怕牛走丟。

李老頭家的牛據趙老頭說,前幾天他因為去上游捕魚碰到過一頭牛往上游走,但又無人放牛,覺得比較奇怪但沒多想,所以又把牛牽回了原本的放牧地就沒管它了。

約晚飯後李老頭找牛四處找都沒找見,詢問附近村民,有人說看見趙老頭牽了牛的,所以他就一口咬定是趙老頭把他家的牛給偷了,於是就拖著趙老頭上了衙門。

仙渡口範圍不大,找一頭丟失的牛應該比較容易,這是張一凡的想法。

仙渡口距離縣衙不算遠,約莫半個時辰後,陳捕快帶著張一凡來到了仙渡口。

“陳叔,您看這這麼多牛從何找起?”望著河床上的幾十頭耕牛,張一凡覺得十分頭痛,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小凡,一般村民都會在自家的牛屁股上打上烙印。你在此河床附近對著李老頭所說的牛股印記在那牛群中找一找,看牛是否返回牛群了。那趙老頭說在上游看到過那牛,我便去上游檢視下。不管結果如何,一個時辰後,我們在此集合。”陳大年笑著說道。

“好的,陳叔,那我先過去那邊瞧一瞧。”說罷,陳一凡便一路小跑朝河床上的牛群跑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