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地裂又逢雨雹(1 / 2)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隨著謁者一聲大喊,德陽殿內的百官公卿們又開始了一次大朝議。

最近各州郡天災不斷,天子隔三差五便召開一次大朝議,百官們也都習以為常了。

天子劉宏一臉憔悴地坐在龍椅上,相較以前剛加元服時的意氣風,現在的他可是頻頻失眠。

他沒想到最近幾個月會出現這麼多天災事件,地震、日食、大疫等等。

每聽到一次百官們稟告一次,他的心就顫抖一次。

下朝之後,更是頻頻到祖宗祠堂思過,搞得他心力交瘁,連吃飯都沒胃口。

“難道朕真的不適合當皇帝?”劉宏看著下面的群臣,心中暗暗想道。

天子心情不佳,群臣自然也能感受到,但他們現在的日子也不好過。

出現日食的時候,太尉聞人襲免,太僕李鹹為太尉。

疫病的暴,司徒許訓免,司空橋玄為司徒,太常來豔為司空。

三公都換了一茬,可想而知,他們這些百官公卿的下場。

許多人因此被罷免職位,剩下的這些人,每日都要思索對策。

由於朝廷頒佈了許多安民政令,群臣們就連每五日一次的休沐時間,也不得空閒。

要是最鬱悶的人,非太尉李鹹莫屬。以前他為太僕時,只需為皇帝掌管好輿馬和馬政即可,也不需要太大的壓力。

現在可好,自從他擔任太尉後,便開始出現大規模的疫病。

這也導致他時常被天子點名詢問對策,大有隨

時被罷免的風險。

更令他鬧心的是,昨日河東郡太守上書言河東地裂,雨雹,山水暴出,導致人心惶惶。

不過太尉李鹹明知天子現在心情不佳,最不喜歡聽到天災的事情,但還不得不開口稟告說“啟稟陛下,河東郡太守曹紹上書,河東地裂十二處,裂合長十里百七十步,廣者三十餘步,深不見底。”

他的話剛說話,德陽殿內立刻就傳來各種議論聲。

“怎麼又是河東地裂?”

“是啊,安帝時那次地陷,據說毀民居不知凡幾,不知這次又有多少百姓遭殃。”

“唉,這河東地區真是多災多難,不僅有山崩地裂,還經常受到胡人的侵擾。”

……

吳詠站在天子御座的下,聽到這些議論聲,腦海中也是急運轉。

地裂的原動力是地球內部的能量,從根本上來說,地裂和地震等地質災害是一致的,只不過它們是以截然相反的形式表現出來,但是危害是相似的。

河東、河內、河南拱衛洛陽,號稱“三河”。

河東即後世的山西南部。雖然它在漢魏時屬司隸校尉部(京畿地區),但其實地處司州最北端,與幷州的上黨、西河接壤。

河東因為毗鄰幷州,幷州又是匈奴、屠各(南匈奴別部)的屯駐區域。因此河東浸染胡風,民俗尚武,曾在漢末三國貢獻諸多名將。

關羽、徐晃、楊奉、毋丘儉等人,皆出身河東。以“才武”顯名的董卓,亦曾

出任河東太守。

在後世的一些史料記載中,河東地區,具備兩大特徵。其一是多地質災害,其二是多受胡人入侵。

河東地區多地質災害的原因,後世也有學者專門指出。

山西地處黃河中游,東有太行山,西南又有黃河經流,板塊特殊,屬於地震多區。後世稱作“汾渭地震帶”。

這時的河東,恰好地處地震帶之上。

在《後漢書》中,河東地區的地質災害極為頻繁,“山崩”、“地陷”等記載,俯拾可見。

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河東地區自然災害頻。

但這還不是最困擾百姓的,一到秋冬季節,胡人的侵襲,才是最要命的。

自漢光武時代開始,匈奴就曾屢次入寇河東,洗劫百姓。

河東由於與幷州南部接壤,同時被上黨、西河包裹,因此緊鄰胡人。

人所共知,東漢、魏晉時期,幷州是安置南匈奴的大本營。自竇憲“燕然勒銘”之後,北匈奴一蹶不振,南匈奴則逐漸內附漢朝。

此時的南匈奴,並未全盤漢化,依然維持了舊時的部落制度,自設單于,分散而居。漢廷則以“幷州刺史”與“護匈奴中郎將”監視之,嚴密提防。

匈奴降漢以後,鮮卑興起,南匈奴也逐漸式微,但勢力猶在,多次以幷州為大本營進行武裝活動,侵襲周邊的郡縣。

河東地區,就曾多次遭遇匈奴人的洗劫。

這是遊牧民族的通病,他們不能像漢人一樣,種植

農作物,一到冬季便開始面臨糧食短缺問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