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盛極(2 / 4)

不過,方才作畫之事,倒讓她想起了一段小插曲。

*

皇后親率內外命婦祭奠之事已然板上釘釘,再無更改。但禮部有些朝臣又提出了另外的意見——

因祭祀之典,除了群臣外,還有一些當地的百姓被特許上山觀禮,取君民共觀盛事之意。

就有禮官提出,皇后與公主王妃等命婦,皆身份貴重,不該拋頭露面,祭祀之禮應有宦者四面執帷遮擋一二才好。[1]

此奏疏都不等遞到二聖跟前,作為尚書右僕射,禮部的頂頭上司之一,姜沃直接就駁了回去。

又特意問了禮官之首許敬宗和禮部尚書許圉師,這封奏疏可是他二人之意?

兩人均立即否認。

姜沃便也頷首道:“我想,兩位也不會有此淺薄之論——祭祀之禮竟然要帷幔遮之,似見不得人一般。難道不怕地祇怪罪?”

許敬宗就見姜相手持一串道家流珠,口中還唸了兩句‘無量天尊。’好一派道法莊嚴之相。

心中好生無語:他沒記錯的話,之前還見過這位姜相帶佛珠?

但無語之情,擋不過許敬宗心中的凜然之意:這封奏疏確實不是他授意上的,但他作為門下省侍中,見到這封奏疏並未駁回——他覺得這封奏疏是有幾分道理的,畢竟《禮記·內則》中就有明確的要求:“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

皇后和命婦們非要祭祀也可以,這就相當於‘女子出門’。但既然‘出門在外’,令宦官設帷幔遮住貴女們的身形面容,才符合禮法。

許敬宗是覺得這是挺好的折中之法。

但他又摸不準上意,就持保留意見,只將這封奏疏先留下,準備私下請二聖拿主意。

沒想到未等他請旨,姜相直接以尚書省的名義,令禮部撤了這道奏疏!

之後更是直接問到他們面前來。

許敬宗從前未覺,姜相竟是如此鋒芒畢露之人。

*

而對姜沃來說,這些層出不窮的,以《禮記》和‘禮法舊例’為由的算計,實在是令人厭煩。

此時,姜沃提筆寫道:“令月,婉兒,我只希望,將來你們面對的世間,要比我們所見的更好、更廣大。”

那就是她這一生,未曾虛度的期盼。

***

聖駕蹕駐的官衙內。

媚娘自門外入內,就見皇帝正在伏案寫信。

她輕聲問道:“陛下,不如明日天光亮了再寫?”

畢竟皇帝的眼睛並不好,日光太亮會覺得刺眼眩目,但室內暗了又看不太清。

因而這兩年,除卻軍國大事,皇帝已然很少硃批了。

今日卻很罕見的,堅持於夜裡寫信。

皇帝聞言抬頭,對媚娘道:“正是今夜一氣兒寫完才好——媚娘這幾日也大累了,你早去歇著吧。”

雖然皇帝沒有明說,但媚娘也猜到了,皇帝這封信,必是要寄往黔州的。

於是她不再勸說,只是囑咐了門口的程望山和魚和兩句,就先行離去,給皇帝留下一個安靜寫信的夜晚。

屋內燈燭點的亮如白晝。

皇帝落筆並不快,免得因眼睛難受而至字跡疏亂。

他一筆一劃寫就,如這一年光陰劃過。

封禪這般盛典,這年餘來耗費了他許多心血。

皇帝也曾擔心過許多次,哪怕已經將典儀都安排好了,也會因‘天災’或是‘戰事’不能行。

此時,乾封年終於順利封禪完畢,皇帝是欣慰與疲倦一起湧上心頭——

他終是行了有唐以來第一回 封禪。

於是,除了封禪祭祀時,祭告父皇母后,與他們的魂魄相訴外,封禪結束後,皇帝自要即刻寫信將此事告知兄長。

“凡帝王封禪,均有《玉牒文》,祭告天地。”

帝王又稱天子,祭祀天地時上玉牒,上書告天之文——就如同臣子給皇帝上奏疏一般,皇帝給天地神祇上玉牒。

‘玉石’一直被認為能溝通天地陰陽。因而皇帝寫給上天的文書,就都刻在玉石片上,然後用金繩捆於外,外頭再以金泥封死,加以玉璽為印,最終埋在泰山之上。

算是把天子的祈求送達天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