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皇帝的頭疼(2 / 3)

*

紫宸宮的氣息是艾草夾雜著皇帝慣用的薄荷油的味道。

混雜成一種奇異的清苦氣味,卻令人頭腦清醒。

媚娘望著皇帝道:“陛下,說起弘兒,還有一件要事,不得不與陛下商議一二。”

“英國公兩月前就上過一道奏疏,稱述年邁精神不濟,難兼顧諸事。欲辭尚書左僕射一職。”

“幾日前又上一書。”

“陛下,英國公到底是年過古稀的人了。尚書省公務繁重,又要每日去東宮為弘兒分講政事,實在是太勞苦了。”

“不如請英國公每五日往東宮去一回?”媚娘唇邊帶了一縷笑意:“若陛下不放心,我再尋兩個妥帖的臣子,任職東宮?”

皇帝想了想昨日見到的英國公,不免傷感:“是啊,朕打東宮起就慣了凡事多倚仗他,總是忘記,大將軍也到了該頤養天年的年紀了。”

“就按媚娘說的辦吧,勿煩大將軍每日奔波於尚書省和東宮了。”

然後再次露出一點欣慰:“算來,大將軍日日教導弘兒,也一年半了。”

“這一年多來,弘兒也再未上過不當的奏疏,可見進益。”

在皇帝看來,自打李勣入駐東宮,可再沒發生過什麼弘兒請免‘宗親國除’,替‘上官儀’求情等上奏諫父母之事。

媚娘:……

這倒未必是弘兒不想上,只是讓英國公坐鎮東宮壓住了。

但現在,英國公不想再壓下去了。

**

凌煙閣內。

太平數了一遍懸掛在牆上的畫像,很是納罕,數著她的手指頭問道:“姨母,你不是說,這回入凌煙閣的功臣,有平陽昭姑祖母、邢國公、江夏王嗎?”

“這是三個人啊,但怎麼有四張圖?”

婉兒已經在旁細細答道:“公主,這張是英國公李勣大將軍的丹青圖。”

皇帝待英國公實在不同。

雖說李勣大將軍已入貞觀一朝的凌煙閣,但皇帝覺得,無論以軍功還是以文臣之功來算,英國公都絕對是該入他這一朝凌煙閣的第一人。

於是令閻立本再為英國公作一幅畫,也掛入這一座凌煙閣中。

姜沃從宦官前輩的書中見過,中晚唐的凌煙閣頗為混亂,確實也有圖畫重複的功臣。但在這個大唐,是英國公首開了入兩朝凌煙閣的先例——方是實至名歸。

不過……姜沃心道:如果按照大將軍打幾份工,皇帝就給人畫幾張像,其實還畫少了。

而現在,有一份差事,李勣大將軍實在幹不動了。

李勣不欲擔坐鎮東宮重任的心思,其實就起自李敬玄事件——

彼時太子覺得姜沃處置李敬玄過於嚴苛,令左諭德來說情不成,又令宰相許敬宗親自來說情。

許敬宗不願為此事得罪人,特意挑了姜沃和英國公都在的時候,把這件事提了一句就算了。

太子此舉,拂的並不只是姜沃的面子,還有李勣大將軍的——作為太子太師,在許敬宗出現前,他竟然不知道此事!太子並沒有先問過他,姜相對李敬玄的處置是否合宜。

那之後,李勣大將軍就先上了一道‘年邁’奏疏。

而直到這次,關於‘公主開幕府’事,太子又是未請教李勣大將軍,只召了東宮的禮官議此事,就讓李勣大將軍下定了決心。

尤其是在聽姜沃說起,東宮內那幾道‘陰陽奏疏’後,李勣是半點不待猶豫,立刻上書再次稱‘年邁多病’——

甭管太子不明白,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反而他得把自己摘出來了。

絕不能一世的文功武績,出將入相,結果到了晚年,一個不慎栽在東宮!

*

真正的聰明人,不只是不用說話彼此一個眼神就心領神會,而是……甚至彼此連照面都不需要打,只看對方的行事,就知道對方真正的表態。

比如此時的皇后和英國公。

李勣大將軍的‘稱病’,就是在告訴媚娘:教導東宮之事,他做臣子的實在力有未逮——太子對他足夠敬重,但不夠信重,不會凡事與他商議請他指點再做決定。

因而李勣大將軍也擔憂哪日一個疏忽沒看住,這種‘非婦人之事,陰陽相違’的奏疏就真的從東宮流出去,成為了東宮對皇后代政不滿的證據。

那到時候他這個太子太師都撇不乾淨,相當於被東宮許多心思詭譎之臣綁上了一條破船——畢竟在其位除了謀其政,還要擔其責!

東宮出了此奏,你這個太子太師是不是也反對皇后代政?

因而李勣要退一步,讓出一個空檔來。

這是對皇后的無言的上諫:我會盡力而為,但除我之外,請皇后您自己也派人來看著太子吧。

媚娘接收到了李勣大將軍那從來沉默而不動聲色的支援——正如當年廢后立後事一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