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還好當初亞歷山大沒來

小說:唐朝的成語 作者:貓怕涼

為啥叫乾死?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

傾城得屢屢思路

“嗯,得想想嘞”

“嗯,喝口茶,好好想想”

傾城的茶早涼了,不過嘴巴倒是挺乾的,還是喝吧

“應該叫開伯兒山口”

“這名字多好!”李世民覺著這名字才說得過去嘛

“這是波斯人起的名字,亞歷山大也是從那裡去印度的,最後一個要征服的文明”

在緬甸南部伊洛瓦底江下游地區,公元前後已有孟人居住。當時印度人把這一地區稱為“蘇瓦納布米”,意即“黃金地”。人們以為印度人進入緬甸,只限於沿海區域及緬甸中部平原地帶,根據4世紀的華陽國志,印度人亦曾沿雷多一帶山區,越過森林山而進入緬北通道,深入緬北中緬邊境。這條中國經過緬北到達印度大夏的西南絲綢之路,長期秘密掌握在西南夷商人與宗教僧侶的手中

直到唐朝隨著各方交流的加劇才逐漸暴露於世人的目光中

而現印度是在公元前122年,我們的大吃貨博望侯張騫從西域歸來,向漢武帝稟報了他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的奇特現,“居大夏時見蜀布、卭竹杖,問所從來,曰東南身毒(今印度)國。”歷代帝王的官方記載上從未有過通商記錄的西域國土上,張騫居然現了大量獨產於四川的蜀布和卭杖。張騫在大夏時,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張騫及時地報道了與西北諸國往來的可能性;他暗示了與那些地區通商的潛在價值。他還指出了與像中國那樣反匈奴的其他民族結盟的好處。然後印度進入中國人的視野

不過最扯淡的是亞歷山大是被人帶錯路跑進了開伯爾山口裡面

“你說這印度是亞歷山大所知道的最後一個文明,嗯?我大中華不配擁有姓名?”

杜如梅是堅定的大唐主義者,亞歷山大能開伯兒山口,我們大唐也要開伯兒山口

興都庫什山為啥叫乾死印度人呢?

波斯人為何把開伯爾山口叫乾死印度人?

傾城說開伯爾山口是進入印度的唯一路口,守住這裡,印度幾乎無懈可擊,其它路徑去印度,要翻過崇山峻嶺,及其麻煩

軍事家李世民給印度人想辦法“那印度守著那裡了嗎?”

“從來沒有過”

李世民一聽,這是不是傻?難道那裡很難守護?“為何?太大嗎?”

傾城想了想:“印度西邊是蘇萊曼山脈,東邊是喜馬拉雅山脈,這倆山脈中間就是那興都庫什山脈,其它地方被大海包圍,開伯爾山口就是興都庫什山脈最大和最重要的山口,有幾百米寬,進去就一馬平川了”

這已經不是傻的問題了,這是腦子缺點啥,這麼重要的戰略要地,還就幾百米寬,兩側全是大山脈,就放那讓人隨便進?你堵上不完了嗎?

不對啊!這是全部都傻才對。李世民也只能說“活該,那山口就應該叫那名字”

“hindu kush”

“什?什麼意思?”李二不會外語

“波斯語”

“興都庫什山翻譯過來就是那個了,他們一直都這麼用”

乾死印度人?自家那麼大的山頭叫乾死自己個兒?

李世民想起亞歷山大,這真是不干他們都虧呀,就這種人值得亞歷山大跑那麼遠去征服?怎麼不來我大中華?“杜卿家說得對,亞歷山大還不如來我中華一戰,才顯男兒本色”

“那又打不贏,陛下,那時候七國常年混戰,要是讓他們知道西方還有那麼多土地,早就去西邊打地盤去了”禇遂良覺得還好亞歷山大沒來,不然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來了那就是個帶路的

杜如梅有不同的想法“陛下,臣以為不一定,亞歷山大已經征服了印度,要是休養之後,以那裡為後援補給,未嘗不可一戰”

“姑娘以為呢?”李世民還是想試探傾城

“傾城以為完全不可能,有來無回”

“這麼絕對?說說看?”

傾城搖搖頭“西邊近代2ooo年曆史裡,鋼都是稀有貨,產量低,質量還不好,所以羅馬大秦要一直進口東方鋼鐵,羅馬學者普利尼曾看過漢鋼鐵武器,在博物志中曾這樣描述:不得不說,在所有鐵製品中,賽里斯的鋼鐵無疑是最精良的”

“朕說的是七國時期”雖然大秦可能是姬雲玩的有生之年系列。但是早做打算,後人才好乘涼。李世民已經明白了,鋼的出口需要再減少,不能養虎為患

“無論是七國,還是一統天下的秦國,他們不是隻用青銅武器,還有鋼鐵”傾城搖搖頭

沙河古橋遺址出土的秦代多塊巨型鐵板,是橋面的元件,長7.2米,寬1.1米,厚度僅5厘米,在這時期鐵器就已經是這水平了,還大量生產用來修橋,可見當時武器的精良

“那時候大秦用的是什麼?”

“純銅硬度4o-62hV,一刺就彎,非得踩直,羅馬滲處理和熱處理都沒普及,羅馬劍硬度能低到7ohV”

現代的銅刀是用來切豆腐用的,後世西班牙出土的羅馬劍硬度的確低到7ohV,砍得動?

這個hV是什麼玩意不知道,但是說起硬度話,那就可以理解明白了

“那的確沒有任何可比性了,韓國的箭射得最遠,其次是秦國的箭,放箭都能把他們射成篩子,幾十萬人踩也踩碰肉餅”李世民哈哈大笑,原來是個菜雞

《史記蘇秦列傳》:“天下之強(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卒足而射,百不暇止,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

這段話是戰國時期最有名的縱橫家之一蘇秦說的。當時蘇秦合縱(六國結盟)而抗強秦,張儀外連橫(破壞六國同盟)而鬥諸侯,這鬼谷同門哥倆磨破了嘴皮子,讓天下血流成河。

簡單來說就是大忽悠蘇秦晃點韓宣王:“韓國縱橫九百多里,軍隊有幾十萬,天下的強弓硬弩都是從韓國製造出來的,射程都在六百步之外。韓國計程車兵腳踏連弩而射,能不停歇地持續射一百箭,可以射穿遠處敵人胸前的鎧甲,射穿近處敵人的胸膛。”

韓國的連弩要比只有八寸長的諸葛連弩威力要大得多,畢竟用八寸長的弩箭,說啥也射不到六百步遠的(古一步等於兩個跨步)。而韓國連弩,那豈不是可以算是古戰場的ak47?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