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麻饊和麻花(1 / 2)

轉眼又是兩日過去,吳詠已經開始習慣沒有何蓮在身邊的日子,這並不是他薄義寡恩,而是何蓮不知受了什麼刺激,堅持留在善居里的老家中,不論誰勸都不能使她改變心意。

這幾天吳詠擔心她,寢食難安,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不過令他欣慰的是,昨日何進來拿香料包時,吳詠從他口中得知,何蓮開始教善居里的鄉親做麵食,因此在那邊頗受尊敬和愛戴。

而何蓮那邊的幾個親戚現在受到所有鄉親的抵制,平日裡連家門都不敢出,自然不會再找何蓮的麻煩。

再則何進也指派了何大妹陪著何蓮,兩女同吃同住,也算有了照應。

吳詠知道了何蓮的近況,也鬆了口氣,同時為了感謝何進對何蓮的照顧,就多給他一包香料包。

何進千恩萬謝地帶著香料包離開後,吳詠也跟母親郭氏說了何蓮的情況,讓她也不要太過擔憂。

誰知郭氏卻是瞪他一眼,“你以後少去善居里看她,她就會過得很好。”

搞得吳詠對這話有些摸不著頭腦,但礙於母親的面子,他也不敢多說什麼。

其實這兩日一直無事,吳詠乾脆在卓文宣的書房中靜下心來,研讀五經。將這些經文翻閱了一遍又一遍,每一句話,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讓他受益匪淺。

對此,卓文宣是十分地贊同,他是極為看好吳詠的前程,很希望他能多學習儒學經典。

不過也就清閒了兩日,昨天晚上,朱裡典突然帶著一對父子找上門。

問及原因,朱裡典不禁嘆息道“實不相瞞,今日某帶他們來,是懇求賢侄替他們想想辦法。”

接著朱裡典又說明了對方的情況,期間兩父子都是一副手足無措的模樣。還是老夫人開口說“都是鄉親,幫忙是應該的。”

兩人這才放鬆下來,配合著朱裡典說了事件的來龍去脈。

吳詠聽後,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朱裡典過來是為了眼前這少年的婚事而來。

少年名叫朱旺,去年定下一門親事,本來兩家說好今年二月就辦婚禮,可是前幾日女方那邊突然來人告知,若是下聘禮的時候,不能讓他們滿意,就可能會取消這門親事。

為了這件事,一家人都是垂頭喪氣的,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最後只能找到朱裡典那裡。

若是放在以前,朱裡典就他們找朱氏的家主出面協商了,但如今復望裡有了吳詠的存在,朱裡典第一時間就想到找吳詠幫忙。

吳詠有些懵,下聘禮的事,他可是一竅不通。不過他對朱旺倒有些印象,以往吳家收成時,他們父子倒是義務幫了許多忙。這麼多年過去了,吳家欠他們家不少人情呢。

吳詠倒是很想幫忙,可是他不知道怎麼幫啊!一時間竟完全沒有頭緒。

這時朱裡典似乎也明白他心中所想,就笑著說道“其實聘禮早就準備好了,只是女方突然找來,朱旺家也不清楚對方來意,就想找你問問,太虛中的百姓人家結婚時最常備的東西有哪些?可否做出來?”

“當然是錢了,”這是想都不用想的,不過吳詠卻沒說出口。這時候對方問話的意思肯定不是錢。

吳詠仔細想了一下以前小時候農村結婚時下聘禮除了禮金外,就是三金,而除了這些那就是一些食材了。

這些食材是給女方家準備的,用來招待她們的親戚朋友,從另一方面來說,食材的貴重程度也體現出男方的經濟實力。

想到這,吳詠突然想到一樣東西來,那就是麻饊子,這個東西可是後世在他小的時候,農村人結婚必備的東西。

那時候各家各戶能吃到的油水都不多,這麻饊子就成為一種很奢侈的食物。只有過年的時候,或者親戚家有喜事,才能嚐到一些。

而且這麻饊子可謂是百搭的食物,煮麵條時放一些,做湯的時候放一些,炒菜的時候放一些,甚至蒸包子的時候也可以放一些。

於是吳詠把自己的想法跟眾人一說,其他人都是一臉茫然看著他。

不過眾人雖然不知道這麻饊子是什麼東西,但聽到要用到芝麻和鹽巴,還要經過油炸,頓時就有信心了。

最後還是朱裡典拍板決定道“那明日先做一些看看效果,若是大家都認可,就用這個麻饊子,另外再準備一些豆腐和滷豬肉,到時一起當做聘禮,送過去。”

吳詠當然沒有意見,於是眾人商定明日來吳家看看這麻饊子的做法。

所以今日一早,朱旺家就往吳家送來磨好的麵粉和菜籽油。後面還跟隨著一群等著看熱鬧的鄉親。

婦人們聽說吳詠又要做新的太虛吃食,頓時就拋開手中的活計,都跑到吳家來。

於是吳家又擠滿了來觀望麻饊子製作過程的鄉親,每個人都好奇地看著吳詠,等待他做出新的太虛吃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