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年輕一代(2 / 3)

但這幾位最年輕的也已過四旬不惑之年。劉仁軌更是已經年過六旬,也就比眼前兩位大將軍小十歲而已。

“至於你說的年輕將領,這些年來我也在留心看著。”

事關大唐將來的安穩,李勣大將軍如何會不在意?

早在姜沃問起此事前的數年,他就一直在用一雙名將的眼睛,觀察大唐的年輕一代。

其實哪怕姜沃現在不問,過兩年李勣也要單獨叮囑於她——因他看好的幾個年輕將領中,有兩位出身比較特殊,若朝堂中樞無人願意庇護一二,或許會有被打壓,甚至被棄之不用乃至身隕的危險發生。

如今他還在尚書省,自問還能為國盡力幾年(只能為國盡力了,東宮處他實在是力有未逮),還能扶持後輩,銓衡良才。

待將來他真的年老致仕之前,自要交待姜沃許多事才放心。

不過今日她既然先問起年輕一代的武將,又當著蘇定方的面,先把這件事交代了也好。

李勣還特意轉向蘇定方道:“正好你也評一評我的眼光如何。”

他接連說出了數個人名。

姜沃就知,這些事一定也在李勣大將軍心裡盤算了許久。

“程務挺、婁師德、狄仁傑、黑齒常之、王方翼……”

有的人名姜沃很熟悉。

比如狄仁傑,無需贅述。

比如東平郡公之子程務挺,再往前幾年他就因國子監騎射拿了頭名,把李敬業刺激地很是苦練了一陣子騎射。程務挺也屬於根正苗紅的將二代。

而婁師德,也是姜沃早知的未來武週一朝的名將,成語‘唾面自乾’就來自於這位。

至於黑齒常之和王方翼……

姜沃望著李勣大將軍,已然領悟了他的意思。

這兩位,是需要些額外的關注。

黑齒常之,聽名字就知道並非大唐本土人。他其實是唐滅百濟時,降唐的將領之一。於前年被劉仁軌舉薦入朝,受封折衝都尉,封禪泰山時還特意帶回來面見過一次二聖。如今正在劉仁軌手下幫著鎮守遼東。

“劉仁軌稱他忠勇有謀略,我觀之亦然。”李勣道:“他如今不過三十來歲,假以時日未必不能大用。”

“只是……”李勣不用說完,蘇定方和姜沃就都能明白。

雖說先帝年間,就常力排眾議重用番將,但許多朝臣始終覺得‘異族不可靠’!

比如先帝曾重用的番將契苾何力,便是貞觀六年自鐵勒一部投降而來的。入大唐戶籍後,也是出生入死戰功赫赫,先帝對其很信重。

然朝上多有非議。

貞觀十六年,契苾何力將軍回北邊家鄉探親,卻不慎被薛延陀夷男可汗(沒錯又是夷男)給綁架了,要求他背叛大唐歸順薛延陀。契苾何力是寧死不屈割耳表示不叛唐,給夷男氣的無法。

彼時契苾何力久久不歸,二鳳皇帝是堅信他不會背叛,但朝上的主流聲音可不是這樣。絕大部分朝臣都認定契苾何力本就出身北境,必然是叛唐投奔薛延陀了!

還是二鳳皇帝堅決不聽,親派人去薛延陀調查了一番,才探知真相。之後極為動容,甚至鬆口答應夷男可汗同意和親換契苾何力回來——

當然薛延陀的最終結局姜沃已經見到了:二鳳皇帝接回了忠心耿耿的臣子、也收了薛延陀大筆和親的彩禮,然後當即反悔拒絕和親,把夷男直接氣懵掉。

不但如此,貞觀十九年還派李勣大將軍去把薛延陀幹掉了……

姜沃回想過一番‘愛惹事又平不了事’的夷男可汗後,心思轉回到李勣大將軍口中這位‘黑齒常之’身上——

正如當年若無二鳳皇帝的堅持查證,契苾何力或許就含冤而死一樣。黑齒常之的身份,也需要有人在關鍵時候站出來為他說一句公道話。

果然李勣道:“前年劉仁軌為他請官之時,朝上就有不少朝臣反對,甚至兵部內還有人道‘異屬必獸心,如何信之?’。”當然說這話的人,已經被李勣大將軍修理過了。

但存著這種心思的人,決不會少。

作為將軍,李勣深知,真正的將士不怕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而還,怕的是壯志未酬更怕冤屈而死!

姜沃對李勣大將軍深深頷首,表示明白他的意思。

李勣見她神色澄然,不由心中一鬆露出幾分笑意來。

姜沃見他向來嚴肅的面容上這幾分笑意,亦是心中百感交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