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受歡迎的流民(1 / 2)

今天三月初一,風和日麗,陽光明媚,萬里無雲。

隨縣城外,縣長虞建,縣尉上官冬,縣丞尚沛及一眾官吏,正翹以盼,焦急地等待什麼人。

按漢制萬戶以上稱令,萬戶以下稱長。縣令縣長的稱呼是以戶籍人口來劃分,不以面積大小劃分。隨縣的縣界雖然曠遠,濱帶江湖,但人口卻十分稀少,只能有縣長。

如此排場,換個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要來什麼大人物呢!

而大道兩旁,站滿了圍觀的百姓,他們也都跟那些官吏們一樣,伸長了脖子,向路口張望。

有人不明情況,當即向身邊的人問道“兄臺,今日可是有什麼事嗎?怎麼這麼多縣城的大人物都出城迎接。”

被問的男子,先是一愣,然後嘖嘖稱奇道“這位兄臺,你是從龍山裡出來的吧,難道不知道最近有很多太虛吃食從宛城流傳出來。今日咱們縣長要等的人,就是來隨縣傳秘法的。”

接著他又神神秘秘地說道“聽說來傳秘法的人都是從河南尹逃難的流民呢。”

“啊!還有這事!某乃6韌,剛從益州歸來,倒是有些孤陋寡聞了。”

接著他又問男子道“可是宛城那邊的人為什麼會將這太虛秘法傳給流民啊?”

男子哈哈一笑道“這你就不知道了,據說傳下這秘法的人,乃是仙君下凡,有心懷天下之志,最是看不得人間疾苦。去年河南尹遭了旱災,幾乎顆粒無收,因此有許多人流落到宛城,被這位下凡的仙君遇到。”

“於是他便找到南陽太守商議,由他教會流民做太虛吃食,再由太守出具竹節證明,讓這些學會秘法的流民,去各地教導百姓做吃食。這樣不僅可以讓流民有了著落,也可以讓天下的百姓都能嚐到太虛吃食。”

6韌聽後,不禁有些感慨道“想不到天下還有如此奇人,這位仙君真是有大氣魄啊。若是有機會,某一定登門拜訪。”

“誰說不是呢,我聽好多人說,學會做這太虛吃食後,就給這位仙君立牌位,每日祭拜。”

說到這,男子又嘆氣道“也不知道這太虛吃食容不容易學會,我今日趕了兩個時辰的路,就為了過來一觀做法。若是容易的話,明日我就帶妻子過來學。”

這時旁邊之人插話道“哈哈,這個我知道,前幾日我從新野路過,恰好看到那裡有流民在教百姓做解憂饃,簡單易學,我感覺自己只看了一眼就會做了。”

“真的如此簡單嗎?解憂饃,只聽名字,就讓人浮想聯翩。”

“我還能騙你不成!你沒看到城中的大戶人家都帶著廚娘來了嗎?他們可都是很精明的人,若是難學,他們也不會如此興師動眾了。”

“也是哦,我剛才還看到各鄉三老都帶著婦人過來了呢。看來真如兄臺所言,這太虛吃食簡單易學。”

“這還能有假啊!那位仙君既然有心將這太虛吃食傳給天下百姓,就一定是大家都能學會的,而且所用的材料也都是普通百姓能接觸到的。”

他們這邊聊得火熱,卻沒想到距離隨縣三公里處,正有一群人惴惴不安地朝這裡趕來。他們就是被太守陳球分派過來,教隨縣百姓做太虛吃食的十戶流民。

他們之所以惴惴不安,是因為心裡實在沒底。

自從太守陳球讓吳詠少接觸宛城外的流民後,吳詠這一個多月來,就再也沒去過宛城,這教流民做吃食的任務,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太守府的幾位廚娘身上。

俗話說君王舅子三公位,宰相家人七品官。能在太守府做廚娘的人,自然是不屑與這些流民為伍的。

雖然她們受到吳詠的影響,不至於隱藏一些技巧,故意不教給流民。但她們也沒有耐心,去指導每個流民做吃食。

因此這些流民做麵食時,大多是一知半解,她們也不敢問太守府的幾位廚娘,只能自己慢慢摸索。

而且只有短短十天學習,她們自己都是稀裡糊塗的。這就導致了,她們如今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水平,更不知道能不能教會其他人做這太虛吃食。

眼看馬上就要到隨縣城門口了,眾人還是一副手足無措的樣子,這時一位婦人站出來,大聲對眾人說道“姐妹們,咱們一定不能給仙君大人丟人,要有信心將這太虛吃食在隨縣流傳開來。”

“我也想啊,可是我手藝太差了,包的包子總是露餡,餃子皮也擀不好。”

“是啊,咱們學的時間太少了,我到現在連稚子面都做不好,切的麵條總是厚薄粗細不均,烙餅也掌握不好時間,總是一半生一半熟。”

“我更差勁了,到現在和麵都和不好,裡面總是有疙瘩,看著都令人難受。”

……

婦人們你一言我一語述說自己的不足,男人們卻都在一旁沉默,實在是他們沒有言權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