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天后下詔(2 / 2)

從前他們彈劾‘姜相’都沒有這麼顧忌棘手感,如今,面對退去宰相位的‘姜侯’,卻覺得無從下手了——

世家們身後龐大的家族,是助力,卻也是他們的軟肋。

他們行事要為家族考慮!誰都不願意主動站出來,冒這個得罪姜侯的風險,做明面上彈劾她的人。

萬一她衝著自己家就去了呢?

在誰都不願意明著站出來的情況下,只能搞暗示了。

於是朝堂之上,有御史試著提起姜侯在洪州‘連抄五族’之事,對天后暗示:姜侯在江南西道似乎鬧得有些太過了,只怕搞的民心惶惶。

天后當時就頷首道:“是,我亦知,姜侯在洪州,查處不法事頗多,政績斐然。”

御史:??他們是這個意思嗎?

暗示不成,又無人願意主動‘冒風險’明示,等京中再收到訊息的時候,洪州差不多的世家,都被姜侯與黑齒常之將軍推了一遍了。

罷了。

洪州到底沒有什麼頂尖世家,就羅家所謂的上面有人,也不過是有姻親在京中為官。

關鍵時候,姻親有什麼用,夫妻大難臨頭各自飛的還不少呢。

抄都被抄完了,還能如何。且姜侯此舉雖令世家集體不快,但帝后都當沒看見,甚至還有賞賜,那還有什麼可說的?

只盼著她抄完洪州,就停手吧。

世家們絕不信,姜侯還敢走到哪兒抄到哪兒?那她不怕自己‘突然病逝’或是‘路上出點意外’?

黑齒常之將軍總不能永遠帶兵跟著她吧。

*

直到端午前,那道《置勸農判官詔》下達,世家朝臣們才幡然醒悟,原來抄家才是開胃菜!

詔書有云——

“江南西道不過一洪州爾,便見士族多有不懼律法,恣行吞併熟田之事。”

“……奪人永田,致使百姓無處安置,為弊甚深!”

“現置勸農使,前往江南西道諸州,釐革戶籍,巡視田畝。”

“凡世家侵佔掠奪熟田並良民,不限載月近遠,宜並卻還!”*

“自此王公、百官、勳蔭等家,應置莊田,不得逾制。”*

當然,這道詔書很長,裡頭還有很多令世家如‘晴天捱了個霹靂’的細則。但哪怕不捉摸那些細處,只看這頭幾條總綱,就夠摧心斷腸的了!

且詔令下達的大朝會上,天后別說沒留給世家朝臣反對的時間,簡直是沒有留給他們反應的時間——

只聽宣詔過後,天后直接點名道:“裴卿。”

吏部尚書裴行儉站了出來。

王神玉側首看了一眼站出來的熟悉身影,心中也不免有點感慨:唉,守約真是個靠得住的人啊,這兩個月來燒燈續晝未曾稍歇,鬢邊星星點點的白色都快轉向成縷的白髮了。

王宰相不由下定決心:自己以後可要多幫守約一些——家中新配的烏髮膏,連方子帶成藥都送給他好了。

同時心裡也很欣喜:守約終於忙完勸農使這件事了,從明日起,就可以幫自己分擔更多賑災事了……要不,全交給他吧,感覺經過這回,守約看起來更靠譜了!

還好裴行儉沒有讀心術,若他知道王神玉所想,估計要當場先磕保心丹,才能繼續迴天後的話。

*

不過,裴行儉不用磕藥,但在場世家朝臣們,都很想吃點保心丹!

因裴行儉站出來唸的,是派向江南西道的勸農使官員團名錄。

這份名單很長——

江南西道共有十八個州,按如今的戶籍數目來分,上州五、中州九,下州四。整個江南西道的戶籍數目,根據去歲戶部的統計,約有四十五萬六千戶。

裴行儉按照上中下州,分別要選‘、二、一’名勸農總使,以及各配置五到十個勸農判官的標準來選人。

在收到姜沃第六封‘慰問’信後,裴行儉終於為整個江南西道,選出了共一百六十名‘勸農天團’。

一百六十人,各個都是裴行儉親自挑過的。

因此事高度機密,天后曾說過,在詔書正式成文之前,京中最好只有他們幾人知道。

因而裴行儉考察人的難度大大增加,且還不能把這件事交給裴炎等人(不過除了這件事,其餘差事裴行儉還是找到了幾個‘水鬼替身’的)

而此時,在朝上被天后點名的裴行儉,站出來公佈名單的瞬間,只覺得他終於解脫了。

裴行儉根本不想回憶,過去這兩個月來,他是如何一邊私下精挑細選合適的官吏,一邊制定‘勸農使’這種新官職的職守與考核標準,同時又擔著吏部尚書日常公務的。

別問,問就是靠一口仙氣活著。

他有時候太累了,還會去凌煙閣,去師父蘇大將軍畫像前面坐上一會兒,想想要不是師父當年收他做徒弟,訓他成為武將,可能現在……他都累的跟師父去地下相會了。

這一日的大朝會,裴行儉終於站在朝堂之上,把這份名單唸了出來。

在無盡的疲憊中,裴行儉也終於放鬆了——

這近月來,姜侯在江南西道燒水,他們在這裡準備鍋蓋。終於,在水的溫度上來後,也把鍋蓋蓋上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