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選太子太師(2 / 3)

原本李顯是很願意找她聽故事的,然而自從帝后囑咐她,讓她‘寓教於樂’,藉故事給周王講講功課之後,李顯就迅速轉移了目標——

他簡直天然有種小動物似的直覺。

且在李顯看來,姜姨母認真起來的樣子,頗有幾分父皇母后的感覺,令他很有壓力。

但崔朝就不同了,他溫和到毫無壓力感,又會吃會玩,李顯迅速倒戈。

四人就如此分了馬車。

姜沃與安安一起,最後轉頭對著大慈恩寺一禮。

上車後,姜沃取過一塊乾淨的帕子,遞給安安,柔聲安慰道:“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1]

在諸多高僧中,玄奘法師算不得高壽之人,六十出頭就圓寂而去。但他這一世,先有西行求法,又先後譯出經文一千三百餘卷傳世——

人活一世,肉身至多百年消亡,但如玄奘法師這般,其精神、信念、傳說卻會一直存在,便是‘死而不亡’,是另一種長壽無極。

安安點頭。

她手裡握著一串佛珠,這是她幼時初見玄奘法師時,法師贈予的。

姜沃不再多說,這是安安接觸到的第一個‘長輩師者’的過世。孩子長大了,不得不開始去體會這人間門的人世更迭,生老病死。

馬車即將轉過街口時,姜沃再次看了一眼大慈恩寺。

她此時置身於朝堂之上,處在此世最繁耀的權力中心,每日見熙熙攘攘之人。然於她心中而言,自身所行卻也宛如一場孤身的逆路西行,不知她又能否取得真經。

**

馬車緩緩行進。

臨近家門時,安安開口道:“昨兒我聽父皇說起,覺得麟德這個年號改的不大好。”

沒錯,這一年從正月起皇帝就不痛快,東宮事剛處置完,玄奘法師又圓寂辭世,皇帝心緒差到又想要改元了。

而東宮事,還要從廢太子李忠說起。

且說梁王李忠驚懼不安,以至於行止怪異,甚至踩著皇室的底線開始行‘巫術’之舉,除了讓皇帝大怒廢掉他的梁王爵位外,還牽扯出了朝上許多人。

三月裡,皇帝就下旨徹查:遠在梁州的梁王,是怎麼探知到京中之事的?

其實李忠畢竟曾做過幾年太子,被廢時也十歲出頭了,有些故交人脈也正常。何況他打聽的是朝事,也並非宮中隱秘。

但帝后二聖依舊以此為由徹查,尤其查了東宮。

四月,便以諸如‘心懷不軌,私傳禁中語、挑撥天家親倫’等罪名,發落了一批東宮屬臣。

與龍朔年間門,皇帝免了一批東宮屬臣的官職不同。這次的發落,明顯血雨腥風多了,單流放三千里者就有數位,加起來能繞大唐三圈。

其中又以太子中舍人上官儀罪名最重。

說來上官儀文采過人,對他來說可不算件好事。正因其文采上佳,每任東宮屬臣裡都有他——

沒錯,在擔任太子李弘的中舍人之前,上官儀也曾被長孫太尉選中,做過廢太子李忠的典書。

皇后在聽過上官儀那句‘若朝上只有聖人臨朝決斷,先梁王何至於驚懼擔憂自身安危至瘋癲?’後,就再不可能留下這種挑撥她與弘兒母子關係的人在東宮。

偏生這句話又不能拿到明面上來作為罪證,於是二聖便以上官儀與梁王私傳京中語之罪,將其奪官下獄。

後以上官儀‘不軌窺探於東宮’之罪賜死,家中男丁流放,女眷皆沒入掖庭。

說來上官儀因此罪名不得活命,太子自然覺得他太冤枉(也確實並非此罪),大為不忍。因而太子兩番上書,又幾次面聖向父皇母后求情,道上官儀並無不軌之心,求免其死罪。

皇帝皆不準,甚至第一回 對太子說了重話:“太子曾自道‘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如今卻屢次三番為臣下求情,豈不令君父傷懷?”

太子至此再不敢言。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