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眼紅的戰馬(1 / 2)

小說:唐朝的成語 作者:貓怕涼

大唐的馬很少,少得可憐

所以,大唐現在是6軍步戰之王

李世民給姬雲一千戰馬,是個人都眼紅

《新唐書·卷五十·兵志》:唐之初起,得突厥馬二千匹,又得隋馬三千於赤岸澤,徙之隴右,監牧之制始於此

玄宗時群牧都副使——韋衡《韋衡墓誌》:貞觀初年,大唐帝國實有馬匹僅三千餘

這就是李淵給李世民搞的家底,撐死了五千匹馬

要啥沒啥那種

貞觀初,為大力展騎兵,飼養出優良戰馬,李世民便在隴西,金城、平涼、天水,共四郡之地設立監牧,下轄的總牧區,達數千平方公里之廣。

實在是買買買太費錢了

還不一定買得到

所以唐朝開國,到貞觀之初,6續成立了負責培育戰馬的三大機構,分別是:太僕寺,駕部,監牧。

《監牧頌德碑》:跨隴西、金城、平涼、天水四郡之地,幅員千里。

結果大唐的戰馬分成兩種,一種是朝廷買的馬,包括馬場出的馬

另一種是府兵的馬

《新唐書》記載:“當給馬者,官予其直市之,每匹予錢二萬五千。刺史、折衝、果毅歲閱不任戰事者鬻之,以其錢更市,不足則一府共足之”

本應政府供給的官馬在不足時需一府共足之,全體府兵要提供購買馬匹的錢

背過木蘭詩的都知道,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府兵中的騎兵要自備馬匹的

實際上這馬進了就出不來了。給了錢物,府兵只有馬匹的使用權,所有權歸朝廷所有

當值時去領馬,下值要將馬匹交還,朝廷負責飼養馬匹

你不樂意帶回去,你看馬怎麼吃你

《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諸尚乘馬,秋冬日,給蒿一圍,粟一斗,鹽二合。秋夏日,給青芻一圍,粟減半。

秋冬時,給蒿一圍,此處的“蒿”就是草料,一圍指是指雙臂合抱的長度,即是“一圍”。

明白了?馬吃得李世民都心疼肚疼,馬少成這樣,李世民張口給姬雲一千匹馬,這手筆不小了

護駕有功嘛

《新唐書·兵志》:初,用太僕少卿張萬歲領群牧。自貞觀至麟德四十年間,馬七十萬六千。

這個數字是歷史上大唐巔峰時期的戰馬數量,也是中原王朝戰馬的數量巔峰

即便這樣,李世民的騎兵也是“凡馬軍,人支兩匹,一軍征馬二萬五千匹”

即給自己的騎兵配上雙馬、三馬甚至更多

唐軍的步兵也配上了馬匹(次一等)等駝畜

一騎四馬的闊綽騎兵配置,歷史上的李世民到死也沒達成

如今的大唐,因為姬雲的日不落,李世民是咬著牙買買買,平谷金礦的金子都拿去買,尤其是優質種馬,有價無市

《唐六典》記載,唐朝曾大規模引進中亞地區的優良馬種,改良自己戰馬的質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