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皇太后和秀女(1 / 2)

洛陽南宮是秦朝相國呂不韋在成周城的基礎上,大興土木,擴建城池,修建而成的風景幽雅、規模宏大的園林建築。漢高祖劉邦曾在此舉行過盛大的慶功宴會,進行論功行賞和評嘆漢初三傑。

及至漢明帝時又新建了北宮與南宮對應,更是修築了御道,使兩宮相連,從此南、北二宮成為皇帝、后妃的宮苑。

但二宮之中有一處非常特殊的建築,那就是雲臺閣。

雲臺閣也是漢明帝所建,當中供奉著漢光武帝劉秀麾下二十八員功臣宿將,堪比後世的英雄紀念碑。

因此自雲臺閣建成後,除非是特殊的時日,雲臺閣除了幾個不受寵的太監在打掃外,幾乎看不到任何外人,比後世的冷宮還冷清。

但近一年多來,雲臺閣卻住進來了一位特殊的人,那就是太后竇妙。

竇妙的身份雖然是太后,其實今年不過二十歲。她十五歲被選入掖庭,同年就受封成為漢桓帝劉志第三任皇后,但因為她封后是劉志妥協士族的產物,因此很少劉志受到寵愛。

兩年後,漢桓帝劉志病逝,竇妙被尊為皇太后。因漢桓帝無子,便迎立年幼的解瀆亭侯劉宏為皇帝。

不久,其父大將軍竇武誅殺宦官的圖謀洩露,被中常侍王甫等詐稱漢靈帝詔書誅殺,之後竇妙被逼遷居到南宮雲臺,還將她的家屬都被流放到比景縣。

失勢後,竇妙雖名義上仍為皇太后,實則被軟禁起來,見不到外人,終日鬱鬱寡歡。

這日清晨,黃門令董萌提著食盒進來,打破了雲臺閣往日的平靜。

“皇上有旨,曰皇太后有聰明母儀之德,雖居南宮,朕亦感念舊恩,今有南陽太守陳球獻上太虛吃食兩份,朕與太后分食之,不忘援立之功。”

傳完口諭,他對攔在大門前的兩個小太監訓斥道“某有陛下授意,你們還不趕緊開門。”

兩個小太監自然不敢怠慢,急忙開啟關閉許久的大門。

董萌提著食盒走在前面,身後還跟著一個小宮女。

兩人一起來到雲臺閣一處偏殿,這裡正是竇妙日常起居的地方。

門外的喧鬧早就驚動了太后和跟她身邊的伺候的兩個宮女。

等董萌前腳剛走進屋,立刻就被竇妙抓住手臂,語氣急切地問道“是皇上讓你們迎我回長樂宮嗎?”

董萌搖了搖,安慰道“太后,如今每日伺候在陛下身邊的都是王甫候嵐等人,遷宮之事,不能操之過急,只能徐徐圖之。”

竇妙立刻甩開董萌的手,咬牙切齒說“我悔,不聽我父之言,斬殺禍亂之源;我恨,宦官恩將仇報,欲置我於死地;我悲,族人流落天涯,無能為力;我哀,新帝之不爭,漢室危矣。”

眾人看著癲狂欲瘋的竇妙,一時有些手足無措起來。

這時一直跟在董萌身後的小宮女,卻是突然竄出來,一把抱住竇妙,哭泣道“姨母,你別這樣,姨祖母和表弟她們還等著您重新得勢,接她們回來呢。”

竇妙的瘋狂為之一滯,現在的她就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婦人,又被孤立幽閉在這清宮之中,可以說幾乎毫無翻身的機會。

小宮女見她不再癲狂,也停止了哭泣,溫聲說“姨母千萬別喪失信心,遂了那些人的心意,您現在不僅是太后,還是漢室的支柱,正是因為有您在,那些人才不至於太過張狂。”

“此言當真?”竇妙終於恢復了一些神志,呆呆地問著面前的小宮女。

“不敢欺瞞姨母,我名宋清,祖父是盛鄉侯宋衍,姑母是渤海王劉悝王妃,我被選為秀女,還是經過姨母肯的。我在宮中時常得到父親的口信,朝堂上不少忠臣因為看不慣王甫候嵐等人諂媚皇上,想要太后主持公道。”

“姨母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忍耐,不論宮裡,還是宮外,有很多人還是支援您的。”

這時董萌也插話道“太后,您是不知道,自從這孝仁皇后搬進長樂宮後,這宮中只要是值錢的物品,都莫名其妙消失了。”

竇妙一臉愕然地看著他,問“這是何意?”

董萌看了一眼四周,貼著竇妙耳邊說“聽說是孝仁皇后將這些物品都搬到自己宮外的宅中,給宮裡管事上報說摔碎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