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帝加元服(1 / 2)

轉眼又是幾日過去,洛陽的百姓還沒從春節的熱鬧氣氛走出來,又迎來一件大事,那就是天子劉宏要加元服,行冠禮。

行冠禮,這在時下將標誌著成年,還要舉行隆重的加冠儀式。

而且皇帝這個職業,最是早熟,基本上十幾歲大臣們就會把你當大人看待了,各種與你鬥智鬥勇,不亦樂乎。

不過皇帝的成人禮,還是一件舉國同慶的大事件,宗室將為他舉辦王朝最高規格的儀式。

漢代皇帝冠禮稱加元服,自從漢惠帝行冠禮時,宣佈“赦天下”之後,便開了帝王行冠禮而大赦天下的規矩。

到了漢昭帝加冠時,不僅大加賞賜,還減免稅賦、普天同慶。

而且漢昭帝加元服,為與臣下的冠禮區別開,表現帝王的凡脫俗,還特地專門撰寫了冠辭,為後世帝王另撰冠辭之始。

由此可見皇帝行冠禮的隆重,若按古周禮,帝王在未曾行冠禮之前,是不可以親政的。

當年秦始皇便是二十二歲冠禮之後,才開始掌管朝政的,兩漢計程車大夫也嚴格遵守這個禮儀。

基本上未加冠的男子,都沒有資格入仕。

《後漢書》中就曾記錄了一個故事,周防十六歲仕郡小吏。世祖巡狩汝南,召椽史試經,見周防“尤能誦讀“,欲拜為守丞。

而周防因為自己尚未行冠禮,居然直接拒絕了這個別人求都求不來的良機。

不過劉宏情況特殊,大將軍竇武死後,竇太后被

囚禁在南宮雲臺,算是失去聽政的權力。

但偌大的朝廷,總不能沒有話事人吧,所以百官公卿們也就預設了劉宏親政。

說是親政,其實很多事情還是三公九卿和太傅領導的尚書檯說了算。

這些雖然都於禮不合,也只能特事特辦。不過百官公卿們還是希望天子能儘快親政。

所以劉宏這個冠禮也是舉行得十分隆重的,宗正府那邊去年就開始準備相關事宜。

建寧四年正月甲子日,天子劉宏加元服的日子。

朝廷對此也十分重視,本來被幽閉的竇太后也被天子請了出來,隨行的還有董太后和貴人宋清以及後宮眾多秀女。

天子加冠禮與普通人有別,地點選在宗廟之中,以告神靈和祖宗。

古代社會中,祭祀被認為是與軍事並列的國家大事,所謂“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而在祭祀中,祭天是國家的頭等大事,祭祀中最隆重的就是祭天大禮。歷代帝王都不敢懈怠祭祀上天,每年都要在特定的日子,率領群臣虔誠焚香,禱告國泰民安。

天子劉宏加元服,行冠禮,自然也不能例外,祭天儀式也是要有的。

其次這次主賓的選擇也很講究,必須德高望重,劉宏已經沒什麼長輩,宗室諸王之中在京師的,更是寥寥無幾。

所以左思右想之下,決定請太傅胡廣來擔當,畢竟他是自己的師長,從哪方面來說,都夠資格出任。

胡廣接到訊息,也是激動不已,

如此榮譽一輩子都能炫耀了。

作為上賓,也不是那麼容易當的,必須提前三日就開始齋戒,以示聖潔隆重。

能夠有資格出席皇帝加元服之禮的,除了宗室之外,朝中重臣基本都能出列。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名士,也會受到陛下的特別邀請。

漢代重冠禮,普通人的儀式都十分隆重,儀式繁瑣,何況是帝王。

不過二者之間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經過數代帝王的努力改變,儀式變得更像是在祭拜祖先,主要為了體現帝王的權威。

表現主人謙遜有禮的迎賓揖禮之類的,自然就被省略了。

作為帝王,任何時候也要保持威嚴,所保留的主要儀式便是三加。

當然,劉宏所跪的也不可能是主賓,只能是宗廟中的祖宗牌位,第一加乃是上古樣式的深衣。

而最後一加,也是皇帝祭天所穿戴的正式冕服,象徵著從今天開始,正式得到祖宗的授權,可以開始親政了。

最後,是皇帝帶領群臣在宗廟中祭拜,退出宗廟,然後君臣回到德陽殿中,商定一系列的封賞政策。

此事關係到整個國家,劉宏也不可能私自決定,便召集百官公卿們商定。

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是否免除賦稅,如果免除的話,又免幾年合適。

其他諸如大赦天下,普天同慶,大肆封賞等等,都不是問題。

劉宏登基這幾年,國家災禍連年,導致口糧短缺,大量的流民拋棄土地去流浪。

無衣無食的災民們揭竿而起,四處劫掠,情況糟糕之極。

再加上邊關時常會受到異族的侵掠,朝廷財政吃緊。

如果因為皇帝行冠禮,再在全國範圍內免除個幾年,豈不是很快就會捉襟見肘。

因此,大司農卿曹嵩先站出來反對道“陛下,臣以為朝廷如今的財政收支有些不平衡,免除百姓賦稅的政策還需謹慎考慮才行。”

大司農掌管朝廷的租稅、錢穀、鹽鐵和國家財政收支。

賦稅免起來是容易,他們也省卻很多事情做,可到了支出的時候呢,其他部門就只知道伸手要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