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天子朝會(1 / 2)

皇宮正殿之上,當今天子劉宏正坐在一個華麗的圈椅上,不斷打著哈欠,顯然是還沒有睡好。

這時的朝會一般開始於夜漏未盡七刻,也就是日出前的一個時辰,此時乃是四月,大抵是卯時中日出,寅時中朝會。

這也是劉宏不願意參加朝會的原因,寅時中朝會,丑時末就要起床,正是睡意正濃時。

還好朝會的召開,並不像影視劇中,每天召開一次。不然的話,就是大人們也吃不消啊,何況他一個十四歲的孩童。

東漢官制的最大特點就是“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公權利的削弱,代之而來的是“尚書檯”和六曹機構權利的大大加強,這就是後來“三省六部制”的雛形。

而東漢一朝,由於講求經術,太子宮臣中以太傅為。太傅藉此向太子灌輸自己的政治理念。太子即位後,往往以太傅錄尚書事,處理朝中日常事務,不需要天子過問。直到太傅死,即除此官,以示崇重。

不過也有例外,那就是太傅胡廣。本來劉宏登基時,任命陳蕃為太傅,卻沒想到陳蕃因與大將軍竇武謀誅宦官失敗而被殺害,而天子尚且年幼,不能沒有太傅教導,這才有了胡廣接任太傅一職。

此時胡廣和三公九卿都是在皇宮正殿中席地而坐,商討著朝會的內容。

因為今日有天子聽政,來參加朝會的都是兩千石以上級別的官員。

這時候,官員們在上朝的時候都是坐著的,如果有的大臣年紀比較老了,甚至是可以躺著上朝的。

而不是像後世清朝時期,官員們跪著上朝,聽著話,才爬起身來,變得卑躬屈膝。當官的都如此,可想民眾的精神受到多大摧殘。

今日朝會,太尉聞人襲、司空劉囂和司徒許訓三人爭吵得最為厲害,其他人也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與他人爭論。

這儼然就像一個菜市場一樣嘈雜,哪有一點大漢權力中心的威嚴模樣。

也不知過了多久,眾人停止爭吵,都看向上熟睡中的劉宏。

太傅胡廣趕緊坐直身體,重重咳嗽一聲道“咳!陛下,諸公已商討完畢,還請陛下定奪。”

說完之後,等了一會也不見劉宏醒來,於是便對侍候在一旁的黃門令董萌使眼色。

董萌走上近前,在劉宏耳邊輕聲喊道“陛下,陛下,……”

不知喊了多少聲,劉宏才睡眼矇矓地睜開眼,見底下的大臣們已經停止了爭吵,不由出聲問道“都談妥了?那就退朝吧,正好朕回去接著睡一會。”

司徒許訓立刻出聲道“陛下,別的事都議妥了,稍後經尚書檯審校後,會交給陛下過目,但還有兩件事需要陛下定奪。”

“哦,什麼事啊,你們不能處理嗎?”劉宏坐在圈椅上又打了哈欠。

司徒許訓搖搖頭,回道“這兩件事牽扯到天下百姓,朝上諸公都不好輕易下定論。”

劉宏來了興趣,“是哪兩件事,諸公不能決定,而要朕來定奪?”

“一件是關於吳詠的舉孝廉的事情,另一件是關於南陽太守陳球的去留問題。”司徒許訓也沒廢話,當即就說了出來。

劉宏一愣,不禁疑惑地問道“南陽太守陳球,朕是知道的,中常侍程璜的女婿嘛!他不是在南陽做出不少功績嗎?聽說還救濟了數十萬的流民!他這是犯了何事?非要撤下他南陽太守的職位。”

頓了一下,接著又開口問道“還有這吳詠又是何人?舉個孝廉,還驚動了諸公來議論,最後非要朕這個天子定奪才行,他何德何能?”

聽到劉宏這樣的問話,司徒許訓不得不將兩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重新訴說一遍。

“這吳詠乃是雲臺二十八將廣平侯的後人,兩歲時父死母改嫁,他也因風寒變得痴傻起來,家中只有祖母一人與他相依為命十年。令人沒想到的是,前不久他又因一場寒病,突然好轉起來,還到處對人言,他痴傻十年,是神遊太虛造成的。”

接下來司徒許訓又將吳詠教導百姓做的那些太虛吃食,還有明的那些新式的日常用品,都一一說了出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