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有技傍身,你奈我何?(1 / 15)

小說:唐朝的成語 作者:貓怕涼

用同樣的方法騙其他犯罪同夥,都是單獨關押,誰簽字畫押。就把供紙給其他同夥看

狗咬狗這麼好玩的事情,小夥伴們叫嚷著也要玩

於是姬雲寫了所謂的授權書給他們去幫忙查貪墨土地

一路放炮到了山東的最東邊威海,這裡現在啥也不是,就一海濱漁村。漢時開始稱石落村

這裡就是姬雲要建立港口的地方

歷史上的任登州刺史,名叫淳于難。知道欽差姬雲奔著這邊來,左等右等不見人,派人去找,得知姬雲跑自己轄下一小漁村去喝海風去了。沒辦法,只能自己親自去請

清代《登州府志》中記載:“(唐)武德四年,(淳于難)歸附,拜登州刺史。”又據《文登縣誌》,“武德四年置登州,以難為刺史。”

淳于難自報家門,姬雲掏出海軍大元帥的憑證和公文給他看“陛下允本侯自主挑選地點建立港口,船廠,還請刺史幫襯一二”

“不是,這裡地廣人稀,小侯爺還是隨本官去府衙得好”

“嘿!刺史別看我年紀小,可沒那麼嬌氣”

淳于難聽姬雲堅持,也不再勸“額,那麼侯爺要下官怎麼配合呢?”

“佔用土地的多少,還不確定,你看怎麼辦?”

淳于難這登州,窮得就剩下地皮了“無妨,侯爺只管用,回頭再補上地契就行”

“人太少了,多來點人幹活,還有需要大量木材,石材”

“這個真沒有”

在唐初,登州地狹人稀(隋朝時,整個東萊郡僅9萬多戶),不屬重鎮要地,因此淳于難也難

“那支援著工匠也行”

“可以,回頭就派他們過來”

“對了,不日從洛陽來的糧食,刺史幫著放城裡存放,這漁村海風大,潮了可就不好了”

“侯爺放心便是”

“那就這樣吧”

在姬雲海量資金的維持下,各種材料,人才源源不斷透過永濟渠,通濟渠來到威海這個破落的小漁村,從大唐最大的港口廣州市舶司那裡請來的專家馬力全開建設港口

船隻可以透過永濟渠直接到海口出海,沿著海岸到威海港

但是6地交通也不能忽視,鋪路非常廢人,登州人少。,不過一路收來的人可多了去了。被姬雲叫來的王玄策負責去修路,他已經辭去了國子監的助教工作。準備依靠姬雲這顆大樹搏一個功成名就

王玄策已經屬於破釜沉舟了。工作沒了,吃穿用度現在都是姬雲給予的。如果姬雲給的這第一份差事辦砸了,一旦被拋棄,那永遠沒有人再願意錄用他。真那樣的話,那還不如死了拉倒。

淳于難在王玄策的勸說下,以姬雲的名義從山東腹地大量吸納難民過來

一是幫忙修路,二是增加人口

沒有人口,誰去種地?沒人種地,稅收怎麼提升?

這道理都懂,山東旱災平定,各州府想盡辦法讓逃荒的難民留下來就地分配土地讓他們安家落戶

但是淳于難還用搶的方式,這惹怒了其他州府官員,紛紛上表告狀,說淳于難苛責百姓,搶劫富戶,多有不法。把姬雲的罪名都拍淳于難頭上了

朝廷查閱淳于難的履歷給李世民看,請旨降罪

大業九年,孟讓、王薄等人先後起兵,互相攻略,史稱“山東之苦”。淳于難在此時拉起隊伍,割據膠東。

淳于難出身平民,黃縣人,鄰近掖縣,無險可守,容易受到西部勢力的侵擾。文登有昆嵛山這道天然屏障,在當時是比較理想的偏安場所

唐武德四年四月,秦王李世民大神威,在虎牢關一舉擊敗並生擒夏王竇建德。半年之後,訊息傳到膠東,淳于難迫於秦王威懾,於九月歸降。

如今賊性不改,必須嚴懲

李世民知道淳于難給姬雲搶勞力觸動世家的利益。而姬雲又搶了世家的家當。世家拿姬雲這鐵王八找不到下嘴的地方,就對他的幫手下手

這樣的話,李二和稀泥,責令山東的欽差嚴肅處理

處理?還嚴肅?姬雲自己就是欽差,他自己處理自己?世家一看李二這麼搞,改變風向天天督促皇帝趕緊處理和尚廟產的問題

佛道儒三家本就各成體系,為了影響力互相攻伐。私下轉讓土地給寺廟已經被曝光給李世民了。

但是在儲存宗教檔案的庫房一夜之間突然失火焚燬了一部分後,官員們已經明白皇帝既往不咎的態度

所以姬雲沒收廟產的問題,儒家與世家改變意見。支援沒收,以及建議僧院納稅

八月,河南、河北大霜,人又飢了。

李世民仰天長嘆,三年了,放過中原人吧,真的快死光了,這簡直是個無底洞

需要繼續賑災,洛陽的洛口倉不再提供糧食給姬雲

沒法花錢從朝廷買糧,忍著挨宰的痛苦去找糧商買糧,結果人家不賣。

糧商都在世家手裡,現在正與姬雲嘔氣呢。一旦斷糧,威海港的建設就得停工

工人一走,再聚攏起來開工,那花費可就大了去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