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澡堂計劃(1 / 2)

吳詠見眾人聽到他的話,並沒有表現出高漲的情緒,於是繼續開口到“諸位大人,小子所說的澡堂計劃是這樣的……”

按照吳詠的規劃,這個澡堂可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

低檔次的是面向所有人,裡面就是一個公共的大浴池,外加一些沖洗的地方。

中檔次的是對一定有身份地位的人,分建為許多小型浴池包間,私密性比較好。

而高檔次則是針對權貴富賈,都是單獨的大包間,每個包間都要單獨浴池和休息的地方,當然這個浴池的水也是從外面運來的溫泉水。

《黃帝內經》雲“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之,其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

說的就是熱水洗浴,可起到祛風散寒、消熱解毒、通行氣血等功效。

其實古人很早便現溫泉具有治療疾病的功能,早在西周時,便有叫"星辰湯"的溫泉。至秦始皇以石砌池,名"驪山湯"、"神女湯"。時下距離洛陽百里處有一座溫塘,更是成為皇帝的沐浴遊獵地。

當然要想澡堂實現盈利,單單只是洗浴功能可還不行,吳詠還將搓澡、修腳、推拿按摩等專案也加入其中。

除此之外,吳詠打算加入百戲娛樂專案和餐飲吃喝專案。

按照吳詠這一系列操作下來,這澡堂就是就是集休閒娛樂一條龍服務。

不過吳詠說了半天,眾人還是情緒不高,他們顯然還是不能理解吳詠所說的這些建言。

劉合聽完,沉思許久,才開口對吳詠說道“你先回去吧,我們再商議一下,等確定下來,再找你詳談。”

吳詠一看如此,只能無奈退出偏廳,同時心裡碎碎念道“這麼好的機會,都不抓住,若不是實力不允許,我都想自己單幹了!”

不一會,吳詠重新回到袁紹這桌,眾人見他神情沮喪,不禁有些好奇地問道“剛才諸位大人找你過去所謂何事?你怎麼看起來有些不高興!”

吳詠歎氣道“也不算是什麼重要的事……”

當下,便說了建造澡堂一事,同時也給眾人說了他的那些計劃。

眾人聽後,都被吳詠這天馬行空的想法震驚得無以復加!

最後還是袁紹擦了擦額頭的虛汗,苦笑道“你這想法太匪夷所思了,別說諸位長輩,就是我等也不敢隨意這麼做啊。”

接下來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開始為吳詠普及漢朝的沐浴文化。

這時吳詠才明白自己有些想當然了,原來這沐浴和洗澡還是兩回事!

許慎的《說文解字》雲沐,濯也。浴,灑身也。洗,灑足也。澡,灑手也。

吳詠這才明白,把許慎對“沐”、“浴”、“洗”、“澡”的解釋合起來,才是完全意義上的後世所謂的洗澡。

早在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沐浴”的記載。沐,字形像雙手掬盆水沐狀,會意為沐,是洗之義;浴,字形像人置身於器皿中,並在人的兩邊加沙鍋內水滴,會意為浴,是洗澡的意思。“盈”字字形則向人們展示了先秦人用浴器沐浴的情景。

到了西周時期,沐浴禮儀逐漸形成定製。不僅僅把沐浴單純地看做潔身淨體,潤膚養身;而視為隆重禮儀。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淨身,這已是個定法,表示內心潔淨虔誠,稱之戒,亦稱齋戒。齋戒之禮始於殷商,至西周已成定製。齋戒沐浴已是西周朝廷祭祀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專職官員執掌。這在《周禮》中均有記載。

《禮記·內則》載“男女夙興,沐浴衣服,具視朔食。”居家過日子,男女要早起,沐浴更衣。作為夫婦之禮,妻子不能和丈夫共用一個浴室,所謂“外內不共井,不共湢浴”。因為古人認為,與女人一起洗澡不僅帶壞社會風氣,還會沾上晦氣,致陰陽失調,不利養生。

在家庭裡還有尊老禮節,“五日則鐔湯請浴,三日具沐。其間面垢,鐔潘請繢;足垢,鐔湯請洗”。意思就是晚輩要五天燒一次溫水,為父母洗一次澡,每三天燒一次溫水,為父母洗一次頭。期間如果父母臉髒了,要燒淘米水為父母洗乾淨;腳髒了,則用溫水為父母洗乾淨。

《禮儀·聘禮》載“管人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飧不致,賓不拜,沐浴而食之”。意思是掌管客館的官員接待來客時,要滿足客人三天洗一次頭,五天洗一次澡的要求,主人用飧禮招待來賓時,來賓不用拜謝,但要沐浴之後再就食,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