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生氣憋出的主意

小說:唐朝的成語 作者:貓怕涼

木幔:古代版的運兵裝甲車。

從盾的保護性原理出,是一種裝有木板作掩護的攻城車,用來對付守城士兵的箭、石等投擲物。木幔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經過長時間的運用,幔的用料從草、布,變成木、皮,從最初的懸掛在城牆外,變成可推動的車,攻城的戰鬥力越來越強,自己的損耗越來越低。

《通典·兵十三》:“以板為幔,立桔槔於四輪車上,懸幔逼城堞間,使趫捷者蟻附而上,矢石所不能及,謂之木幔。”

撞車:是專門攻打城門或城牆的一種戰車,把一根巨大的木頭裝在車上,靠衝撞的力量破壞城池。木頭的部是尖的,用鐵皮包裹,以增加衝撞的力度。《舊唐書》記載,唐朝與高句麗的戰爭中,李績使用了撞車。“推撞車撞其樓閣,無不傾倒”

打造這些玩意需要大量的木頭。但是中國城池歷來都是採用堅清壁野的守護方式

《三國志·魏書·荀彧傳》:“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清壁野以待將軍。將軍攻之不克,略之無獲,不出十日,則十萬之眾未戰而自困耳”

簡單點說就是城外周邊根本就是禿的。就沒有樹木,就是有,它也會被咔嚓掉。就為了防止攻城方就地取材

從遠處伐木回來打造攻城器械會消耗大量時間

但是姬雲不想等太久,不弄死倆不解氣。等看見了高高的巢車,一打聽是瞭望用的,弄這麼高就為了看看?

巢車:一種瞭望車,用來觀察敵情,古人從鳥巢得到的啟。巢車底部有輪子,車上豎起兩根長柱,柱子頂端是一個滑車,一個小板屋能順著滑車上下移動。板屋用生牛皮矇住,四周留有12個瞭望孔,用來觀察敵情。板屋最多能容納兩個人。

公元前575年的鄢陵之戰,楚共王就曾經親自登上巢車,觀察敵情。

公元23年昆陽之戰,穿越家王莽造了高達1o丈的大型巢車。

姬雲看這不是讓飛機光送物資送情報查探敵情一樣,浪費資源?配上槍,炸彈,幹它丫的多好?

巢車上去人射他丫的多好?讓工匠做出來,工匠不敢,他們是有任務的,而且有期限,不能給姬雲做

沒辦法,找尉遲恭打小報告去,姬雲給他畫了個大蔥油餅餅,尉遲恭心動了,然後專門分派工匠給姬雲,打造移動箭樓

冷兵器時代,要想攻下一座城池並非易事,十倍於敵軍,方可攻打,還不會是穩贏。

比如城防堅固的洛陽城

唐朝武德三年(62o年)七月,秦王李世民率十萬軍攻打在洛陽的王世充

《資治通鑑》中曾這樣記載:“秦王世民圍洛陽宮城,城中守禦甚嚴,大炮飛石重五十斤,擲二百步,八弓弩箭如車輻,鏃如巨斧,射五百步”

視死如歸的唐軍將士,在李世民的指揮下,接連數十天的衝鋒陷陣,變得疲憊不堪,損失慘重

無奈只能圍而不攻,結果到來年武德四年(621年)五月,這都快一年了,洛陽城依然如山嶽一般堅挺

要不是王世充犯渾走了一步臭棋,把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鄭頲給殺了,導致人心本就不穩的洛陽城更加混亂,那同樣軍心渙散被強制壓下的唐軍只有失敗命運

涇州道大總管長孫無忌,豳州大總管尉遲恭為主帥組成的大軍,要拿下豳州城,也並不容易

豳州城被群山環抱,護城河是從涇河引水的,城裡用的也是活水,無論填埋護城河還是給城中斷水都是極其麻煩的事情

攻城撐死了也就五五開,但是李世民這國號頭一年有人造反,必須要快平息下去才行

豳州城作為長安的門戶之一,防禦力也是很高的。所以唐軍還給豳州城留出一面出來,方便裡面的人逃跑

為了保持軍中士氣,也為了打擊城中敵軍士氣,尉遲恭不得不每日派兵在沒有攻城器械的情況下攻城,傷亡不少

尤其是敢死隊和跳蕩軍,扛著麻袋用命去填護城河,很多去了就沒能回來

終於,圍城第四天,姬雲的箭樓做好了,上下伸縮摺疊式的,由絞盤齒輪控制高低

越高的物體平地移動越不穩定,容易倒下來。姬雲的箭樓可以收起來,這樣一來,底盤不需要太大,裝上四個大輪子,兩匹馬就能拉著快移動

而工匠給姬雲製作箭樓的時候,他也沒閒著,徵用鐵匠木匠,用床弩的弩弓改造複合弩

弓弩是一種利用機械反彈力進行射擊的工具。與狙擊步槍相比,弩具有無聲無光的隱蔽優勢;與弓相比,弩的穿透力強,射程遠,精確度高的特點

傳統弓弩,如漢弩,也就是反曲弩,可以事先上好弦,在適當的時機射,這點在狩獵中非常的實用,所以在冷兵器中是極佳的狙殺利器與狩獵工具。

由於弓弩屬於機械反彈力彈射的裝置,箭越高,拋物線越小,動能就越大

反曲弩是最古老的弓弩,特點是簡單,精度極佳,但體積也大

唐軍的弓弩是平直式箭道:有點類似於滑膛槍管,箭支是半邊平靠著箭道射出去,這樣可以提高箭支的容錯率,就是做工差一點的箭,也能得到比效好的射擊效果

唐六典中記載,唐軍裝備有七種弩:擘張弩、角弓弩、木單弩、大木單弩、竹竿弩、大竹竿弩、伏遠弩。

其中擘張弩為步兵所用,角弓弩為騎兵所用,而木單弩、竹竿弩、伏遠弩則有弓力較大,射程較遠的特點

擘張弩和角弓弩屬於單兵弩,餘下三種射程較遠的弩,是床弩或者守城用的大型弩。《通典·兵典》中說,木弩用黃連木和桑柘木製作,使用絞車上弦

雖然大部分弩的射程在二三百步左右,但在實際作戰中,弩手為了保證準確性,會等敵人離的比較近的時候放箭,即“弩手去賊一百五十步即箭”或“去賊一百步內戰”

弩由於開弦慢,因此射一二的時間裡,敵軍就衝到面前了,因此很多人認為弩不適合野戰,但這只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正確的用法罷了。弩兵野戰要列陣作戰,亂箭攢射,如果能做到這樣的話,則“前無立兵,對無橫陣”

在唐朝初期,軍用的單兵弓弩,步兵用的射程遠,但是要利用腳蹬著上弦。所以這時期主要是使用制式裝備一石的弓。

而騎兵只能依靠臂力上弦,威力不大。嫌上弦慢,弩使用不多。

複合弩與傳統弩不同的一點就是,用滑輪組的方式,同樣的力道上弦,可以將更加強力的弓片拉開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強大的彈力將會產生出恐怖的破壞力

到時候,射他一臉懵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