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位極人臣(2 / 4)

*

李顯請弟弟李旦到了自己殿中。

說來,半年多前的越王謀反,偽造了周王李顯的‘求救信’之事,讓李顯過了有生以來最提心吊膽的一個月(因一月後叛亂就徹底平定了)

但自那事以後,李顯覺得自己‘突逢大難後冷靜應對’,是‘脫胎換骨就此成長’了的。

如今母親已經登基做了皇帝,李顯想了好幾日,就把弟弟李旦叫到了自己宮中,語重心長道:“三弟,今時不同往日,以後咱們要老實不惹事才好。”

李旦:……合著二哥你才明白這個道理啊?我早都踐行八百年了。

不過他還是應道:“二哥說的是。”

李顯又道:“唉,弟弟你知道嗎?咱們現在的處境,就好似從前的吳王伯父。”

李旦一時有點沒轉過彎來:誰?

李顯就給他解釋:“吳王李恪。”

“吳王伯父就是祖父與隋朝公主之子。自常有人拿他的身份和母族說事。”李顯嘆氣道:“他與你我何其相似啊。”

都是本朝皇帝與前朝皇族之子。

據暗衛回稟,從這開始,殷王李旦就再也沒有出過聲了,大概是被震到了。

只有周王繼續道:“朝臣們都是見風使舵的人,有些人也太壞了!他們拿出《左傳》上的話來,說什麼‘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竟然上奏請旨大封武氏!”*

李顯想到岳父韋玄貞告訴他的訊息,愁的要命。

韋岳父道:“雖說陛下此時還未允此奏,大封武氏子侄為王,但……到底那些人才姓武。”

“說不得將來陛下還會傳位給武氏自家人!”

“畢竟,若是再傳給周王和殷王,豈不是回到了李唐?”韋玄貞還繼續頭頭是道地分析:“正如太宗皇帝當年,只怕就是為吳王李恪的血脈來自於隋朝,才不選更年長的吳王,而立年少的嫡幼子為太子。”

姜握聽著韋玄貞的分析,並不意外,她也能肯定,朝上有一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雖說陛下已經立了‘天姓女武的太廟’,也立了三座不以宗族姓氏的皇帝廟。

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根深蒂固的思維習慣,還是很難一下子被打破。

就像之前那位姓傅的御史,以‘立武氏先祖七廟’來討好皇帝一樣,也有些朝臣覺得,討好武氏就是討好陛下。

他們認定:從前陛下不提拔自己的子侄,是因為是皇后,怕皇帝懷疑‘外戚亂政’才壓抑自己。

可現在,陛下都登基了,如何能不提拔自家人呢?還不行動,無非是等著‘明眼人識趣人’提出此事,給陛下一個臺階罷了。

不少朝臣開始自作聰明搭臺階了。

韋玄貞還打聽到一個訊息帶給周王李顯:“陛下雖一時還未冊封武氏為王,但已經令京中侍衛,去當年幾處流放之地,將武氏子都護了起來。”

姜握聽到這裡,不由端著杯子搖頭:陛下哪裡是去‘保護’他們。不過是早料到許多人會有韋玄貞這等想法,當地官員若也如此,只怕不敢再管束武家人。

以皇帝對那些武家親戚的瞭解,他們多半會藉著帝勢耀武揚威,成為當地一害。

還是早看管起來的好,將來說不定還有地方,要用一下他們‘武家人’的身份。

但李顯已經被岳父帶跑偏了。

此時就語重心長囑咐李旦道:“因父皇的緣故,咱們到底身份尷尬,以後還是老實些罷。”

被二哥創的歪七扭八的李旦無話可說,告辭離去。

不過……李旦出門後想了想:雖然二哥的思路不正確,但答案起碼是對的。

如果他這麼想,能讓他像自己一樣,躺的平平整整,老老實實過日子,平平安安一輩子也好啊。

暗衛說完後,告退離去。

姜握則端著酒杯而笑:周王,是懂得類比的。

暗衛走後,皇帝提起了陳年舊事——

李顯週歲前多病,當時帝后帶他拜了玄奘法師後,法師道此皇子與佛有緣,可於年幼時剃髮著法服,以保平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