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進宮面聖(1 / 2)

小說:唐朝的成語 作者:貓怕涼

爭吵並不是壞事,因為意見不和吵起來,各執己見,情急之下,脫口而出,情不自禁,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是李世民的帝王心術,駕馭制衡

官員不合他才能得心應手,要是群臣一心一致對上,那皇帝就會大受遏制

自從姬雲親眼所見朝堂因利爭吵,當眾奚落李世民,失望而回那次開始,李世民對放縱群臣爭論的方法有了些心理陰影,多次反思這樣做的對錯與否

爭吵有用的話,要皇帝幹什麼?

爭吵頂事的話,要大臣幹什麼?

爭吵有用的話,要軍隊幹什麼?

這是私下裡姬雲對李世民說過的話,這也是姬雲委婉告訴李世民他的態度:他討厭無用的爭持

現在李世民拿出來問這些人,有用嗎?

其實是最有骨氣的明朝那些文官事蹟讓姬雲噁心

剛才文武爭吵讓李世民想起了姬雲,現在房玄齡杜如梅的提議,再次生爭吵

李世民就問“若姬雲在此,你們還如此爭論不休?只爭不論,毫無建樹可出”

姬雲當初可是把所有人給罵的無言,更隱晦指責皇帝無能。大臣們看這樣,一句臣惶恐就給踢回去了

貞觀皇帝登基時,親口說過“為君之道,必選存百姓,如若損害了百姓的利益,以奉養其身,就如同割下了自己身上的肉,來填飽自己的肚子。肚子飽了,身體卻死亡了,君王富足了,國家卻滅亡了。就算你富有四海,那又能怎麼樣呢?如若振興大唐,必先使百姓安,賦稅少,徭役輕,為官勤,朝廷儉,關內及蒲內,虞泰陝鼎六州免徵租調兩年,其餘各州,免賦役一年,凡是貪汙奢侈者,重罰,絕不姑息”

貞觀元年二月的時候,李世民下令:並省全國州縣,將全國分為十道,即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廢郡為州,故每道各轄若干州

現在李世民又重提一次,問房玄齡杜如梅二人,告誡忘記了嗎?

山東災民逃難到了長安求活命,不思量救濟,降低糧價,反而打主意讓那些可憐的災民去勞役?

古代在今陝西建都的王朝,通稱函谷關或潼關以西王畿附近叫關內。崤山在河南省西部即函谷關的西部所以是“關內”

”關外”是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山東在古代是在崤山以東、函谷關以東的地區。今年是免除勞役的

河南不分“關內、關外”,因為函谷關與河南是同一個地方,函谷關位於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函谷關鎮王垛村

大唐窮,到處百廢待興,急需恢復民力。李世民登基又免了多地賦稅或徭役,所以他不得不打姬雲的主意,實在是情勢所迫

從開始執政到現在,李世民為了錢糧無數次夜不能眠

現在山東大旱,按法令租庸調製的規定,今年山東賦役全免

房玄齡杜如梅都說是家中子昨日夜裡提及的,也只是大概一說,今日感覺或許可行,遂向陛下提出而已

李世民再細問,這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說是傾城告訴他們家子的,具體不詳

猛一聽覺著不合適,可是細想似乎大有可為之處,但是自古賑災都是安撫,送糧施粥

這讓災民去幹活?有壓榨之嫌,恐不仁之名

除非有一套合理的說詞,那該怎麼說呢?

隨即李世民問大臣是否有別的辦法?

大臣們沒有,用軍糧儲備也不合適,李世民欲召傾城前來,或可一試

但是群臣反對,讓女人來大殿?那我們這些人的面子哪裡擱?更何況是個賣藝的,堅決反對

李世民就懟了一句讓大臣們啞口無言:不讓來,你們倒是出謀劃策呀?

有策不用,你們行你們來呀?

頂住壓力,李世民下令傳傾城進宮面聖

這還是早上呢,太監來傳旨叫人,平康坊的鳳飛居沸騰了

自古女子不得干政。

無論皇后,還是後宮,女子還沒有一位進得這議政太極殿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