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則天門(2 / 6)

昨夜就他追問媚孃的結果看——姜卿依舊是沒有,起碼這兩年無成親心思的。

偏生紅線這種事又不好硬捆。

李治發愁。

但昨夜媚娘勸說的一句話,提醒了李治——“這是兩人之間門的事。”

李治便想勸勸崔朝,別一味‘隨她心意’下去了。

既然是兩人之間門的事,那確實是旁人替他說一百句,也不如他自己開口要。

只是怕傷了崔朝的面子,皇帝就很委婉——

先請崔朝欣賞了畫作,然後又給他看自己的字:“瞧瞧朕的飛白書有無長進?”

皇帝引他看案上一張灑金紙。

崔朝就見上頭是兩句《離騷》。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1]

崔朝頷首真心捧場道:“陛下的字,越發有帝王之風。”

字跡無改,筆鋒則確是與從前不同。

皇帝見他真的只留心字型,就啟發他道:“朕今晨讀至此,只覺春秋更序,時光匆匆。”美人也終將會遲暮啊。

崔朝昨夜剛與姜沃論過生死事,自然更有感觸,也就年歲更迭與皇帝感慨了幾句。

然後見皇上依舊目中含著期待望著他,就轉頭繼續誇誇皇帝的字。

李治更愁了:朕原本與子梧不是很有默契的嗎?

見崔朝不能領悟自己的深意,李治終是忍不住,直接道:“你與姜侍郎……這種事不好一直拖延的。今年有裁官事,明年說不定又有旁事。還是早定下來的好。”

聽皇帝這麼說,崔朝倏爾想到了被自己鎖在九連匣中的書信。

那是她交給自己的‘身後事’。

面上不禁露出真切笑意來:“陛下,臣相信,她此生,不會與臣分離的。”

李治驚呆了:真……真樂觀啊。

他忽然想起了當年崔朝剛到鴻臚寺,就被擠兌到最偏遠的阿塞班國任弔喪使的舊事。

那時候自己替他擔憂的要命,他自己也是如此心寬,只道‘路線荒僻未有人行過,也是多一重見識。’

罷了。

崔朝是他年少伴讀,其心若何,他自知。

於是李治放棄了啟發他,只是將這幅字送給他,然後輕聲道:“你放心,朕不會置之不理的。”

崔朝:?

他與皇帝為友多年,彼此頗為心意相通。今日也是極罕有的,他竟然有些不明白陛下究竟在說什麼。

不過……崔朝很快想起來,剛才皇后帶走了姜沃。

晚上應當就能知曉,陛下這是怎麼了。

崔朝又不禁想起從前的晉王,也會間門歇性的傷春悲秋,尤其是每每見過兄長回來。

陛下啊,對待看重的人,真是很心軟的。

*

不過很快,崔朝心中眼中心軟的皇帝就隱去了——

討論起‘裁撤冗官’事的皇帝,冷淡又無情。

姜沃呈上皇帝點名要的奏疏:《貞觀初年裁京中各署衙官員細錄》。

是的,貞觀初年。朝中曾有過一次裁官。

而且是大裁官。

貞觀初,百廢待興,國庫更是捉襟見肘。一鳳皇帝以‘吏多民少’為由,令房玄齡杜如晦兩位宰相,負責精簡官吏。

且那回裁官,並非從細枝末節開始,而是直接從中央機構開刀!

姜沃在整理這份奏疏的時候,已經感慨過了:果然是貞觀初的裁官,直接就從京城砍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