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拜訪英國公府(2 / 3)

她又凝神看這位順順小娘子。

一打眼便先看清一對不描而天生成的濃眉,五官亦是分明大氣。且從她的舉止站姿來看,絕不是個整日待在屋裡的小姑娘。

姜沃見而心喜,從腰間摘下自己今日佩戴的一枚麒麟玉珏作為見面禮——這就是朝臣們為何常要多懸兩塊裝飾玉珏,一旦出現這種在外初次見到晚輩的突發情況,就能現場摘下來用。

順順雙手接過了這枚麒麟玉珏,行禮道:“長者賜不敢辭,謝過姜相。”

李勣大將軍對曾孫女的態度,比對她爹柔和多了,頷首道:“順順帶著姜相府上的小娘子去玩吧。”又囑咐了一句:“照顧好妹妹。”

順順脆生生應下曾祖的話,上前牽著婉兒的手,跟著母親一併告退離去。

*

說來,雖然在李勣大將軍和姜沃眼裡,李敬業是個令人頭疼的存在。但他在外人眼裡,絕對是個乘龍快婿:英國公嫡長孫(主要還是英國公長子的獨子,將來無可爭議的爵位繼承者)、本人武藝頗佳,在國子監的騎射中拿過第二名、生的也算劍眉星目,賣相也拿得出手。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有個好祖父。

連不少一二等的世家也覺得,只要李勣大將軍來為長孫求親事,他們也不是不能忽略李勣本人出身鄉野農戶,甚至曾做過賊寇的黑歷史(李勣大將軍年少時確實曾落草為寇),還是可以挑個旁系的世家女與英國公府聯一下姻的。

然而李勣大將軍選冢孫婦很謹慎,最終選了他曾經一位袍澤的孫女。

姜沃在吏部多年,很快對上了號:寧拂英——應當是如今鎮守庭州都督府的寧都督寧守中的孫女。

姜沃便與李勣大將軍笑道:“我見了小娘子很喜歡。”又請她將來常去家中做客。

李勣聞言也露出幾分真切笑意:“姜相的誇讚可是難得。”又道:“姜相若有閒暇,只管叫她過去教導就是。”

李敬業這個孫子,他都託付給眼前這位年輕的宰相了,何況是曾孫女。

想到年輕宰相,李勣不由又想起朝事:算年紀,他是見不到太子登基了,可眼前姜相應當能見到。

東宮啊。

方才姜沃只是報了人名,現在李勣又細問了些這回東宮屬臣的來歷。

姜沃一一答了,然後道:“太子身邊專管諫言的左右諭德都換過了妥當人,大將軍也可略省心些。”

雖說工作頻率驟減,但李勣還是太子太師。

他這官位是皇帝來鎮穩東宮的,故而這名頭此生他是摘不掉了,就像魏徵魏相一樣,一直做到人沒了才算完。

端起面前的消暑飲喝了一口後,李勣忽然提起了貞觀年間舊人:“姜相還記得褚遂良和劉洎嗎?”

姜沃很快點頭:這忘了誰也不能忘了這二位啊。

當年劉洎在永徽年間朝堂上大殺四方,極限一換一,一波帶走褚遂良的舊事,姜沃現在想來還歷歷在目呢!

唉,那時候她還是太史令,可以在朝堂上歡快吃瓜。

現在這兩位還在愛州(越南),一個做刺史,一個做縣丞相看兩相厭呢。

說來,姜沃記得史冊上褚遂良被貶愛州後,屢次向皇帝上書認罪得不到回應,於是沒幾年就鬱郁過世了。

但現在,大概是鯰魚效應,有個仇人陪著能夠激發頑強的生命力。反正現在褚遂良還健在,並且每年上書求情——已經不求皇帝把他調回京城了,反正別讓他待在愛州跟劉洎搭班就行。

據李淳風從愛州回來後告訴姜沃的:原本劉洎作為愛州刺史,褚遂良作為下設一縣的縣丞,兩人不用常見面的。

然而劉刺史道:“那縣中也沒多少人,一個縣令就夠了。”直接把褚遂良這位縣丞留在了刺史府,給自己當書令員。畢竟褚遂良書法一絕。

什麼叫官大一級壓死人啊,褚遂良真是恨不得去下面縣城日日吃土,也不願意日日給劉洎當秘書。

而李淳風等人到愛州尋占城稻良種,並之後育種事,也得到了劉洎的大力支援。

到底是曾經的宰相,做事精到,安排的明明白白。

故而這次李淳風回京,從愛州離開的也很安心,那邊可是兩位曾經的宰相在繼續經管育種事。說來,永徽年間這些宰相發落描邊,還真有些奇效。

占城稻離開愛州後,最先試點就是種在振州(海南)。那裡也有一位前宰相,韓瑗。

畢竟是做過大唐宰相的人,安排庶務實在是比尋常邊境刺史利落周到百倍。

李淳風還道:“我記得有一年春耕,劉刺史還請(逼)褚縣丞親自下去種地,感受下民間疾苦。”

反正這些年曾經的褚相在劉洎手下也是受了苦了。

姜沃聽師父講過後,邊心內飽含同情,邊在下次入宮時,向媚娘要了幾份宮中存檔的褚遂良臨摹的《蘭亭集序》並其餘書法手稿。

先帝極愛王羲之《蘭亭集序》,曾令朝中褚遂良、歐陽詢等書法大家均摹之。

旁的不說,褚遂良的字是真好看,必須收藏下原稿。

*

不過此時英國公忽然提起這兩人——姜沃心念微轉,李勣大將軍為人最謹慎,必不會直言東宮不好,那就是要借前朝舊事來隱喻下如今東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