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選’駙馬制度(2 / 3)

*

媚娘其實早就問過女兒對於擇選駙馬的標準。

畢竟皇上在選定太子妃後,就開始著力於選女婿了。與其讓皇上選中一個他很看好的‘才俊’下旨,不如先問曜初自己的意思。

曜初便對母親道:若是父皇非要與她選個駙馬才能安心,那她最低標準便是,駙馬對她如今的生活,不要造成什麼影響,不要干擾到她。

其次,曜初不忘追加了一條最低標準:“對了母后,家世出身倒罷了,只一條,需得好儀容——人道秀色可餐,哪怕不能至此等令人觀而欣悅的程度,也總不能讓我看著就心煩意亂吧。”

媚娘當時心底就浮現出三個字:真像啊。

於是媚娘都沒把曜初這條擇偶標準告訴皇帝:畢竟以皇帝的偏心,肯定不捨得說一句女兒‘以貌取人’,必又要怪到姜沃身上,說是她耳濡目染導致的。

雖然……可能……確實是。

“曜初在這件事上,比你我幸運。”媚娘與姜沃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還不免感嘆了一下。

姜沃頷首。

曜初的標準,完全沒提到什麼要求駙馬性情好——

因沒必要。

說來,姜沃雖是顏控很難經受住美人考驗,但若是崔朝是尋常世家子弟的性情和三觀,他們也絕不會成為一家人,姜沃頂多是欣賞下美人罷了。

姜沃還需要慎重考慮志同道合這件事,然而曜初就不必了。

正如媚娘輕描淡寫說起的:“駙馬,必得跟她‘志同’。”

所以,到時候可以由著曜初選個看得上眼的,畢竟性情和做派都可以教導,駙馬本身是‘好性情’,那省事了,若駙馬本身性情不達標,媚娘想,有皇帝在,有自己在,駙馬裝也得裝一輩子。

若是再不行……就換掉。

就像城陽公主第一個駙馬作死去造反後,公主換了駙馬,過的比原來還開心。

從高祖的公主起,至今大唐冊封過的三十多位公主,因各種緣故再婚的能佔到三分之一。

媚娘很早就想過:她這一輩子從進宮起,在婚事上就沒什麼自己能選擇的餘地了。

那麼不管是曜初還是令月,只要她們高興,怎麼樣都好。

*

因此面對王神玉的好心提醒,表示可能高門大戶可能不願意子孫為駙馬,姜沃表示完全沒有壓力,甚至還正好。

至於駙馬的來源,姜沃從系統裡查了不少歷朝歷代公主出降事(為了省時間,她就沒有去看宋朝的)。

通通看下來後,最合她心意的,就是明朝選駙馬的制度。於是關於公主擇駙馬事,她是準備薅大明的羊毛了。

‘選’駙馬,跟皇帝選妃的流程差不多——

大明《會典》明定:凡公主至婚配之年,帝親下詔書,令禮部督辦擇選駙馬事:“凡有京城子弟年某某歲(標準根據公主的年歲更改),符合容貌齊整、行止端莊,父母有家教者,都可到禮部報名。禮部初選後,再請旨命司禮監禮儀房複選。”[1]

姜沃:這相當於是駙馬海選了。

而擇選的重要條件,並不是什麼家世出身,反而更關注儀容儀表。甚至標準直接寫明瞭,要求禮部官員遴‘丰姿、體度、聲音、舉止’四項。

可以說直接不裝了:什麼選德選才,就是選美。

最後透過複選的駙馬候選人,皇帝會親眼看一看挑順眼的,如果疼愛女兒的皇帝,還會讓公主在屏風後看一看,畢竟父女的審美可能有差異。

若是沒有人報名,或者是巧了,這一批主動報名的人,資質太差都通不過禮部的初選怎麼辦?

那就擴大海選範圍,不只限於京畿之地大選,也可以加選山東、河南等地的少年郎。

總之,最後要選出三個來。

沒錯,是選三個,一個定為駙馬,兩個就先充廩生,放到國子監去讀書。姜沃一琢磨,就感慨這制定禮制的人,想的就是周到。

這簡直是公務員進面試和錄取比例,要求三比一啊——萬一這駙馬在公示期,啊,不,

在大婚前期,出現了什麼意外,或者說被人舉報年齡身份造假,亦或是被太醫查出什麼毛病來,那還有兩個備選駙馬可以頂上。

而最終被選中的男子,就可以高高興興回去等著做駙馬了嗎?

並不是,那皇帝將公主許給你,並給予駙馬官職,榮華富貴,駙馬自然是要好生學習以報效國家的——大明會典明確規定:禮部設駙馬教習,在大婚前教導駙馬皇室規矩以及與公主相處的禮儀。

要真有不認真學的,或是學不合格的榆木駙馬……看,那邊不還有兩個備選嗎?

你若是不行,就換行的來。

姜沃已經把這套完整的選駙馬流程整理了一遍,該改的改,準備找個合適的時機,就稟於帝后。

而她想,這個時機,並不會太遠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