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微服下:吏的希望(2 / 3)

故而明清之時,甚至到了一種‘吏胥之害天下,不可列舉。皇皇求利,以濟其私’的程度。[2]

而如今,胥吏之弊就初顯。

狄仁傑便道:“胥吏多為本鄉本土人,與當地縉紳耆舊盤根錯節,若是不通庶務科舉出身的世家子,一下子到了地方任官,起初連言語都不通的話,幾乎是所有政務只能委於當地胥吏。”

“有時候官員反而被胥吏所限制。”

**

廬山官驛中,姜沃還在回想與狄仁傑在京中的談話。

這邊郭成雙已經在招呼兩位女醫官也一起坐下:能多打聽到一點京城吏部的事兒總是好的嘛!

見到一門心思熱切考官的郭成雙,姜沃就不由想起,自前兩年就有官員提出:如今候選官(科舉出身與蔭封子弟)漸多,朝中官位有限。不如取消胥吏考官的資格。

此後以胥吏為一種‘戶’,如軍戶一般,爹當了軍,子嗣繼續從軍。

當時姜沃還在吏部尚書任上,見此奏疏就駁回了。

今日她駁回此事之心更堅:她自進門起,就一直在觀察這處廬山官驛,已看出此驛長必是認真負責之人。

如郭成雙這種兢兢業業十五年如一日的胥吏,若是完全斷絕了上升途徑,會變成什麼樣呢?

或許他是個‘品德高尚,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以奉獻為榮為己任,哪怕這輩子都是‘低等胥吏’,也任勞任怨為國做事。

但……這機率應該會小到,明朝出了個海瑞這種機率吧。

人都是有需求的,若是一份工作,從客觀的物質需求(俸祿),到高階的精神需求(社會地位),都不能滿足,憑什麼讓人兢兢業業工作?

只談‘奉獻’,不談‘回報’,這……不就是剝削加PUA嗎?

而胥吏處於這樣的‘低位’,卻又掌握著真正的做事權,那在面對百姓之時會如何?

民間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就是如此。

說到底還是百姓最苦。

姜沃端起桌上的水喝了一口。

其實自唐以來,不是沒有人發現過‘胥吏之害’的根源,比如王安石的變法裡,就曾主張過不要把胥吏隔絕在官員體系之外(得給人前途和希望)。

還要‘役錢祿之’(讓人幹活得給人發錢啊!),不要令其‘惟以受賕為生’(別讓胥吏們過的,不勒索受賄就活不下去)。

當然,也不排除有的胥吏跟官員一樣,哪怕有足夠的俸祿,也會貪贓枉法。王安石變法裡還跟著‘監管之策’。

姜沃轉著手裡的杯子:今日之後,她該回去好好研究下王安石變法了。

其變法因各種緣故未能成,但卻絕對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

兩位女醫官,一個爽快一個沉穩些。

此時已經取出魚符彼此透過姓名。

爽快些的姓黃,入宮為宮女前,家裡也沒有給她起名字,就是按排行叫做三娘。

後來考上女官後,要做官員的魚符,她就給自己起了一個:因是女醫官,她索性按照藥材給自己起了個名字,黃芪。

正好也對了她的姓氏。

據她所知,女醫官裡給自己起藥材名字,錄於魚符的人呢,著實不在少數。大概彼此都存著一樣的心思。

彼此見了名字都覺得親切,像是家人似的。

此時黃芪聽郭成雙總是打聽京城事,不由奇怪道:“郭驛長為何非要去長安城內考兵部的主事?我們聽說京官可難考了。”

“不如考當地州縣的主事,也是一樣從九品。”還能留在家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